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财务舞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861fa7b0717fd5360cdc7b

等关联交易事项,2000年至2001年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2003年、2004年科龙公司年报也均未披露使用关联方巨额资产的事项。

顾雏军入主科龙不久便开始在各地疯狂收购或新设控股子公司,通过收购打造的”科龙系”主要由数家上市公司和各地子公司构成。到案发时,科龙已有37家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28家分公司。由顾雏军等在境内外设立的私人公司所组成的“格林柯尔系”在国内亦拥有12家公司或分支机构。此间”科龙”与”格林柯尔”公司之间发生资金的频繁转换,共同投资和关联交易也相当多。科龙公司在银行设有500多个账户都被用来转移资金。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格林柯尔系有关公司涉嫌侵占和挪用科龙电器财产的累计发生额为34.85亿元。

如此看来,对于格林柯尔而言.科龙只是一个跳板,它要做的是借科龙横向并购,利用科龙的营销网络赚取利润。顾雏军把国内上市公司科龙当作“提款机”.一方面以科龙系列公司和格林柯尔系列公司打造融资和拓展平台为由.通过众多银行账户,频繁转移资金,满足不断扩张的资本需求,采用资本运作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对科龙进行盘剥,掏空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又通过财务造假维持科龙的利润增长。

通过分析科龙舞弊案例笔者认为,公司治理不善、经营绩效低增加了科龙电器舞弊的压力;内部控制弱化、政府监管不力为舞弊提供了机会;管理层缺乏社会责任是导致科龙舞弊行为的主要借口。

四、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

根据企业舞弊三角理论和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要防范和治理财务报告舞弊,本文认为应该从源头着手:减少压力、消除机会和去除借口。 (一)减少诱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压力

压力因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压力因素主要来源于监管政策的制度规定。减少压力要从这三方面着手:(1)树立市场化的监管理念。就上市发行政

策而言,现行监管政策倾向于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为国企脱困服务,仍然存在类似审批制下的财务报告舞弊动机,监管机构应继续推进上市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将准市场化的核准制逐步转为完全市场化的注册制。(2)改进财务指标监管体系,不能唯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至上。例如配股政策应该由单一的以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达到要求作为能否配股的依据转向采用一个综合财务指标监管体系,(3)证券监管部门应合理调整自己的监管职能。应该缩小审批权力,扩大监督权力。

(二)消除诱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机会因素

消除诱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机会因素是防范与治理财务舞弊的核心部分。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不断地向人们昭示:财务报告舞弊的出现是由于公司治理出现了问题,它包括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

1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主要措施主要包括:第一,优化股权结构。如何进行股权结构优化进而寻求国有股的有效退出机制,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当前资本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就是一个重要的尝试。第二,合理安排董事会结构。董事会被认为是一种引入市场机制的制度,被称为公司的一组契约的最高内部监督者,其重要职能是监督公司内部的最高决策者,同时也是治理财务报告舞弊时可以依靠的中坚力量。董事会的公平与效率主要取决于董事会的结构: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和审计委员会。第三,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立法上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成为完善我国的监事会制度的关键,而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与监事会的人员构成、任职资格、议事机制等密切相关。

2完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完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处罚力度。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民法通则

“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忽视了财务报告舞弊的特殊性,不利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二,完善会计准则,为财务报告舞弊的判定提供更为科学的标准。第三,完善现有的舞弊审计准则,加强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的作用。第四,加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第五,建立以财务报告舞弊特征指标为重点的资本市场监控制度。 (三)去除借口(增强管理层的责任感)

财务报告舞弊压力来自于公司经营的特质,机会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借口是不完善的制度“创造”的造假机会,甚至是舞弊的根源所在。要想去除诱发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借口因素,首先要强调诚信是财务报告的立身之本。应从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这两个源头抓起。要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对单位会计责任的风险意识,建立起以诚信为本、依法经营的理念,从根本上治理虚假信息。同时,要加大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制约力度。实践中要进一步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明确会计人员的法律地位,有关部门应该给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的会计人员撑腰,保障他们不受打击报复,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从而杜绝管理层滥用职权的舞弊行为,铲除虚假信息的产生机制。

五、结束语

为了有效遏止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从源头上构建了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综合治理框架,这一框架主要包括了减少压力、消除机会和去除借口的三个不同治理层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涉及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产权制度、管理体制、法律

环境等各个领域的革命,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1987-1997 An Analysis of U.S.Public Companies.NewYork:Treadway,1999:23-60.

[2]Beasly,Mark S,Carcello,Jeseph V,Hermanson,Dana R.COSO’s new fraud study:what it means for CPAs.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99,187(5):23-25. [3]Howard M.Schilit.Financial Shenanigans.Georgia:McGraw-Hill,2002:45-67. [4]Albrecht W.S and M.B Romney. Red-flagging Management Fraud:A Validation,Advances in Accounting.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86,30(3):323~333. [5]Treadway Committee.Fraud Commission Issues Final Report.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87,37(4):34~47.

[6]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New York:COSO,1992:78~90.

[7]Beasley M.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68(71):44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