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沙驿镇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沙驿镇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9a7073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f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沙驿镇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

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D.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应该建立在正确设计方案,大量实验的前提下,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鸡蛋容易破的原因,是片面的,有可能存在偶然性,应该多做几次实验,再根据现象总结结论. 【解答】解:经过简单的三次实验不能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而A处位置高,机械能较大,可能每次滚下两个鸡蛋都会破,比较不出正确结论,同理C处位置低,能量小,两个鸡蛋都不会破,所以应接下来应在B处释放再重复多次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故选C.

【点评】物理规律应该在正确进行方案设计、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如果实验方案不合理、次数太少,容易出现以偏概全、极端、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

2.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2016届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考点】时间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中小学一节课的时间在40min﹣50min之间.故A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一张纸的质量很小,2016届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不到1g.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9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解:

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 B、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

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 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4.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解答】解:

小婷坐在电动自行车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小婷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

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

6.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的方式去上学.小张骑电动车以20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3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蹬骑山地自行车全力前进,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36k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小李的速度后,全部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小张的速度:20km/h=20×

m/s≈5.6m/s;

小王的速度为:3m/s;

小李的时间t=1min=60s,通过的路程s=0.36km=360m, 小李的速度: v==

=6m/s,

比较可知,小李的速度最大,小王的速度最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运动快慢的比较,单位的换算等,细心运算即可,难度不大.

11

7.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衡于时间轴的直线,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分析图示图象,然后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A是s﹣t图象,图线平行于时间轴,物体静止.不符合题意;

B是s﹣t图象,图线是一条弯曲的直线,物体做变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C是v﹣t图象,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D是v﹣t图象,图线是一条弯曲的直线,物体的速度增加,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与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8.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B.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称为流星 C.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D.内燃机气缸里的活塞在燃气的推动下运动 【考点】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1)火箭升天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在做功冲程中,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A.燃的火箭飞向太空,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是陨石和空气摩擦生热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符合题意;

C.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是水轮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缸里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判断,注意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完成.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