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于AT89C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完整版)基于AT89C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d6a74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b

基于AT89C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系统设计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 单片机现状及发展概述... 1 1.2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 2 1.3 单片机的主要产品及系列... 3 第2章 实验板总体设计方案... 6 2.1 实验板系统功能... 6 2.2 实验板的性能要求... 6

2.3 AT89C51 在实验板中的应用... 7 第3章 实验板的硬件设计... 8 3. 1 硬件总体设计... 8 3. 2 各功能模块设计... 9 3.3.1 单片机外围电路... 9 3.2.2 4×4矩阵键盘电路... 11 3.2.3 液晶显示电路... 13 3.2.4 串行通信电路... 14 3.2.5 IO口扩展电路... 15 3.2.6 电源电路... 15 3.3 实验板元器件清单... 17 第4章 实验板的软件设计... 18 4.1 软件总体设计... 18 4.2 各模块设计流程图... 19

4.2.1 键盘扫描子程序... 19 4.2.2 液晶显示子程序... 24 第5章 实验板调试... 29 5.1 调试的目的... 29 5.2 调试的过程... 29 第6章 总 结...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 录... 33

附录1 英文翻译... 33 附录2原理图... 42 附录3 pcb图... 43 第1章 绪 论

1.1 单片机现状及发展概述

单片机属于第四代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rt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的应用导致了控制领域的一场革命,是微控制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硬件控制。近十几年来,单片机在生产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科技计算、商业管理和办公室自动化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省、价格低、可靠性高和通用灵活等优点,因此也广泛应用于卫星定向、汽车火花控制、交通自动管理和微波炉等专用控制上。近几年来,单片机的发展更为迅速,它己渗透到诸多学科的领域,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MCS-51系列中的一片89C51芯片,内部构造了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从CPU、

存储器到输入输出端口,一应俱全。只要写入程序,就可完成中央控制或数据采集、处理及通信传输的信息处理机,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中为适应控制的需要设有极强的位处理功能,具有加、减、乘、除指令;CPU时钟高达12MHz,完成单字节乘法或除法运算器件分军用和民用两级,民用产品主要用于办公室及机房环境,工作温度在0-701C,军用产品要求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工作温度在-65~125℃:工业级产品的性能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40~+85C温度环境可正常工作。工业产品可靠性比民用产品强,而价格较军用品低。在单片机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择工业级芯片,保证系统可靠性。

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同步,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1~1974年,1971年11月美国Inter公司设计成集成度为2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并配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AM和移位寄存器等芯片,构成第一台MCS-4微型计算机。随后又研制成了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这些微处理器虽说还不是单片机,但从此拉开了研制单片机的序幕。 第二阶段:1974~1978年,初级单片机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这个阶段的单片机内集成有8位CPU,并行IO口,8位定时器计算器,寻址范围不大于4K,且无串行口。

第三阶段:1978~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单片机和前阶段相比,不仅存储容量和寻址范围大,而且中断源、并行IO口和定时器所数器个数有了增加,集成了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在指令系统方面,普遍增设了乘除法和比较指令。MCS-51系列产品由于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在相当一段时间处于主流产品地位。 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推出阶段。16位单片机工艺先进、集成度高、内部功能强,而且允许用户采用面向工业控制的专用语言。 现阶段:32位单片微机系列。继16位单片机出现后不久,几大公司先后推出了代表当前最高性能和技术水平的32位单片微机系列。32位单片机具有极高的集成度,内

部采用新颖的RISC(精减指令系统计算机)结构,CPU可与其他微控制器兼容,主频频率可达33MH2以上,指令系统进一步优化,运算速度可动态改变,没有高级语言编译器,具有性能强大的中断控制系统、定时事件控制系统、同勿异步通信控制系统。这类单片机主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高级机器人、军事装备等方面。它代表着单片机发展中的高、新技术水平。 1.2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

单片机芯片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除了具备通用微机CPU的数值计算功能外,还必须具有灵活、强大的控制功能,以便实时监测系统的输入量、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由于单片机主要面向工业控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加高温、强电磁干扰,甚至合有腐蚀性气体;在太空小工作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还必须具有抗辐射能力。因而,决定了单片机CPU与通用微机CPU具有小同的技术特征和发展方向:

① 抗干扰性强.工作温度范围宽。通用微机CPU一般要求在室温下工作.抗干扰能力也较低。 ② 可靠性高。

③ 控制功能往往很强,数值计算能力较差。通用微机CPU具有很强的数值运算能力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将通用微机用于工业控制时,一般需要增加一些专用的接口电路。

④ 指令系统比通用微机系统简单。 80C51系列新一代8位单片机的主要特点:

①普遍采用CMOS工艺,除了具有节电运行模式和掉电数据保护功能外,整机功耗比采用HMOS工艺的80C51系列低。

②片内存储器容量大,规格多,程序存储器类型也趋于多样化。该系列不同品种的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从4KB扩展到8KB、16KB,甚至32KB,数据存储器容量从128B扩展到512B。片内程序存储器类型不仅限于掩模ROM和EPROM,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