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冷空调技术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现代制冷空调技术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d664bf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3f

能源 学院(系、所) 国际一流水平 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现代制冷空调技术 课程代码:121.535 课程类型:■一级学科基础课 ■二级学科基础课 □其它: 考核方式:科研论文 适用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 开课学期: 总学时:32 先修课程要求: 课程组教师姓名 陈焕新 张晓青 谢军龙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48 48 42 学术方向 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低温,风机 教学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 适用层次:■ 硕士 □ 博士 学分: 教授博导 制冷及低温工程 副教授 副教授 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教育经历 负责教师陈焕新,男,1964年5月出生,湖南省湘潭市人,中共党员,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铁道部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系主任。通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具有团队合作进取精神的优秀学术团队。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外聘教授2名。指导硕士研究生40余名(已毕业30余名),博士研究生8名(已毕业3名),博士后10名。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湖南省、武汉市计划项目及横项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教材2部,被评为铁道部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获国家专利3项,获湖南省专利实施优秀奖1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优秀论文奖1项(为第一作者)。 主要学术经历如下: 1979-1983年,华中理工大学气体动力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1986年,华中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1-1992年,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制冷专业访问学者 1999-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3-2004年,清华大学博士后 2009-2010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代表性研究课题 [1] 平行流冷凝器中热流体不均匀性的耦合规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6048) [2] 基于激光光热法的三维微结构低温固体接触界面层热输运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6034) [3] 建筑物(群)全天候耦合能量传递优化控制及节能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J12B03) [4] 基于距离的冷水机组传感器故障检测效率提高分析.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NR2012K06) [5] 太阳能复合能源空调热水系统的开发及其产业化.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资助项目(2008B090500034) [6] 微(小)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系统关键技术产业化. 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佛山专项)(2007Z41) [7] 过冷式多模态冰蓄冷VRV多联节能空调机. 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2006D90304023) [8] 武汉市既有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项目(200715) 代表性论文 [1] Lu Hongliang, Huanxin Chen, Junlong Xie, et al. Refrigerant Flow Distributary Disequilibrium Caused by Configuration of Two-phase Pipe Network.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50 (2009), 730-738. (SCI/EI). [2] Fujiang Chen, Huanxin Chen, Junlong Xie, Zhaohui Shu, Chang Zhang, Yunpeng Hu. Characterizing airflow through fabric air dispersion system using a porous media model, Energy and buildings (SCI) [3] Hongge Tao, Huanxin Chen, Junlong Xie, et al. Comparison o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Supply air through Metro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uct,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V44-47:1724-1728(EI) [4] Fujiang Chen, Huanxin Chen, Junlong Xie, Zhaohui Shu, Yunpeng Hu,Jiani Mao.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Air Dispersion of the Fabric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Pure-Penetration Mod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Vol II, Proceedings, 2009, 880-887.(ISTP) [5] Lu H.L., Chen H.X., Xie J.L.,et al.Investigation on Part Load Performance of Multi-Connected Air-Condition (Heat Pump) Unit. ICR 2007 [6] Fujiang Chen, Huanxin Chen, Junlong xie,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Air Dispersion of the Fabric Air DistributionSystem in Pure-penetration Mode.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ing,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Nov 6-9,2009 [7] 鲁红亮,陈焕新,谢军龙等. 多联机室内机制冷剂管网流量分配仿真模型. 系统仿真学报,2009,V21(22):7057-7069(EI) [8] 申利梅 陈焕新 汤魁;基于热冷却的集成散热装置的性能优化分析;低温工程,2011(179):35-39(权威核心) [9] 陈孚江,陈焕新,董媛媛,朱国鹏. 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空气速度分布特性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11):96-99 (EI) [10] 陈孚江, 陈焕新, 谢军龙, 舒朝晖, 胡云鹏, 毛佳妮. 纤维空气分布系统渗透送风对室内舒适性的影响. 暖通空调,2010,8: 140-143(EI) [11] 陈孚江,陈焕新,谢军龙, 舒朝晖,董媛媛,朱国鹏. 纤维空气分布系统渗透送风性能实验研究. 化工学报增刊,2010,61(S2):121-124(EI) [12]陶红歌,陈焕新,谢军龙等. 空调列车硬座车厢内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铁道学报.2010,V32(3):28-32(EI) [13]陶红歌,陈焕新,谢军龙等. 基于面积加权平均速度和质量加权平均速度的流体流动均匀性指标探讨,化工学报增刊. 2010,61(S2):116-120(EI) [14] 李爱博 陈焕新 申利梅;结构与性能参数对单级半导体制冷器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流体机械,2011,39(2):72-75(专业权威核心)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讲授国际前沿的制冷空调技术,面向在校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以及能源学院、环境学院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讲授与课堂学术讨论,把握前沿动态,开拓视野,提高科研积极性。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 专业主要发展方向与前沿研究课题 §1.1 专业主要发展方向 §1.2 前沿研究课题 第二章 新型制冷空调技术 §2.1 国内研究前沿 §2.2 国际研究前沿 第三章 制冷空调先进控制技术 §3.1 小型制冷空调设备的控制技术 §3.2 大型制冷空调设备的控制技术 第四章 吸附、吸收式制冷空调新技术 §4.1 国内研究前沿 §4.2 国际研究前沿 第五章 热电制冷前沿技术 §5.1 国内研究前沿 §5.2 国际研究前沿 第六章 新型冷、热源联供技术 §6.1 国内研究前沿 §6.2 国际研究前沿 第七章 低品位源热泵新技术 §7.1 国内研究前沿 §7.2 国际研究前沿 第八章 新型制冷空调用换热器 §8.1 国内研究前沿 §8.2 国际研究前沿 教材:

无 主要参考书: 1,制冷学科进展研究与发展报告,王如竹主编,中国制冷学会组稿,科学出版社 2,Handbook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Wang S K McGraw-Hill 3, 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王盛卫著,徐正元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课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水平的标志: 1、师资方面: 陈焕新教授,作为清华大学博士后,MIT访问学者,具有非常丰富的科研经历和教学经验,与国际交流广泛,对制冷空调行业行业动态把握准确。 张晓青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现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副主任兼实验室主任。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国家科研中心LIMSI/CNRS实验室访问学者,现主讲本科生课程《现代制冷压缩机技术》和研究生课程《热声学》。 谢军龙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骆文杰博士,教授,(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冷冻空调与能源系系主任。担任冷冻空调与能源科技期刊编辑委员,台湾区冷冻空调工程工业同业公会顾问,国科会专题计划审查委员,台湾冷冻空调学会理事,国科会能源国家型计划审查委员,绿建筑标章评定委员等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有计算流体力学;微机电技术;室内通风与空气质量;空调系统节能评估;燃料电池流道设计;微流体芯片;微传感器与微致动器;自动控制及数字控制;数值分析等。 王盛卫博士,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学系建筑设备工程学讲座教授。长期从事暖通空调和BA系统方面跨学科的研究和应用, 特别是建筑节能、暖通空调系统控制及优化、系统模拟、故障诊断及IB集成与管理技术。是空调系统控制和故障诊断领域国际知名的和最多产的学者之一。 黎浩荣博士, 2004年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专门从事制冷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的自动化研究工作。 2、教学内容方面: 该课程紧紧抓住制冷空调专业的国际国内研究前沿,通过专题介绍、邀请讲学以及

课堂讨论的形式,把握制冷空调专业的主流发展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能为听课的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并能开拓本专业新的创新研究方向。 3、教学方式方面: 以前沿介绍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充分调动参与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对制冷空调主要研究方向的深入掌握。 4、教材方面: 以最新的科技文献阅读及综述为主。 5、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