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京杭大运河沿线湖沼的变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历史时期京杭大运河沿线湖沼的变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a184d149649b6648d74720

湿地的变迁

本章所述的湿地,指广义上的湿地,包括天然湿地的湖泊、沼泽、滩涂等,也包括人工筑造的池塘、水库。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没有“湿地”名词的提出,但对于河流、湖泊、水系的记载由来已久,从《山经》到《禹贡》再到《水经注》,历朝历代对于河川湖沼均有文献记载,但有些由于时间久远,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可细考。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通县,向南行,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至杭州市西接钱塘江,沿线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江、河水系;串通南旺、蜀山、南阳、独山、微山、高邮、太湖等大、小湖泊68个,并建有江都、淮安及大、小渠道460余处。全长1794公里。跨度广泛,沿线的湿地形态,在历史时期经历了沧桑巨变。先秦汉唐时代,根据文献记载和钻井资料分析,运河沿线的湖沼分布,星罗棋布。历史早期大量湖沼的存在,对于调节河川径流、改善地区气候环境、发展农业经济,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其后,随着黄河决、溢、改道所造成的水沙再分配的加剧,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不断加深,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对耕地的迫切要求,运河沿线的湖沼地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先期众多的湖沼,绝大部分已经消失,个别残留至今的古湖,也己面目全非、处于自然消亡的最后阶段;而在人为作用下形成的大量人工湖泊,也由于种种原因而从地面上消失;历史后期所形成的若干湖泊,又有再度被泥沙所充填的可能。运河沿线湿地形态的如此重大变化,无疑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运河沿线湿地的演变加以适当的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运河沿线整个生态环境变迁的理解,而且对今天的生态环境修护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运河流域湖泊的形成

湖泊是在一定的地质、地理背景下形成,通常情况下并具有一定的事件性。从其形成到成熟直全消亡的演化过程中,地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相互影响与依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但不论湖泊的成因属于何种类型,湖泊形成都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条件:一是能集水的洼地即湖盆,二是提供足够的水量使盆地积水。

京杭大运河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这一地区的湖泊形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处于沿海平原低地,由于沿岸带的泥沙运动和海面波动,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使古代的海湾演变为澙湖,澙湖进一步发展,和海洋完全隔离,逐渐淡化演变成淡水湖;另一类是由河床摆动残留的河迹湖或随河流天然堤伴生的河间洼地湖等。但实际上在自然界中,湖泊形成一般都具有多因素混成特点。 一、海成湖泊

这类湖泊系海岸带变迁过程中,由于泥沙的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离而成,通常称澙湖。上古时期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澙湖,数不胜数,但在历经沧桑巨变之后基本已看不出它们最初形成时的形态,更有甚者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遗迹当中,在这里,我们只介绍其中最为著名的几个。

1、 杭州西湖

西湖究竟怎样形成?经过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勘测研究,“澙湖”说流传最广。约在数千年以前,西湖还是一片浅海海湾,以后由于海潮与钱塘江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湾口附近沉积,使湾内海水与海洋完全分离,海水经逐渐淡化才形成今天的西湖。最早用地质学观点解释西湖成因者是日本地质学家石井八万次郎。1909年,他在东京《地质学杂志》中撰文称,西湖与日本的中禅寺湖相似,南山为古生代岩层的山坡,溪水北流,为西湖北山的火山岩堵塞

而成。192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钱塘江口一小湾,后来由于钱塘江夹带的砂土堵塞其湾口于12000aBP而成的假说。这一假说认为,至少距今两千多年前,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除个别山岭外全部淹没在海水之中。随着海水的冲刷,海湾四周的岩石逐渐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钱塘江也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内侧的海水形成一个澙湖。起初,澙湖还随着潮水出没。后来,经过劳动人民多次筑海塘阻拦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2、太湖

太湖及周围的湖群,是第三纪以来的断块差异运动所形成的一个凹陷,即太湖--吴淞凹陷,当时是个嵌入陆地的浅海海湾。对于太湖的形成,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主要有构造成湖论、泻湖成因说、陨石冲击坑说等等。构造成湖论认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以后不断为水和沉积物所填充,演化成现在的湖泊。泻湖成因说认为,太湖平原原是一个大的海湾,在全新世高海面时,曾受到广泛的海侵,以后随海水退却形成封闭的湖泊。陨石冲击坑说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北东侧方向撞击地面,造成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千米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

30年代,有学者提出长江代角洲地区的湖群原光是一个与海相通的大海湾,由于扬子江与钱塘江的向东延伸与反曲,使部分海面环抱于内,及至两岸江岸相遇,逐成内海,其两侧诸山水水流注入,久之盐分消失而成淡水湖(丁文江、汪胡祯,1936年);50年代,又有学者指出被长江南岸沙咀和钱塘江北岸沙咀包围下的太湖地区,曾以最初的海湾形态逐渐形成为澙湖,最后从澙湖变为与海洋完全隔绝的湖泊。时代约在6000 aBP。并据钻孔资料,指出海湾时代的海相沉积距地面仅2--5m,并发现海湾时代的丛生牡蛎。太湖与海隔绝以后,与海洋之间主要有娄江、吴淞江和东江条通道相联系。太湖大型碟形洼地形成后,发生地貌分化现象。分别形成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和历史上被消亡的芙蓉湖群等儿个小型碟形洼地,现代太湖系由古澙湖演化而来(陈吉余,1959年)。实际上,太湖及其水网地区从第三纪上新世晚期即沿太湖--吴淞断陷的西界发生沉陷,开始海浸,并接受沉积。更新世早期,太湖盆地尽管不很完整,但终究已贮水成湖,沉积数十米的湖积层,这就是太湖最初一外泄淡水湖的雏形。中更新世,发生了第四纪以来的第一次海侵,使之有滨海相沉积,太湖成为一个岛海。晚更新世晚期,因世界各地沿海发生大规模海退,当时低海面的位置大致

14

退至今海面下100--130m,这已由世界各海区采集到的生物化石经C年龄测定所证实。此时长江口也向大陆架延伸,遥指冲绳海槽,太湖地区成为河流泛滥平原,或许在晚期出现过谈水湖泊。全新世早期,随着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消退,海面迅速上升,长江三角洲发生第四纪以来的第二次海浸,太湖地区大约在12000aBP。海面约在今海面以下40m左右;10000aBP,约在今海面以下20m左右;7000aBP,由于世界气候达到冰后期最暖时期,海面已基本接近现在海面。所以,太湖系由构造断陷--海陆交特--出流堰塞--经淡化而成的澙湖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太湖的底部及整个太湖平原湖泊底部,全部是黄土层硬底,湖水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未发现海相化石及海相沉积物,相反,却发现大量的古代人类生活的文化遗址,因而太湖不属于构造成因的湖泊。同时据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太湖平原除东部上海地区和南部嘉兴以南地区,曾受到过全新世海侵外,整个中部广大湖荡平原区并未受到海水侵袭,因此也就不存在泻湖成因问题。关于陨石冲击坑说,南京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如果湖泊是陨石冲击而成,,湖底多少要保存有撞击坑的痕迹,然而太湖湖底却十分平坦,平均坡度仅为19.66\,而且湖中尚分布有51个岛屿,在平坦的湖底上,至今尚保存有完好的河道,自西向东穿过。因此,认为太湖的最后形成主要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涝灾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泥沙淤积、人类围垦,引起

河道宣泄不畅。太湖是在原河道基础上,因洪泛而扩展成湖,与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基本类同,如洪泽湖、鄱阳湖等。

3、 射阳湖

射阳湖地处江苏里下河平原区的腹地,在今苏北里运河与串场河之间,跨扬州、淮安、泰州、盐城四市,古称射陂,俗作谢阳湖,古时曾是苏北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湖深且阔,“承受扬州、兴化、高邮、宝应、泰州、盐城诸州邑水,东流入海”现仅存湖身残迹马家荡和入海河流射阳河。据地学者们从微地貌、钻孔资料、若性岩相、孢粉、海相生物和微体古生物化石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认射阳湖由全新世高海面时苏北平原上的澙湖演化而成淡水湖泊。

射阳湖,在构造上属苏北凹陷区。第四纪时期多次遭受海侵。7000aBP左右,长江、淮河挟带泥沙在此产生堆积,区内河口砂坝及贝壳砂堤极为发育。至6000a--5000aBP之间,淮河南岸砂坝、长江北岸砂坝及苏北中部最大的南北向岸外砂堤相继出露水面,海岸线东迁至阜宁羊寨至盐城大冈一线的西冈一带。西冈形成后,其西侧则成为较封闭的澙湖区,古射阳湖所在地区也渐由高海面初期的浅水海湾演变为古澙湖环境。古澙湖经过2000年冲刷,水体明显淡化,逐步演变成为淡水湖。

4、 硕项湖

硕项湖,古称大湖,地处江苏北部废黄河以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其“在沭阳县东八十里,与朐山、涟水三分湖界” ,“沭阳、海州、安东各隶三分之” ,曾经是淮北湖群中著名的湖泊之一。全新世以来,由于海面变化、黄河夺淮、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湖区经历了由浅海演变为潟湖,由潟湖演变为淡水湖,直至严重淤积、日渐缩小,最终成为平原陆地的过程。

早全新世时期( 10000a--7500aBP),大理晚冰期渐告结束,冰川后退,海面回升。早全新世海面上升速度较快,成为我国东部海面的主要上升期。因受气候波动的影响,海面上升也时有起伏及短暂的停顿,但总的趋势为海侵。至7000aBP,苏北海侵达到极盛,形成了全新世高海面。苏北海岸线北起赣榆,南经海州、灌云、涟水、高邮、扬中一线,海水直抵洪泽湖东低山丘陵地带。根据钻孔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分析得知:早全新世古淮河口西端位于苏北西部山前地带,大约在盱眙附近入海,古硕项湖尚未形成,属于古淮河口浅水海湾的一部分。由于淮河挟有一定的泥沙量入海,因此古淮口海湾的堆积作用较为活跃,滨海砂堤及河口砂咀较为发育。其砂堤可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经涟水向东延伸至羊寨、北沙,北支经涟水、新安延伸至连云港境内。对硕项湖古潟湖形成影响最大的古砂堤有两道,即青莲冈古砂堤及淮北贝壳砂堤群。青莲冈古砂堤位于该区南隅,自淮安青莲冈经淮阴向西南延伸,是淮河流域与里下河洼地之间一高度达10--15m的高冈,其东北段将硕项湖区与古淮口隔开;

14

淮北贝壳砂堤自淮口向东北延伸,经涟水、新安、灌云延伸至连云港境内,据该砂堤 C测年资料,该砂堤形成年代为4600aBP,使原为古海湾一部分的硕项湖地区逐渐封闭,成为一潟湖。中全新世,海平面呈波动式下降,故海岸在东迁的过程中在硕项湖潟湖区东隅留下了数道大致平行的古砂堤。数道砂堤的阻隔作用,使硕项湖古潟湖区受海洋的影响渐弱。由于有古灌河、古游水 ( 在今涟水县北入海) 、古涟河、古沭

河等河流汇入湖区,不仅使湖区保持广袤的水面,而且有冲淡卤水、排盐洗碱的功能,促进了潟湖向淡水湖转化的过程。3000--2000aBP之间,由于海岸东迁渐远,数道砂堤将硕项湖区与海洋相隔,卤水难侵。加之沂、沭、涟等众多陆地河流汇集湖区,冲刷盐卤,湖水淡化过程加剧,古潟湖逐渐演变为淡水湖泊。

5、 桑墟湖--青伊湖

关于桑墟湖,历史记载见于明代隆庆《海州志》:“桑墟湖去州治南九十里。昔因银山坝废,通海,夏则潴水,冬为陆地”,又言该湖“上源引沂、沭及桑墟之水,经石湫及黑土湾

入海”。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桑墟湖在“州西南九十里??上接沭河,下游入海”,“桑墟湖在硕项湖西北”,硕项湖“其西接桑墟期,为涟水之上源”。桑墟湖也是由海湾泻湖转变为滨海内湖的。湖区中心位置的沭阳县红灯附近,地面以下几米即出现含海相化石的沉积地层。桑墟湖成陆年代较硕项湖更早,大体在湖东沿岸砂堤形成之后,当时,桑墟湖水是直接入海的。在硕项湖形成之后,桑墟湖成为上承沂、沭、桑墟之水,东连硕项湖的过境湖。

青伊湖实际上是桑墟湖的淤填、解体后的残遗部分。在硕项湖形成之后,桑墟湖成为上承沂、沭、桑墟之水,东连硕项湖的过境湖,黄河夺淮之后,淮北诸河流的河床普遍增高。十二世纪后期,黄河之水,全部经由淮河入海之后,淤积日甚,不但河床本身抬高了26米,而且沂、沭、六塘诸水系全部打乱,桑墟湖亦逐渐淤浅,失去了行洪“水柜”的作用。因此,洪水散漫乱流,在其东边地势低洼的地方形成新的溢洪区,这就是青伊湖。与之类似的桑墟湖的孑遗还有沭阳、灌云、灌南交界处的陆湖、梁荡;灌云的戴洼;灌南的曹洼;青伊湖西南角的淀湖等。

6、艾塘湖

艾塘湖又名义塘,亦称武强湖,其位置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县交界处。通过多次调查,在古艾塘湖的四周分布有不少古城遗址,如北岸的“张城子”、“申城子”、“李城子”,西北岸的“寺后”,西南岸的“沙河城子”等。在这些古城听包围的部分即古艾塘湖区却未发现任何隋唐以前的文化遗址和遗迹。钻探揭露,该区下部为陆相河流泛滥堆积,内含许多钙质结核(砂姜),上部为湖相或海相淤泥、粘土层,可见隋唐以前,这里确系一片水域。

关于艾塘湖的成湖代,根据前屯附近,海、湖相淤泥粘土层之下的细砂层中生物化石14

C测年数据为4800aBP左右,故湖的形成要稍晚于4800aBP。其成因,与赣榆境内最西一道砂堤的形成有关,即艾塘湖原为古海州湾向陆地凹进的一部分,可能是古青口河的河口湾。艾塘湖形成后的1000年左右,湖面一直相对稳定,并逐渐淡化成为淡水湖。

7、七里海--黄庄洼

关于七里海--黄庄注湖淀群,历史文献中习称其为“雍奴薮”。对于雍奴薮的记述,较为详尽者最早见于《水经注》,其鲍丘水注云:“鲍丘水又东,巨梁水注之??(巨梁水的最后一条支流五里水)东南流注巨粱河,乱流人于鲍丘水。自是水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枝流条分,往往径通,非唯梁河鲍丘归海者也。” 古雍奴薮的大致范围应是:北起鲍丘河,南到今海河,西至今北运河,东到今宁河--七里海--天津东郊。这正是今日的七里海--黄庄注湖沼注地区。

七里海--黄庄洼地区在全新世期间经历了一个陆--海--陆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说,在全新世中期,当渤海湾西北岸海侵到达高潮时,本区曾一度沦为滨岸浅

海。而且这些大型洼地,基本上属于海退遗留的产物。清光绪六年宁河县志载,七里海“水本无源,地势洼下,行潦归焉。当夏秋雨多水汇,沧波浩渺,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古来青龙湾河由西北向东南穿越三海,即后七里海、前七里海、曲里海,其中前七里海就是现七里海的前身。虽然其前身为古代海浸遗留下来的澙湖洼地,但是长期以来未能摆脱海的影响。只是在近代入工开挖了潮白新河、青龙湾河等排水河渠之后,才将其分隔为七里海、里自沽洼、黄庄洼和大黄铺洼等名称虽异、实则连片的许多洼地。 二、河成湖泊

这类湖泊的形成往往与河流的发育变迁有密切的关系。一种是由于河流挟沙在泛滥平原上堆积不匀,造成天然堤间洼地积水而形成的湖泊;一种是支流水系因泥沙淤塞,不能排入干流壅水形成的湖泊;还有一种是洪水泛滥时,主流浸入两岸高地间的低洼地,形成河湾,在湾口处沉积大量泥沙,洪水退后形成堰塞湖;也有由于河堤决口时,水流猛烈侵蚀形成的河堤决口湖;此外,还有一类是因河道横向摆动,在废弃的古河道上形成的湖泊,也有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