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第二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管理会计课后习题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第二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b2265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09

第二章

书本习题 思考题

1. 管理会计对成本是如何分类的?各种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两大类。其分类结果主要用来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

(2)按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其分类结果主要用来分析和决策,满足对内管理的需要。

(3)其他成本概念及分类,如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沉没成本与付现成本等等。其结果主要用来分析决策。

2. 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可以分为几类?各自的含义、构成和相关范围是什么?

答:成本性态也称为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按成本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符合固定成本概念的支出在“固定性”的强弱上还是有差别的,所以固定成本又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者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相反,是指管理者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因而也称为承诺性固定成本,它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者不能改变其数额。

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表现为一定的期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就期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具有固定性。从较长时间看,所有成本都具有变动性,即使“约束性”很强的约束性固定成本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正常成长的企业,其经营能力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质量上均会发生变化:厂房势必扩大、设备势必更新、行政管理人员也可能增加,这些均会导致折旧费用、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以及行政管理人员薪金的增加。经营能力的逆向变化也会导致上述费用发生变化。就空间范围而言,固定成本表现为在某一特定业务量水平内具有固定性。业务量一旦超出这一水平,同样势必扩大厂房等,这样,相应的费用也会增加。

(2)变动成本是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借助固定成本的分类思想,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也有其相关范围。也就是说,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即完全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实现的,超出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可能不存在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3)混合成本,是指那些“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混合成本根据其发生的具体情况,通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半变动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通常有个基数部分,它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着固定成本性态;但在基数部分以上,则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化,又呈现出变化成本性态。第二类是半固定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是不变的,体现着固定成本性态;但当业务量的增长达到一定限额时,其发生额会突然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即一个新的相关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跃升为止。第三类是延伸变动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在业务量的某一临界

3.

4.

5.

6.

点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临界点则表现为变动成本。混合成本也有其相关范围,正如上述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和延伸变动成本定义中讲到的,它们的固定性体现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如果突破了这个限制,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变动性。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几种?相互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很多,通常有历史成本法、账户分析法和工程分析法。

历史成本法的基本做法是,就是根据以往若干时期的数据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成本的性态,并以此来确定决策所需要的未来成本数据。其基本原理是,在既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设计的条件下,历史数据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而且只要生产流程和工艺不变,这种相互关系还可以应用到现在或将来的决策当中。历史成本法通常又分为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三种。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的内容,直接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基本做法是,根据各有关成本账户的具体内容,判断其特征是更接近于固定成本还是更接近于变动成本,进而直接将其确定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

工程分析法是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影响有关成本项目数额的每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

历史成本法的优点:只要有相关的历史成本数据,根据相关公式就可以求出对应的数学模型,从而预测未来成本;由于成本的分解主要运用函数或回归方程的知识,所以过程比较简单。

缺点:在缺乏历史成本数据的情况下不能使用此方法;当历史成本具有无效或者不正常的项目时,会影响估计成本的准确性。

账户分析法的优点:是混合分解的诸多方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只要有相关历史成本费用账户信息,就可以分解混合成本。

缺点:在缺乏历史成本数据的情况下不能使用此方法;当历史成本具有无效或者不正常的项目时,会影响估计成本的准确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分析人员的判断能力,可能会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工程分析法的优点:在缺乏历史成本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分解混合成本,同时,工程分析法还可以对历史成本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由于其基本原理可以排除无效或非正常的成本数据,分析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缺点:工程分析法的分析成本很高,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对投入产出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对于不能直接将其归属于特定投入产出过程的成本,或属于不能单独进行观察的联合过程中的成本,如各种间接成本,不能使用工程分析法。

什么是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该分类有什么作用?

答: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由于沉没成本是对现在或捡回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因此决策时不予考虑。

付现成本是指由现在或者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付现成本是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

这种分类有利于明确哪些成本是已经支出的,哪些是将要支出的,以及哪些与决策有关,哪些与决策无关。

什么是机会成本?它的意义是什么?

答: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不选其他方案而选最优方案的代价,就是已放弃方案的获利可能。也就是说,不选其他方案而选最优方案的代价,就是已放弃方案的获利可能。选择方案时,将机会成本的影响考虑进去,有利于对所选方案的最终效益进行全面评价。

边际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含义及其区别是什么?

答: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动数额。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

区别:变动成本反映的是增加单位产量所追加成本的平均变动,而边际成本是反映每增加1单位产量所追加的成本的实际数额。只有在相关范围内,增加1单位产量的单位变动成本才能和边际成本一致。

7.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这句

话?

答: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划分依据是该成本是不是与经营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选择成本等。那些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称为无关成本。这类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决策时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约束性成本等。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成本在某一决策方案中是相关成本,而在另一决策方案中却可能是无关成本。

8. 请阐述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内涵、适用范围和对企业的影响。

答: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适用于重视生产过程的企业,或对于固定性制造费用不需要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配可以划分清楚的生产企业。另外,由于完全成本法符合我国税法对于成本核算的要求,所以对于想要简化企业税后调整过程的企业,可使用完全成本法核算成本。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费用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变动成本法适用于企业在短期决策中作出正确判断,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利润会受到企业存货的影响,所以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利于决策。如果一个企业希望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和费用预算来全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那么变动成本法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案例题

经理的困惑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你认为:

1. 甲制药厂和乙制药厂的分析结论对吗?为什么?

答:甲厂和乙厂在核算成本时,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强调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因此本期已销和期末未销售产品在成本负担上是完全一致的。在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产量大则利润高。在本案例中,甲厂2004年销售不景气,大量存货积压,但是生产数量比2005年多,所以造成2004年企业利润高于2005年的现象。乙厂的情况相同。 2.如果你是公司财务科长,你将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向经理解释?

答:完全成本法不适合公司。因为企业的利润是通过销售量实现的,所以运用变动成本法更适合企业。

学习指导书

一、名词解释 1.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2.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3.半变动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当业务量为零时,成本为一个非零基数,当业务发生时,成本以该基数为起点,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比例变化,呈现出变动成本性态。

4.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差量成本、酌量成本等。

5.机会成本: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6.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动数额。

7.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8.付现成本:指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

9.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

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10.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间接人工是指为生产提供劳务而不直接进行产品制造的人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 ( × )

2.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制造费用在生产成本总量中所占比重增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会导致制造费用的形式更加间接化。 ( × ) 3.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 × ) 4.若从单位业务量所负担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来考察,固定成本则是个变量。 ( √ ) 5.约束性固定成本通常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在每个会计年度开始前制定年度预算,一旦预算制定之后,将对年度内固定成本的支出起约束作用。 ( × ) 6.由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决定,它并不能形成顾客所认为的价值,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尽量压缩其总量。 ( √ ) 7.约束性固定成本作为经营能力成本这属性决定了该项成本的预算期通常比较长,约束性固定成本预算应着眼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能中实力。 ( √ ) 8.酌量性固定成本与经营能力成本均与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无直接关系。 ( √ ) 9.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 ( √ ) 10.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方案来理解,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不同方案形成的差量成本。 ( √ ) 11.变动成本还可以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 × ) 12.固定成本按照是否能够随管理行为改变而改变,划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部分。 ( √ ) 13.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保险费属于该产品的专属成本。 ( √ ) 14.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或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 × ) 15.约束性成本不依经营管理者决策而发生变动,因此是无关成本,决策时不了考虑。 ( √ ) 16.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是绝对的。 ( × ) 17.公司购买的可转让债券,既可以到期获得约定收益,又可以在未到期前中途转让获得转让收益,因而可能产生机会成本。 ( √ )

18.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 ( √ ) 19.如果一-项资产只能用来实现某一一职能而不能用于实现其他职能时,就不会产生机会成本。 ( √ ) 20.机会成本是一项实际支出,应该登记人账。 ( × ) 21.在任何情况下,边际成本都与变动成本一致。 ( × ) 22.沉没成本是现在发生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 × ) 23.付现成本与沉没成本的区别在于成本发生的时间不同。 ( √ ) 24.在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时,账户分析法通常用于特定期间总成本的分解,而且对成本性态的确认,通常也只限于成本性态相对而言比较典型的成本项目。 ( √ ) 25.当期初存货小于期末存货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当期初存货大于期末存货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大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 ( × ) 26.回归直线可以使各观测点的数据与直线相应各点的误差的平方和实现最小化。 ( √ ) 27.以贡献毛益减去固定性制造费用就是利润。 ( √ ) 28.工程分析法是种相对独立的分析方法,只能适用于缺乏历史成本数据的情况。 ( × ) 29.客观上,变动成本法有刺激销售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变动成本法强调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 √ )

30.完全成本法下对固定成本的补偿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期末未销售的产品与当期已销售的产品承担着不同的份额。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的划分或三者的构成有直接影响的是( B )。 A.使用材料的政策 B.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