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新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新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a9776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fe

部编版 四 年级 语文 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教 学 内 容 1观潮2走月亮 3*现代诗二首4*繁星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语文园地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课时数 5 6 6 6 4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备注 国庆节 6蝙蝠和雷达7呼风唤雨的世纪8*蝴蝶的家 习作:小小“动物园” 语文园地9古诗三首 10爬山虎的脚11蟋蟀的住宅 口语交际 习作:写观察日记 语文园地12盘古开天地 13精卫填海14普罗米修斯15*女娲补天 习作:我和 过一天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10 期中复习考试16风筝 11 17麻雀 习作:生活万花筒18牛和鹅 12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20陀螺 口语交际:安慰 13 习作:记一次游戏 语文园地21古诗三首 14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3*梅兰芳蓄须 15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习作:写信 语文园地 16 25王戎不取道旁李26西门豹治邺 17 27*故事二则 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 18 习作:我的心儿砰砰跳 语文园地 19 20 21 总复习 总复习 期末复习考试 第 一 单 元

本单元是本册书的第一个学习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单元,其在编排和引领探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开篇示范作用。本单元以“大自然的魅力”为主题,设置了讲读课文《观潮》《走月亮》和略读课文《现代诗二首》《繁星》。每篇课文均语言优美,意境悠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同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欣赏身边优美的风景。

《观潮》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走月亮》是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抒情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本文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现代诗二首》选用了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两首现代诗。《秋晚的江上》运用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描绘了秋天黄昏江边的景象。《花牛歌》采用回环反复的结构形式,让人感受到童年纯美的情境和隽永的趣味。

《繁星》是巴金的一篇散文。作者运用由实到虚、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酷爱繁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惰感。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们与环境”,并设置了与环境有关的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们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语文园地设置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的内容,旨在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1.观 潮

教学目标:

1.会写“潮、据、堤、阔、盼、滚、顿、逐、渐、堵、犹、崩、震、霎、余”这15个生字,会认“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

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薄雾、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宽阔、薄雾、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词语的意思。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奇特。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大潮的场景。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本课“宽阔、薄雾、屹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旅游,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吗?谁能说一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点是哪里?

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揭示课题:同学们游览过很多地方,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领略一处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景点——钱塘江大潮。

板书课题,说说“观”在“观潮”和“天下奇观”中的意思一样吗?读读课题,由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迅速拉近学生和课文之间的距离,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

学生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点名认

读,重点强调“堤、逐渐、崩、震、霎”的读音。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本课的词语,随机纠正读音。

宽阔、薄雾、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

(1)点名认读,注意“薄”的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字,“薄雾”的“薄”读bó,还有个音读báo,如“薄饼”。注意“崩”是后鼻音。“漫天卷地”的“卷”也是多音字,这里读juǎn。

(2)分小组读,然后男女生赛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纠正读音。老师及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读好重点词语,如“若隐若现、昂首东望”等。)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抓住“白浪翻滚、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语,“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等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读准“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的读音。)

5.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记号,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老师巡视学生读书的情况。

6.师生集体交流疑难问题。

7.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并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出示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写了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 、 、 的景象,以及 的盛况,赞美了大潮的 、 、 ,让我们感受到 。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自主学习法和朗读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从而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认真观察,指导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