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完整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ac7fb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25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直观唯物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1分)所谓“实践”,就是人们利用一定工具、有目的有意图地、创造性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感性活动”或“实际活动”。(1分)在这种“感性活动”或“实际活动”中,实践的主体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1分)实践的客体则是包括同实践相联系的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个现实世界。(1分)无论是实践的主体、还是实践的客体,都既是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的对象,都处在实践的过程中,因此 “实践”是一个反映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过程的范畴,(1分)它不是静态性、单一性的范畴,(1分)而是一个动态性、历史性、关系性的范畴;(1分)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分)既包括各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又包括商业交换活动、科学实验活动、阶级斗争、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等。

科学的实践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终形成的理论前提之一,也是它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之一,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分)首先,“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本质特征。(1分)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分)再次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认识论的、而且首先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分)

(2)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将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交往是生产的必要前提,同时又强调生产对交往的决定作用。(1分)深刻揭示了生产与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关系,从而把社会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和交往。(1分)

把实践活动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关系,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首先,是否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关系到能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建立唯物史观的大问题。(1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都企图把唯物主义经验论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但都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缺乏辩证法而自己背叛了自己。(1分)把实践理解为社会历史的基础,又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就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辩证法。这是对社会历史科学认识的历史性突破。(1分)

其次,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向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方向走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1分)生产和交往的辩证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分)不能理解实践活动内涵着生产与交往的二重化关系,也就无法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无法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来。(1分)

4、“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结合材料概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12分)

马克思认为那种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1分)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异己力量就是异化。(1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分别是劳动产品同劳动者异化、(1分)劳动本身同劳动者异化、(1分)人同类本质异化、(1分)人同人相异化。(1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1分)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根源,(1分)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的情况下异化才会被消灭,一是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1分)二是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1分)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1分)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异化才能彻底消灭。(1分)

5

(2)对上述材料的主要论点进行分析和评述。(8分) 异化只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很充分,(1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1分)它不仅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还是这一定历史阶段发展的动力或因素之一。(1分)但我们不应当夸大异化的作用,(1分)它不是过去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也不是历史发展的永恒的因素,(1分)而仅仅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的一个历史发展因素。(1分)尽管今天也存在种种异化现象,但我们不再谈论异化,(1分)这只是通往共产主义社会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异化我们应该唯物辩证地去看待。(1分) 四、论述题 四、论述题

1、结合所学过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两篇文章,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巨著中马克思第一次全面制定和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完整的表述。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体系及内容具体如下:

①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出发点。“现实的人”或“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从横向上看,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从纵向上看,人类历史并不是“现实的个人”之外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个人”一代一代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2分) ②“现实的人”为了能够“生活”,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既包括由人化的自然和非人化的自然所组成的自然条件,又包括由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等所组成的社会活动因素。(2分) ③“现实的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必然要进行一定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也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分)

④“现实的人”在其生活、生产和交往等实践活动中,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最为基本的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受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整个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因此,历史也就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史。(3分) ⑤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总和所组成的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决定着上层建筑(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上层建筑产生以后不仅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3分) 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之外还存在着精神生产,这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分)

⑦人类社会的历史除了横向上的考察之外,从纵向上也可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的过程。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其发展的必然性,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2分)

2、论述唯物史观创始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社会决定意识”原理的制定和论证及意义。

唯物史观创始人在同唯心主义斗争中制定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1分)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存在”,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分)而社会意识就是“人们的实际社会过程”或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1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唯物史观创始人从各方面对这一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阐明意识对生活的依赖关系。(1分)他们指出:人们的意识并不是独立自在的,而“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制约的”。(1分)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阐明“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1分)无论正确的、还是荒唐的意识都是人们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1分)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统治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论证“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1分)统治阶级思想不过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所决定的。(1分)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意识没有独立的历史,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1分)他们针对黑格尔及其门徒把历史归结为观念史、思想史的做法,反复指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1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的第一次制定和论证,有着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改变了以往唯心史观观察历史、叙述历史的方法。(1分)现在,唯物史观的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去观察历史,把意识看作是现实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1分)其次,这个基本原理的制定对政

6

治经济学和其他社会历史科学也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1分)。最后,这一基本原理的制定具有革命、战斗意义,能够引导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向前发展。(1分)

3、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的思想。 马克思第一次表述自己的科学的“世界历史”概念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1分)这部著作里较多地使用了“普遍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世界市场”等概念,(1分)以与“氏族的”、“民族的”、“地域性的”、“地域性意义”、“地域局限性”等概念相对应。(1分)正是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命题。这也是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的重要内容。(1分)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1分)“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1分)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1分)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分)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指明了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源,这就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1分)正是因为他“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1分)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才形成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1分)在《共产党宣言》以及后期的著作中这一思想不断被充实,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时代本质特征的理论概括。(1分)同时,这一思想也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它为我们应对全球化浪潮,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选择、适应原则,(1分)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也必将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顺利开展。(1分)

4、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的阐述。 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1分)“现实的个人”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1分)“生活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分)

“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从根本上说来,是因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分)从横向关系来看,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1分)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家庭关系、阶级关系等社会关系,都是由“现实的个人”构成的,都是“现实的个人”交互作用的产物。(1分)从纵向关系来看,人类历史并不是“现实的个人”之外的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个人”一代一代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来的。(1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1分)无论怎样,“现实的个人”和社会历史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1分)脱离一定社会历史的人和脱离“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历史都是不可思议的(或答没有“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历史是一个空洞的抽象,离开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个人”也是不存在的)。(1分)

“现实的人”是清算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深入研究讨论的结果。(1分)“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原则界限就在于是否具有客观的“现实性”。(1分)“现实的人”是积极的、能动的;抽象的人是消极的、被动的。(1分)“现实的人”生活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之中,他们的生活、活动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抽象的人只是孤零零地存在的个体,是没有社会性的“自然的人”。(1分)“现实的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和具体条件是历史地形成和变化着的,并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抽象的人是超历史的、凝固不变的,是同历史进程毫无关系的。(1分)

第三章 《辩证法的要素》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这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它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这一命题? 这是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发展的原则。(1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而不是静止的,僵死的,所以人们观察事物、研究问题要有发展的观点。(2分)事物的运动是自己的运动,即事物有着内在的源泉和动力;即便是在外力推动下,也要通过事物自身的内在因素而起作用。(2分) 2、如何理解“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这一论断? 这两句话揭示的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共同说明了事物发展的上升性和重复性的对立统一。(1分)由于事物是矛盾的肯定与否定方面的统一体,对立双方斗争的结果,事物的肯定方面被否定方面所代替,否定方面又被新的肯定方面代替,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2分)事物经过这样的转化之后,“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实际上这是在更高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点和特征,因为它都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因此事物每经

7

过一次否定,就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而变得更加丰富、充实。事物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2分)

3、如何理解“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这一论断? 这句话讲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于一个统一体中。(1分)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在自身中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1分)矛盾着的双方本来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1分)但它们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处一个统一体中,(1分)每一方存在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复存在。(1分) 4、简述“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这一论断的内涵。 任何事物都是一定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1分)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1分)在这个对立统一体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1分)形式与内容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性,还有差别、矛盾和斗争。内容稳定常驻,形式活跃多变。(1分)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它就推动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要抛弃旧形式,建立新形式,为新内容发展创造条件。(1分) 5、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原则及原因。

普遍联系的原则(1分)和发展的原则(1分),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原则。因为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同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1分)(或答:离开事物的相互联系,就说明不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反之,离开运动、发展,也无法理解事物的相互联系)。只有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和发展的原则,才能正确反映世界的总画面,(1分)才能使辩证法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1分)

6、如何理解从“并存性”范畴到“因果性”范畴再到“规律性”范畴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并存”是客观事物之间的最简单的、最普遍的和浅显的能直接察觉到的联系的形式。(1分)但这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因果联系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1分)因果联系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其中找出因果联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规律性联系。(1分)规律性范畴的联系形式比因果性联系更深刻。(1分)从并存联系到因果联系,再到必然的本质的规律性联系,范畴不断深化,而范畴的深化反映了认识的深化。(1分) 7、简述对“分析和综合的结合”这一论断的理解。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种要素、部分和方面。(1分)综合是把事物的要素、部分和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加以把握。(1分)分析与综合是相互结合的,二者彼此依赖,不能分割。首先,综合依赖于分析,没有分析,就不能对各个对立面、各个部分、各种要素有具体的认识,所以也就综合不起来。(1分)其次,分析也要依赖于综合,仅仅有对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种要素的分析,而不对这些具体的分析进行综合,那么对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片面的、局部的、零星的,把握不住事物的整体,得不出一个完整的结论。(1分)总之,正确的分析是正确综合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综合是正确分析的指导和完成。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的统一。(1分) 8、为什么唯物辩证法要坚持“考察的客观性”?

“考察的客观性”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本质地看问题,(1分)也就是如实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1分)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1分)只有坚持考察的客观性,才能和主观主义、诡辩论划清界限。(1分)主观主义和诡辩论往往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在,至多也不过是抓一些表面现象或个别事例,以表为里、以偏概全、颠倒黑白,进行诡辩。(1分)

第四章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一论断? ①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1分)②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2分)③对立统一规律也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的钥匙。(1分)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分水岭。(1分)

2、列宁是怎样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的?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片面性、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2分)认识是一个复杂的曲折前进的过程,而不是直线运动。如果把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特性和部分加以夸大,把认识的曲线变成直线,把部分变成全体,就会导致唯心主义。(1分)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不懂得客观地看问题,单凭主观愿望、无视客观实际,使主观脱离了客观。把主观因素夸大和膨胀为脱离实际的东西,就会变成为唯心主义。(1分)唯心主义一旦从认识中产生,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这是唯心主义的阶级基础。(1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