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部分习题和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部分习题和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dc5779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37

. WORD格式整理. .

1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具与工件接触的区域可分为3个变形区: ① 第一变形区(基本变形区):是切削层的塑性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

削过程的变形情况;

② 第二变形区(摩擦变形区):是切屑与前面摩擦的区域; ③ 第三变形区(表面变形区):是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的区域。

它们之间的关联是: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此处的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就在此处与工件基体发生分离,大部分变成切屑,很小的一部分留在已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 答: 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 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 答:(1)车削时的切削运动为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为了实际应用和方便计算,在实际切削时将切削合力分解成沿三个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分力。 (2)各分力作用:切削力是计算车刀强度、设计机床主轴系统、确定机床功率所必须的;进给力是设计进给机构、计算车刀进给功率所必需的;背向力是计算工件挠度、机床零件和车刀强度的依据,与切削过程中的振动有关。

2-1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是否一样?为什么?如何运用这一定律知道生产实践?

答:不一样。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从他们的指数可以看出,指数越大影响越大。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温度以提高刀具寿命,在机床允许的条件下选用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比选用打的切削速度更为有利。

2-18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从刀具寿命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从机床动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为什么? 答:(1)指定切削用量时,要综合考虑生产率、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选用原则为: ①考虑因素:切削加工生产率;刀具寿命;加工表面粗糙度;生产节拍。

②粗加工时,应从提高生产率为主,同时保证刀具寿命,使用最高生产率耐用度。

③精加工时,应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然后才是考虑高的生产率和刀具寿命,一般使用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较高的切削速度。

(2)从刀具寿命出发,优先选用大的ap ,其次大的f ,最后大的V,因为由V→f→ap对T的影响程度是递减的。

(3)从机床动力出发时,优先选用大的f ,其次大的ap ,最后大的V,因为由V→ap→f对F2的影响程度递减。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2-21提高切削用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1)采用切削性能更好的新型刀具材料;

(2)在保证工件材料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改善工件材料的加工性; (3)改进刀具结构和选用合理的刀具几何参数; (4)提高刀具的刃磨及制造质量;

(5)采用新型的性能优良的切削液和高效的冷却方法。 3-1机床常用的技术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①机床的工艺范围:指在机床上加工的工件类型和尺寸,能够加工完成何种工序使用什

么刀具等。

②机床的技术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4-1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1)定位元件: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使工件在加工时相对刀具及运动轨迹有一个正确的位置。

(2)夹紧装置:用于保持工件在夹具中的既定位置,使它不致因加工时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改变原定的位置。

(3)对刀元件:用来确定夹具相对于刀具的位置。 (4)导引元件:用于决定刀具相对夹具的位置。 (5)其他装置:用于进行分度加工。

(6)连接元件和连接表面:用于决定夹具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

(7)夹具体:用于连接夹具上各个元件或装置,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件。夹具体也用来与机床有关部位相连接。 4-4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

答:任一刚体在空间都有六个自由度,要使它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完全定位,就必须限制

它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

4-7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题图4-72所示各定位方案中,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04-10 如图4-73所示为一圆柱零件,在其上面加工一键槽,要求保证尺寸30?0.2,采用工

作角度90°的V形块定位,试计算该尺寸的定位误差。

4-12有一批如习题4-10图所示的工件,除

孔外其余各表面均已加工合格。今按图b

心轴与

的方案用盖板式钻模一次装夹后依次加工孔Ⅰ和孔Ⅱ。盖板式钻模用工件孔

相配定位。试分析计算两个孔心距的定位误差。

a) b)

4-16钻套的种类有那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1)固定钻套:用于小批生产量条件下单纯用钻头钻孔。 (2)可换钻套:用于生产批量较大时,仅供钻孔工序。

(3) 快换钻套:用于同一个孔必须多种加工工序,而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依次更换或取

出钻套以适应不同加工刀具的需要时。

. .专业知识分享. .

. WORD格式整理. .

(4)特殊钻套:用于特殊情况下加工孔。

4-18何谓组合夹具,成组夹具和通用可调夹具?三种夹具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1)组合夹具:由一套预先制造好的具有各种形状、功用、规格和系列尺寸的标准

元件和组件组成 。

(2)成组夹具:根据成组工艺的原则,针对一组相似零件而设计的由通用底座和可

调或可更换元件组成的夹具。

(3)通用可调夹具:通过调节或更换装在通用底座上的某些可调节或可更换元件,

以装夹多种不同类夹具的工件。

三者关系:①通用夹具结合了专用夹具和组合夹具的特点。

②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在结构上看十分相似,但二者的设计指导思想不同。在设计时,通用可调夹具的应用对象不明确,只提出一个大致的加工规模和范围,而成组夹具是根据成组工艺,针对某一组零件的加工而设计的,应用对象是十分明确的。

5-1什么叫主轴回转误差?它包括那些方面? 答:(1)主轴回转误差:在主轴远转的情况下,轴心线位置的变动量叫做主轴回转误差。 (2)包括:①纯轴向窜动Δx ②纯径向移动Δr ③纯角度摆动Δy

5-2 在卧式镗床上来用工件送进方式加工直径为Φ 200mm的通孔时,若刀杆与送进方向倾斜??1o30? ,则在孔径横截面内将产生什么样的形状误差?其误差大小为多少?

5-4何谓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在切削加工时,待加工表面有什么样的误差已加工表面必然出现同样性质的误差就是误差复映现象。

??CFpfyFpvKFpnFpck系C?k系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和进给量f切削速度vc等有关。

. .专业知识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