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725d2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3

14.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 )

A.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过滤作用 B.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都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D.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考点】D4:尿液的形成.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解: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所以患肾炎的张大爷经过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这分别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选:B

15.成语“竭泽而渔”告诫人们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下列活动与此观念相符的是( ) A.毁林开荒

B.填湖建房

C.张网捕鸟

D.退耕还林

【考点】F6: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

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解答】解:这是一道简单试题,考查学生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认识.“竭泽而渔”是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所以启示我们发展经济要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故退耕还林与此观念相符. 故选:D.

16.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体表有角质层 B.有口有肛门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考点】L8:动物的分类.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

【解答】解:A、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适于寄生生活,A正确.

B、有口有肛门与蛔虫寄生生活无关,B错误.

C、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适于寄生生活,C正确;【来源:21cnj*y.co*m】

D、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养料生活,所以消化管结构简单,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D正确. 故选:B

17.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会行为

D.先天性行为

【考点】H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这种行为是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A

1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考点】M8: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 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

故选:A.

19.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王闯想扩大果树的栽种面积,且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帮他达到目的( ) A.扦插

B.嫁接

C.种子繁殖

D.组织培养

【考点】JA: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

【解答】解: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而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繁殖速度慢,发生变异的几率大,因此,为了保持果树的优良特征,加快果树的繁殖速度,果农通常不采用的繁殖方法是种子繁殖. 故选:C.

20.“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中的主要公最后化为美丽的蝴蝶.花间飞舞的蝴蝶由下列哪项羽化而来(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考点】J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

【解答】解: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

成虫4个时期,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花间飞舞的蝴蝶由蛹羽化而来.

故选:C

21.小敏打开一个鸡蛋(未受精)准备做菜,顺便认识鸡卵结构.下列认知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