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复习思考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天然产物复习思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d56abf2cc58bd63086bd32

复习思考题(一)

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 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

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

9、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

10、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 ) 1、× 2、? 3、? 4、? 5、× 6、? 7、?;8、×;9×;10?; 四、填空题

1、脂肪酸、酚类、蒽酮等类化合物由(1)途径生成。 2、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式的确定,目前最常用的是(2 )。

3、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历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即 (3) 和 (4) 。 4、常用有机溶剂中(5)极性最小,(6)极性最大。

5、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7) 6、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8)

7、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_(9)__成分,碱性氧化铝用于(10)化合物的分离 (1)醋酸-丙二酸(2)高分辨质谱(3)经验异戊二烯法则(4)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5)石油醚或环己烷(6)甲醇(7)17(8)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9)酸性和中性化合物(10)碱性化合物 五、简述题

1、乙醇,环己烷,氯仿,乙醚,苯,正丁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比水重的有机溶剂: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

(4) 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

2、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

A、甲 醇 B、甲 酸 胺 C、尿素 D、水 E氢 氧 化 钠 水 溶 液 3、中性醋酸铅和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有什么不同?

4、如果某植物含脂溶性的酸性、酚性、碱性、中性等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五、简述题

1、(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4、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复习思考题(二)

1、有效成分是指含量高的成分。()

2、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 3、超滤法的分离原理是依据物质分子大小的不同而分离。() 4、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定。()

5、铅盐沉淀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合物溶解度差异()

6、双水相萃取法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领域。() 1、× 2、? 3、? 4、× 5、? 6、? 。 四、填空题

1、某植物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若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能基本分离:

① NH4OH ②强碱性树脂

2、萜类是通过(5)生成。

3、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原理是(6) 4、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7) 。

5、大孔树脂是吸附性性和(8)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6、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9)、(10)、(11)和(12)。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5)甲戊二羟酸(6)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7)氢键吸附(8)分子筛(9)紫外(10)红外、(11)质谱和(12)NMR 五、简述题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2、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3、简述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程序及采用的方法。 4、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哪些? 1、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6)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 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

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复习思考题(三)

三、判断对错

1、氰苷是氧苷的一种。( )

2、用分级沉淀法得到的多糖,常夹杂有较多的蛋白质,为除之,通常选择色素脱除法去除。()

3、糖类具有水溶性,但醇溶性会随着糖聚合度的增加而降低() 4、欲提取原生苷,可在中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

5、组成苷的糖的数目增多、苷元比例相应减小,则苷的亲水性增大。() 1、? 2、× 3、? 4、? 5、? 四、填空题

1、转化糖酶能水解(1)苷键。麦芽糖酶水解(2)苷键。

2、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3 )。

3、从植物中提取苷类成分时,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4) (1)β-果糖苷(2)α-葡萄糖苷(3)增加(4)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