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答案(李全利)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答案(李全利)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e6c3afcf705cc17552709c5

AT24C256B AT24C512B

32K 64K

10、AT24C系列芯片的读写格式如何? 答:a、写操作过程

对AT24C02写入时,单片机发出起始信号之后再发送的是控制字节,然后释放SDA线并在SCL线上产生第9个时钟信号。被选中的存储器器件在确认是自己的地址后,在SDA线上产生一个应答信号,单片机收到应答后就可以传送数据了。

传送数据时,单片机首先发送一个字节的预写入存储单元的首地址,收到正确的应答后,单片机就逐个发送各数据字节,但每发送一个字节后都要等待应答。单片机发出停止信号P后,启动AT24C02的内部写周期,完成数据写入工作(约10ms内结束)。

AT24C02片内地址指针在接收到每一个数据字节后自动加1,在芯片的“一次装载字节数”(页面字节数)限度内,只需输入首地址。装载字节数超过芯片的“一次装载字节数”时,数据地址将“上卷”,前面的数据将被覆盖。

要写入的数据传送完后,单片机应发出终止信号以结束写入操作。写入n个字节数据格式如下:

写控制字节A写入首地址AData 1A? ?Data nAP S b、读操作过程

中的存储器在确认是自己的地址后,在SDA线上产生一个应答信号作为响应。

对AT24C02读出时,单片机也要发送该器件的控制字节(“伪写”),发送完后释放SDA线并在SCL线上产生第9个时钟信号,被选然后,单片机再发送一个字节的要读出器件的存储区的首地址,收到器件的应答后,单片机要重复一次起始信号并发出器件地址和读方向位(“1”),收到器件应答后就可以读出数据字节,每读出一个字节,单片机都要回复应答信号。当最后一个字节数据读完后,单片机应返回以“非应答”(高电平),并发出终止信号以结束读出操作。

读出n个字节的数据格式如下图所示:

S伪写控制字节A读出首地址AS读控制字节AData 1A? ?Data nAP

章8 80C51单片机的模拟量接口

1. D/A与A/D转换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D/A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 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2. DAC0832采用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二级缓冲有何优点? 答:可以使多路通道同步输出。

3.试根据图8.3的接口电路编制程序,实现产生正向的锯齿波。 答:设DATA1和DATA2为锯齿波的最低和最高值,有: START :MOV DPTR,#7FFFH

MOV R7,#DATA1

STEP1: MOV A,R7

MOVX @DPTR,A INC R7

CJNE R7,# DATA2,STEP1 JMP START

4.根据图8.6所示的接口电路,若要从该A/D转换器的通道1采集数据,每隔10ms读入4个数据,并将数据存入地址为30H~33H的内部数据存储器中。试设计该程序。

答: ORG 0 JMP MAIN ORG 0013H JMP INT1 ORG 0040H MAIN:MOV SP,#5FH MOV DPTR,#7FF9H SETB IT1 SETB EX1

第17页共20页

SETB EA

LP1:MOV R0,#30H MOV R7,#4 LP2:MOVX @DPTR,A SJMP $ DJNZ R7,LP2 CALL D10ms SJMP LP1 D10ms:MOV R5,#10 D1ms:MOV R4,#249 DL:NOP NOP

DJNZ R4,DL

DJNZ R5,D1ms RET

ORG 0300H INT1:MOVX A,@DPTR MOV @R0,A RETI

章9 80C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

1.C51应用程序具有怎样的结构?

答: C51程序由一个或多个函数构成,其中至少应包含一个主函数main。程序从主函数开始执行,调用其它函数后又返回主函数,被调用函数如果位于主调函数前面,可以直接调用,否则应先说明后调用。被调用函数可以是用户自编的函数,或是C51编译器提供的库函数。

2. C51支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答:字符型、整型、长整型、浮点型、位型、访问SFR。

3. C51支持的存储器类型有哪些?与单片机存储器有何对应关系? 答: 见表9.2所示。

4.C51有哪几种编译模式?每种编译模式的特点如何?

答:SMALL:小模式。变量默认在片内RAM。空间小,速度块;

COMPACT:紧凑模式。变量默认在片外RAM的页(256字节,页号由P2口决定); LARGE:大模式。 变量默认在片外RAM的64KB范围。空间大,速度慢。 5、中断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各种选项的意义如何?

答:interrupt n 用于定义中断函数,n为中断号,可以为0~31,通过中断号可以决定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常用的中断源对应的中断号

中断源 中断号

6、C51应用程序的参数传递有哪些方式?特点如何?

答:参数传递可以采用寄存器、固定存储器位置方式。寄存器传递方式最多可以传递3个参数。这种参数传递可以产生高效的代码。当无寄存器可用时,参数可以采用固定的存储器位置传递。在SMALL模式下,参数传递在内部RAM中完成。在COMPACT和LARGER模式下,参数的传递要在外部RAM中完成。

7、一般指针与基于存储器的指针有何区别?

答:定义时未指定它所指向的对象的存储器类型时,该指针变量就被认为是一般指针。一般指针占用3个字节:第一个字节存放该指针的存储器类型编码(由编译模式的默认值确定),第二和第三个字节分别存放该指针的高位和低位地址偏移量。

定义时就指定了它所指向的对象的存储类型时,该指针变量就属于基于存储器的指针。基于存储器的指针可以高效访问对象,类型由

第18页共20页

外中断0 0 定时器0 1 外中断1 2 定时器1 3 串行口 4 C51源代码中存储器类型决定,且在编译时确定。

8、关键字bit与sbit的意义有何不同?

答:Bit用于定义位变量的名字,编译器会对其分配地址。位变量分配在内部RAM的20H~2FH单元相应的位区域,位地址范围是00~7FH,共128个;

sbit用于定义位变量的名字和地址,地址是确定的且不用编译器分配。它是SFR中的可以进行位寻址的确定位,也可以是内部RAM的20H~2FH单元中确定的位。

9、单片机汇编程序与C51程序在应用系统开发上有何特点?

答:采用C51进行程序设计,对系统硬件资源的分配比用汇编语言简单,且程序的阅读和修改比较容易,适于编写较大一点的程序。汇编语言生成的目标程序占存储空间少、运行速度快,具有效率高、实时性强的优点,适于编写短小高效的程序。

章10 80C51应用系统设计方法

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有那些要求? 答: a、可靠性要高 b、使用和维修要方便 c、性能价格比要高

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有那些步骤? 答:a、确定任务。 b、方案设计 c、硬件设计 d、软件设计

3.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有那些措施?

答:a、电源干扰:交流电源干扰及其抑制、直流电源抗干扰措施。

b、地线干扰及其抑制:接地问题,频率小于1MHz时,采用一点接地;频率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频率处于1至10MHz时,若采用一点接地,其地线长度不应超过波长的二十分之一。否则,应采用多点接地。数字地和模拟地应分别接地。印刷电路板的地线分布原则:TTL、CMOS器件的接地线要呈辐射网状,避免环形;板上地线的宽度要根据通过的电流大小而定,最好不小于3mm。在可能的情况下,地线尽量加宽;旁路电容的地线不要太长;功率地通过电流信号较大,地线应较宽,必须与小信号地分开。信号电缆屏蔽层的接地:信号电缆可以采用双绞线和多芯线,又有屏蔽和无屏蔽两种情况。双绞线具有抑制电磁干扰的作用,屏蔽线具有抑制静电感应干扰的作用。

c、其它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4.数据采集系统的模拟通道有那些环节,各环节的功能是什么?

答:a、传感器:把被测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等)作为输入参数转换为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等)输出。 b、多路开关:多路开关的作用是可以利用一个A/D转换器进行多路模拟量的转换。

c、放大器:放大器通常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环境条件较差时,可以采用数据放大器(也称为精密测量放大器)或传感器接口专用模块。

d、采样保持器:采样保持器具有采样和保持两个状态。在采样状态时,电路的输出跟随输入模拟信号变化;在保持状态时,电路的输出保持着前一次采样结束前瞬间的模拟量值。使用采样保持器的目的是使A/D转换器转换期间输入的模拟量数值不变,从而提高A/D转换的精度。

e、A/D转换器:A/D转换器的主要指标是分辨率。A/D转换器的位数与其分辨率有直接的关系。A/D转换器的另一重要指标是转换时间。选择A/D转换器时必须满足采样分辨率和速度的要求。

5.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采样保持器?

答:当输入信号的变化与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慢得多时,可以不用采样保持器。 6、模拟信号的放大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当信号的数值符合A/D转换器的输入等级时,可以不用放大器放大;当信号的数值不符合A/D转换器的输入等级时,就需要放大器放大。

7、多路模拟开关的选择要注意什么?

第19页共20页

答:正确选择多路开关的种类,注意多路开关与相关电路的合理搭配与协调,保证各电路单元有合适的工作状态;选择合适的通断切换方式;择合适的传输信号输入方式;减小导通电阻的影响。

8、与80C51兼容的单片机主流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与80C51兼容的主要产品有:

? ATMEL公司融入Flash存储器技术推出的AT89系列单片机; ? Philips公司推出的80C51、80C552系列高性能单片机; ? 华邦公司推出的

W78C51、W77C51系列高速低价单片机;

? ADI公司推出的ADμC8xx系列高精度ADC单片机; ? LG公司推出的GMS90/97系列低压高速单片机; ? Maxim公司推出的DS89C420高速(50MIPS)单片机; ? Cygnal公司推出的C8051F系列高速SOC单片机等。

第20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