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宏观经济学》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宏观经济学》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27ba05844769eae009edfb

货币市场均衡时,Md=Ms 即(0.4Y-100r)P=900

解出LM方程为:r=0.004Y-,代入IS方程得: Y=4500-125(0.004Y-), 总需求函数为: Y=300+

(2)当P=1时,Y=3000+750=3750 r=0.0043750-9=6

5.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描述: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函数为 i=150-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单位:亿美元)试求: (3) 需求函数。

(4) 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若该经济中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解:(1)y=100+0.8y+150-6r y=1250-30r IS方程由=L得=0.2y-4r

代入IS方程得需求函数为y=500+

(2)P=1时,150=0.2y-4r y=750+20r LM方程 解IS、LM方程组 y=1250-30r

y=750+20r 得r=10% y=950(亿美元) (3)解AD、AS方程组 y=500+

y=800+150P 得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P=1 五、论述题:试比较IS-LM模型与AD-AS模型。 答:(1) IS-LM模型是由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即: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S(y)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L1(y)+L2(r)

在IS—LM模型中,不考虑价格水平的变动,即把P看作常数,求国民收入y和利率r之间的函数关系。该模型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AD-AS模型是由四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即: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S(y) …………………………①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L1(y)+L2(r)……………………②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f(N)=……………… …………③ h(N)= …………………………④ 总量生产函数: y=y(N,)…………………………⑤

在AD—AS模型中,W是常数,P和y、r、都是未知数。方程①和②联立,消去r,得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价格P和产出y的关系。方程③、④联立,求得充分就业的 N,把N代入总量生产函数,消去N,可以得到另一个关于价格P和产出y的方程,即AS函数。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联立决定了均衡价格P和均衡产出y ,表示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水平。 (2)示意图:

(3)在IS—LM模型中,不考虑价格水平的变动,即把P看作常数,反映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之间的关系;AD-AD模型反映的均衡水平是更高层次的,该模型表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均衡时,及资源状况、价格水平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第十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3.菲利普斯曲线 4. 牺牲率 5.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6.失业率 7.摩擦性失业 8结构性失业 二、选择题:

1. 未预期到通货膨胀会使财富发生如下转移( )。 A.从年轻一代到上一代 B.从穷人到富人 C.从债权人到债务人 D.以上都不对 2.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 )。

A.需求结构的变化加上不易改变的工资和价格

B.使价格上升的过度需求 C.生产成本的增加 D.大型企业的垄断 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 )。

A.工会和厂商把工资和产品的价格定在超出它们应有的价值水平上 B.由于过多的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价格上涨 C.由于超额的总需求引起的价格上涨

D.由于商品价格上涨而不是实际交易量的增加而引起的销售额的增加 4.“滞涨”是指( )。

A.产出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时上涨 B.产出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时下降

C.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同时实际产出和就业下降 D.一般物价水平下降,同时实际产出和就业增加

5.设原先的物价指数为100,6个月后物价指数为102,则通货膨胀率为( )。 A.2% B.4%C. C.5% D.12% 6.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7.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8.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

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 C.财政政策 D.三种政策都可以 9.收入政策主要用来对付(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 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 10.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指( )。 A.收入结构变化 B.收入普遍上升 C.收入普遍下降 D.债权人收入上升 11.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1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有效

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 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13.按照( )的观点,菲利普斯曲线所阐述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不存在的。 A.凯恩斯主义 B.货币主义 C.供给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14.通胀率怎样才能迅速下降?( )

A.一次严重但短暂的衰退 B.一次轻微而短暂的衰退 C.一次大的经济复苏 D.以上都不对 三、是非判断题:

1.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通货膨胀用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2.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而且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很小。 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认为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不断追逐利润的垄断厂商们对价格拥有决定权。

4.货币政策对付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会比对付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更为有效。 5.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大家均受其害。

6.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借款人和工资领取者是仅有的受害人。

7.我们通常用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所以,有多少种物价指数就会有多少种对通货膨胀的衡量。

8.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认为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有所增加,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9.在通货膨胀时期,使用大量已有资本进行商业活动,要负担相对更多的税。 10.弗里德曼认为,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1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实质上是同样的概念,因为都造成货币工资和物价的上涨。

12.菲利普斯曲线的左移使得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用改进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的相机抉择。 四、计算题:

1.若价格水平1950年为54,1960年为69,1970年为92,1980年为178,试问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各为多少? 2.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 ,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 ,试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1987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3.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9亿成年人,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率参与率;(3)失业率. 4.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 0.5(-0.06 ),问: (1) 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

(2) 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五、问答题:

1.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 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4.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5.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6.为什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宁愿坐出租车而不愿坐公交车? 7.说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8.试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第十八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升。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指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向交替关系的曲线。

4.牺牲率:是指(作为反通货膨胀政策结果的)GDP损失的积累百分比与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的降低量之间的比率。

5.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6.失业率是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就业的波动情况。

7.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8.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由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 二、选择题:

1.C 2.A 3.A 4.C 5.B 6.B 7.A 8.C 9.B 10.A 11.C 12.A 13.D 14.A 15.C 三、判断题:

1.F 2.T 3.F 4.F 5.F 6.F

7.F 8.T 9.T 10.T 11.F 12.T

四、计算题:

1.若价格水平1950年为54,1960年为69,1970年为92,1980年为178,试问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各为多少? 解:5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π50

π50= (P1960-P1950)/P1950×100%= (69-54)/ 54 ×100%=27.8% 同理类推:(π60=(92-69)/ 69 ×100%=33.3% π70=(178-92)/ 92 ×100%=93.5% 2. 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 ,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 ,试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1987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解: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π1985

π1985=(P1985-P1984)/P1984×100%=(111.5-107.9) /107.9×100%=3.34% 同样:π1986=(114.5-111.5)/ 111.5×100%=2.69% 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πet为前两年的平均值,即:

πe 1987=(πt-1+πt-2)/2 = (π86+π85)/2 =(3.34%+2.69)/2 =3.015% 按照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我们有: 实际利率 1987=名义利率1987-πe1987 =6%-3.015%=2.985%

3. 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9亿成年人,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率参与率;(3)失业率. 解:(1)就业人数加失业人数为劳动力数,故劳动力人数为:1.2+0.1=1.3(亿) (2)劳动力占可工作年龄人口数的百分比为劳动力参与率,故劳动参与率为 1.3/1.9=68.4%.

(3)失业率为:0.1/1.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