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 专题15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 专题15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417c3d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9

?原来,周局长拿回玉雕,用放大镜仔细一看,竟然是荧光石雕的。底座上隐隐有一行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为灵物,岂能贿官?”

?王独行听了,哈哈大笑。曾白问:“师父,我能离开了吗?” ....

(21)“不行!”王独行一(两:挥、摇)手,“我老了,要退了,玉器行得有人主管。我决定,曾白上。” (22)至于曾白以荧光石充玉,王独行说,应该的。

(选自《林中凤凰》,有删改)

20.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王独行立下三条规定 → 王独行雕玉白菜遇到黑斑,曾白_________ → 王独行要为曾白加工资,曾白________ → 周局长“索要”玉器送县长,曾白________ → 王独行留曾白接管玉器行。

21.依次填入文章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买、告诫、挥B.求、告诉、播 C.求、告诫、挥D.买、告诉、摇 2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说说第⑧段的作用。 (2)请分别说说?和?段中周局长“笑”的内涵。

2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中胡屠户的两段话,结合本文第③段划线句和第段,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吴敬梓《范进中举》)

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王独行对“以荧光石充玉”的态度都有变化,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样设计,都是以“变”写“不变”,胡屠户和王独行的“不变”分别是什么?

【答案】

20.(1)将黑斑雕成蝉 (2)想自己开玉器行 (3)以荧光石充玉并在玉雕底座刻一行字21.C 22.(1)这一段中“每次遇见这样的事,他都会去茶室,泡一壶茶,慢慢地喝,静静地想,究竟有没有挽回的方法”,表现了王独行一贯对艺术尽心尽力的追求精神;“他想,算了,毁就毁了吧,不能让玉器有瑕疵”表现了王独行高尚的行业道德;同时,这一段又通过写王独行的“叹口气”“算了,毁就毁了”反衬出下文中曾白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2)第?段中周局长“呵呵一笑”,既有对曾白艺术水平的赞美之情,也有对他这次考试“人净心净”这一条件不太合格的惋惜和嘲笑之意。第?段中周局长“微笑”,完全是对曾白艺术水平和“人净心净”的认可和赞美。

23.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倨(“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痴心”)后恭(“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体面的相貌”),是因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王独行对“以荧光石充玉”的态度前“不”后“应该”,是因为王独行“人净心净”。上文和《范进中举》都以人物的“变”写“不变”,王独行的“不变”指的是他的“玉匠要人净心净”的行业道德不变;胡屠户的“不变”指的是他的势利之心不变。

【解析】

20.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文先叙写了王独行立下弟子出师的三条规定;接着写王独行雕玉白菜遇到黑斑,曾白将黑斑雕成蝉;在此情形下,王独行要为曾白加工资,曾白却说自己想离开玉器行;王独行安排周局长“索要”玉器送县长这一事来对曾白进行“考试”,曾白则用荧光石充玉并在玉雕底座刻一行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为灵物,岂能贿官?”;考试过关,王独行留曾白接管玉器行。据此内容梳理概括作答。

21.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词语的选用要根据语境和词语的表达来综合分析。本题第一空用“求”,有恳托、乞助的意思,更能突出“玉”之难得,而“买”则不能。根据语境选择“求”。第二空用“告诫”,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警告劝诫的意思,与语境相合。而“告诉”则没有“警告劝诫”的意思。根据语境应该选择“告诫”。第三空用“挥”字更表现了王独行斩钉截铁的态度,“摇”字则不能。根据语境应该选择“挥”。据此分析,答案为C。

点睛: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一定要结合相应的语境和句子间的关系来选择。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放到语境中揣摩出来的意思才会是正确的全面的。

22.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的第⑧段通过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了王独行对艺术尽心尽力的追求精神和高尚的行业道德水平。这一段又通过写王独行的“叹口气”“算了,毁就毁了”等内容又反衬出曾白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据此理解作答。(2)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作答本题,要在通读全文,对周局长“索要”玉器送县长是对曾白进行的“考试”这一基础上进行分析揣摩。第?段中周局长“呵呵一笑”,既有对曾白艺术水平的赞赏,也有对他这次考试不合格的惋惜和嘲笑。第?段中周局长“微笑”,完全是对曾白艺术水平和“人净心净”的高尚品德的认可和赞美。据此作答。

23.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对比阅读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作答抓住“变”的是人的外在表现,“不变”的是人的思想品质这一核心内容分析作答。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是前倨后恭,是因为范进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但胡屠户的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没有变。王独行对“以荧光石充玉”的态度前是“不该”,后是“应该”,是因为曾白的“用荧光石充玉”正诠释了其真正的含义,王独行要人遵守的“人净心净”职业操守的思想没有变。据此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

七、【2018届中考广西百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命真情 蒋育亮

①那年,爷爷病得不轻,喝水吃饭,都需送到床前。我当时正读初三,面临中考,周末都在学校紧张复习,难得回家照看爷爷。

②我们几兄妹中,爷爷最疼爱的是我。他常抚摸着我的头说:“小新子,好好念书,将来跳出农门,为爷爷争光!”那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把奖状带回家,爷爷总小心翼翼地把奖状贴在堂屋那面凹凸不平的土墙上,爷爷非常珍惜它们,定期给那些奖状大扫除。

③说起爷爷对我的爱,还有许多往事让我记忆犹新。

④当年家里很穷,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爷爷长年到几十里外的山里打柴挣钱。

⑤那是一个冬日,爷爷担着百十斤的生柴,赶到镇上卖。凛冽的寒风吹打在爷爷的脸上,如刀割刺扎。或许足天气过冷,或许是生柴过生,直到天黑,仍然无人问津。

⑥掌灯时分,爷爷担着柴,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恰逢我感冒发烧,爷爷急忙丢下柴担,赶到床前,轻抚着我的颜头,气喘吁吁地说:“小新子,看爷爷给你带什么回来了?”我睁开无力的双眼,看见爷爷的掌心中,有两个皱巴巴的油豆腐。一阵淡淡的油香沁入心脾,我精神为之一振。晚上,爷爷用那两个油豆腐,加上一把葱,并上几个酸辣椒,煮了一碗酸葱拌豆腐,让我美滋滋地享受了一顿。说来也怪,那晚我的感冒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⑦第二天早上,爷爷担着柴出门时,奶奶叮嘱道:“把柴卖了,别忘了还给人家豆腐钱。”听到这句话,我心一惊,忙问奶奶缘由。原来,爷爷昨天带回的两个油豆腐,是趁着天黑卖豆腐的商贩没注意时,夹在手心里头带回来的。我心里明白,那是因为爷爷没卖掉柴,身无分文,但又惦记着我……

⑧记得一个周末,恰好重阳节。我从学校赶回家看望爷爷。久病的爷爷,身体很虚弱,他拉着我的手说:“小新子,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去爬村后的状元山,好吗?”我心想:爷爷虚弱的身体,怎么能去爬山?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拍拍胸蹦说:“爷爷能行,重阳节登高,能祛邪避灾!”听了这话,我还能说什么呢。

⑨村后的状元山,虽不高,却很陡,少有人攀爬,山路长满了杂草,很难走。我用镰刀砍断杂草,在前面开路。爷爷拄着拐杖,气喘呼吁地挪行,好几次滑倒在地,在我的搀扶下艰难前行。

⑩那天我们虽然劳累,却欣赏到山顶的美景:鸟儿不时飞过,留下清脆的鸣声;葱郁的灌木丛中,几朵不知名的野花绽放;远处,潺潺的溪水声,犹如动听的音乐,时高时低;偶有小松鼠,摇着尾巴,在好奇地看着我们。爷爷说:“小新子,好风景在顶峰,继续走。”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们终于爬到了顶峰。爷爷极为兴奋,满脸洋溢着喜悦。

?“这叫什么山?”爷爷突然问我。“状元山。”我脱口而出。爷爷一把抓住我的双手,高高地扬起,用嘶哑的声音,对着群山叫喊:“我的小新子登上状元山山顶啦!”瞧着爷爷喜形于色的样子,我心里也感到十分高兴。

?没想到几天后,爷爷便溘然长逝。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上了心仪的大学,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直到如今,我也弄不明白,爷爷当时极为虚弱的身体,怎么就爬上了状元山山顶呢?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有删改。)

11.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来赏析文中第⑩段画线的句子。 1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说中的“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13.文章最后提出“爷爷当时极为虚弱的身体,怎么就爬上了状元山山顶呢?”请结合文 本解答这一疑问。

14.第⑦段末的省略号处省略了部分内容,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在横线上补写相关的内容。(70字左右)

【答案】11.运用景物(环境)描写(视听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描写山顶优美的景物,烘托登山后愉快的心情(渲染喜悦的气氛)。

12.“爷爷”是一个疼爱“我”(善于教育鼓励“我”、对“我”寄予厚望)、关爱家人、勤劳(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人。文章多处写“爷爷”对“我”的疼爱(对“我”教育鼓励);“爷爷”长年去打柴赚钱,体现他的勤劳(吃苦耐劳)和对家人的关爱:带“我”爬上状元山,体现他不怕困难及对“我”寄予厚望。

13.①重阳节登高,能祛邪避灾;②我用镰刀砍断杂草,在前面开路;③爷爷拄着拐杖,气喘呼吁地挪行;④登上状元山,能为小新子祈福:⑤登状元山,是对“我”的教育鼓励。

14.天黑时,爷爷又担着柴回来了。示例一:他说:“直倒霉,柴还是没卖出去。”奶奶问:“那豆腐钱没还人家?”爷爷说:“还啦!”原来,爷爷将自己爱抽的烟丝卖掉,还了那两个油豆腐钱。示例二:奶奶问:“豆腐钱还了吗?”爷爷说:“没呢,又带回两个。”奶奶满脸惊讶。爷爷说:“我跟卖豆腐的说明情况后,他不但不收钱,反而送给两个油豆腐。”示例三:疲惫不堪,奶奶低声问:“怎么了,柴没卖出去?豆腐钱……”爷爷答:“给了。”“今天,我在豆腐摊旁摆柴时,顺便给卖豆腐的当了一天的帮工。”

【解析】 【11题详解】

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鸟儿不时飞过,留下清脆的鸣声;葱郁的灌木丛中,几朵不知名的野花绽放;远处,潺潺的溪水声……”运用了典型的环境描写。注意环境描写的烘托渲染作用。渲染喜悦的气氛,烘托愉快的心情。一定要读懂上文的情节内容,也可结合下文的“满脸洋溢着喜悦”“我心里也感到十分高兴”分析作答。

【12题详解】

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教育鼓励“我”和对“我”寄予厚望等情节中概括出爷爷疼爱后代关爱家人的性格特征。从爷爷长年去打柴赚钱等情节可概括出他是个吃苦耐劳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13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重要情节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首先是心理及精神的原因:8段的“重阳节登高,能祛邪避灾”;还有对“我”的 教育鼓励。然后是直接原因:9段的“我用镰刀砍断杂草,在前面开路。爷爷拄着拐杖,气喘呼吁地挪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