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打包10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打包10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080dd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7

阶段检测一(专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白粉

B.普通玻璃

C.氢氧化铁胶体 D.液氯

答案 D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所以是混合物,故A错误;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和SiO2,是混合物,故B错误;氢氧化铁胶体是由分散质氢氧化铁胶粒和分散剂水构成的,是混合物,故C错误;液氯就是液态的氯气,是纯净物,故D正确。 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颗粒直径最大的是( ) A.NaCl溶液 B.葡萄糖溶液 C.CuSO4溶液 D.AgI胶体

答案 D NaCl溶液、葡萄糖溶液、CuSO4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0nm,故A、B、C错;AgI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0~ 10nm,故D正确。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漂白粉、铝热剂和粗盐都是混合物;②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③胆矾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油脂、淀粉和蛋白质既是营养物质又是高分子化合物;⑥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都是非电解质;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⑦ C.①②⑤⑥ D.③⑤⑥⑦

答案 B ①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铝热剂(如铝、氧化铁等)和粗盐都是混合物,正确;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错误;③胆矾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正确;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正确;⑤淀粉和蛋白质既是营养物质又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大分子不是高分子,错误;⑥乙醇、四氯化碳、葡萄糖都是非电解质,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正确。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陶中呈现红色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 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C.黑火药爆炸时,碳、硫两元素被氧化

-9

-7

-9

1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 答案 C 依据化学方程式2KNO3+C+S合价降低,被还原,故C错误。

5.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冶炼锌的工艺记载:“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冶炼锌的反应中包含有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高温煅烧时实质是CO还原ZnO

C.古人把锌称倭铅是因为锌和铅的化学性质相同 D.冶炼 Zn 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ZnCO3+C

2Zn+3CO2↑

ZnO+CO2↑、②CO2+C

K2S+2NO2↑+CO2↑,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氮、硫化

答案 C 由题意,碳酸锌与碳(足量)在高温下可能发生的反应为:①ZnCO32CO、③ZnO+CO

Zn+CO2,因为碳是足量的,所以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 Zn+3CO↑。A项,

反应②和③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项,由反应③可得,高温煅烧的实质是CO还原ZnO,正确;C项,锌和铅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D项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C.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答案 B 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液体,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A错误。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四氟化硅不属于盐,故二氧化硅不是两性氧化物,C错误。SO2具有还原性,在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把SO2氧化为SO ,SO 与Ba生成硫酸钡沉淀;SO3溶于水生成硫酸,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得到BaSO4,D错误。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Ca(OH)2B.NH3

NO2

Ca(ClO)2

HNO3

CuCl2(aq)

Cu

HClO

- -2+

C.Cu2(OH)2CO3

2

D.NaCl(aq) NaHCO3 Na2CO3

答案 C SO2与Ca(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生成HClO;NH3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O,不能直接生成NO2;Cu2(OH)2CO3+4HCl应生成NaHCO3。

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iO2B.S

SO2

H2SiO3

BaSO3

Cu(OH)2

NaHCO3

Na2CO3

Cu2O

Na2SiO3

2CuCl2+3H2O+CO2↑,CuCl2(aq)

Cu+Cl2↑;NaCl(aq)与CO2不能发生反

C.CuSO4(aq) D.饱和NaCl溶液

答案 C 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选项A错误。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选项B错误。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再与葡萄糖反应得到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选项C正确。饱和氯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选项D错误。 9.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SO2使品红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磷转化为红磷

⑧FeSO4溶液久置发黄 ⑨C转变为C ⑩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 A.②③④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⑧ C.①③⑥⑨⑩

D.①④⑤⑥⑩

14

12

答案 B ①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而金属导电或导体导电属于物理变化;②爆炸不一定由化学反应引发,也可以是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③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④SO2使品红褪色是由于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了无色物质,为化学变化;⑤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硫酸铜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学变化;⑥工业制氧气为物理变化;⑦白磷转化为红磷属于化学变化;⑧FeSO4溶液久置发黄是由于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为化学变化;⑨同位素之间的转变不属于化学变化;⑩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答案为B。 10.化合物A、B、C、D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已知C是一种有机物),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3

A.常温下,化合物A、B、C、D均为气体

B.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是化合反应 C.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只有一种是电解质

答案 A 甲能与两种单质、一种化合物反应,则甲可能是氧气,化合物C是一种有机物(可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A、B分别是CO2、H2O,乙是碳,D是CO,丙是H2时符合题图转化关系,故A项错误,B、C项正确;A、B、C、D中只有H2O是电解质,D项正确。

11.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H2O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B 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和氯化钙,故B项错误。 12.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含氧化合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全部 B.只有②④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⑤ D.只有③④⑤⑥

答案 A 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①可以实现;氢硫酸可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H2S+CuSO4CuS↓+H2SO4,②可以实现;稀硫酸与醋酸钠溶液发生反应H2SO4+2CH3COONa沉淀和气体生成,③可以实现;氢硫酸和亚硫酸发生反应H2SO3+2H2S

3+

2Fe(OH)3(胶体)+3CO2↑+3Ca

2+

2CH3COOH+Na2SO4,没有水、

3S↓+3H2O,④可以实现;同素异形

体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⑤可以实现;水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⑥可以实现。故选A。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