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绿化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厂区绿化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7b9c3b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8

融长度为1-2mm为佳。

1.3.6切换:将加热板拿开,迅速让两热融端面相粘并加压,为保证熔融对接质,切换周期越短越好。

1.3.7熔融对接:是焊接的关键,对接过程应始终处于熔融压力下进行,卷边宽度以2-4mm为宜。

1.3.8 冷却:保持对接压力不变,让接口缓慢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不到热为准。

1.3.9对接完成:冷却好后松开卡瓦,移开对接机,重新准备下一接口连接。

1.4. 阀门安装

1.4.1阀门安装前,应复核产品合格证,并检查是否有试压人员的钢印标记及试压合格标记,无标记不得使用。

1.4.2要求有流向的阀门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型号,并严格依照图纸中的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1.4.3法兰或螺栓连接的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 1.5.管道试压

1.5.1 工序流程图如下:

准备工作→分段强度试压→分段严密性实验→填写记录→下道工序。 1.5.2 分段试压

试压介质和试验压力值。 a)试压用水:就近河流取水。

b)强度试验:试验压力0.9PN=0.9Mpa,稳压10min,压降不超过0.05mpa为合格。 c)严密性试验:工作压力降至工作压力、检查焊口无渗漏为合格。 1.6回填

回填包括试压前回填,是在安装完成并试压证实安装质量合格后进行,回填应坚持“先慢后快,先细后粗,分层回填,层层夯实”的原则,即回填管道周围时要慢,管道两侧填土要均匀,不能改变已布设管道的位置,尤其保持立管竖直。先回填细土,如现场无足够量细土,则应进行碎土过筛,防止坚硬石块或其它尖锐物与管壁接触,回填过程中应层层夯实,每次回填深度不超过0.3m,先期夯实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管道。回填完成后的剩余土方,应运送清除为后续施工项目提供场地。

1.7对阀门井、自动喷溉设施、设备等构造物,按设计选用的国标进行施工,并按国标图中的技术标准要求检查验收。

1.8交工验收

- 13 -

作好灌溉部分竣工图,将竣工材料整理齐全提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2、输水管井施工 2.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开挖管沟井坑→沟坑底处理→基础→下管稳管→接口→砌检查井→部分回填→闭水试验→回填夯实→装井座井盖及雨水口→检查验收

2.2沟槽开挖

2.2.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测出输水管道的中心线,并将中心线控制桩引到施工作业现场外做好保护。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利用该控制点检查、校正管道位置。

2.2.2管道沟槽底宽除管基宽度外,两边应留有0.8米宽,其中0.5米宽为工作面,0.3米宽用于排水沟。沿排水沟每隔30米挖一集水井,配潜水泵抽排积水。管沟边坡根据开挖沟槽过程中的地质情况进行放坡。

2.2.3采用机械分段分层开挖。在挖土时,为防止机械扰动槽底原始土层,沟槽底预留10-20厘米原土层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为方便施工,槽顶一侧堆置土方,堆置位置在远离槽顶边1.5m以外,以免因荷载过大而引起沟槽塌方,另一侧留出用于材料运输和管道安装。

2.2.对有地下水的沟槽,要从低向高开挖,以便抽排积水,如发现沟槽底部有不良土基时,要及时请示监理单位、设计院等协商处理。

2.3管井施工

2.3.1给水管道铺设前先打平基,等平基达到一定强度再稳管、打管座及接口施工。管道基础和检查井分别按设计图及标准图施工。

2.3.2检查井砌筑应在井基砼强度达到70%、稳好管子、做好接口后砌筑。检查井内的流槽也应在井壁砌到管顶时随时修建,用砖砌筑并抹水泥砂浆,防止积水与阻塞。

2.4沟槽回填

2.4.1回填前应先排除积水,检查管座是否与管道紧贴,并应保护管道接口不受损坏。 2.4.2在管道安装完、管基砼及井室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后,分两步回填:管道两侧管腔及管顶以上0.5米处应先填筑采用人工填夯,管顶上部0.5米以内不得回填直径大于100毫米的块石或坚硬的土块,分层摊铺,分层夯实,夯实均匀,防止漏夯;然后再填筑以上部分。

2.4.3回填土方时,管道两侧和井室四周要同时分层对称回填,对称夯实,以防管道受力不均匀发生移位或损坏井室。

2.4.4回填夯实时每层土均应取样检验,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填筑上一层。 2.4.5井座、井盖施工时应与路面施工协调配合,及时调整其标高。 (三)、安装过程需注意事项

- 14 -

1、选派责任心强的技术员进行安装,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程操作,抛掷管材会造成机械损伤,安装时未检查,为整个系统的密实性埋下隐患;粘接温度不够,造成试验不能通过,反复修改,延误工期,影响其它项目施工。

基于以上要点,施工前应加强技术培训和责任心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确认每一道工序合格,搞好交接检验工作,专人负责、层层把关。

3、水管安装完,尚未试压前,应在管道上覆土,以求保护,防止石块或其他坚硬物坠入管沟,损伤管道。

四、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一)、放线

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并到现场了解地形地物及各种障碍物,确定放线的依据和方法。按图纸设计要求将电缆敷设线路测放到实地中。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核准。

(二)、开挖电缆沟

递交所用电缆及配套设施的检验合格报告及施工开工报告。了解现场实际工程量。勘察敷设线路,了解地面和地下障碍物,及时作出解决方案。由于电缆接头处是电缆线路运行最容易出故障的地方,因此中间电缆接头的位置应放在置于维修的地方。电缆沟的开挖宽度和深度,应严格依照图纸设计的规格施工。开挖电缆沟,遇到转弯处应挖成圆弧状,以便保证电缆敷设时有足够的弯曲半径。电缆沟的深度宜为900mm左右,以保证电缆表面深度≥700mm需要。电缆沟施工完毕,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核准。

(三)、预埋电缆保护管

直埋电缆敷设在下列部位处应穿管保护电缆:电缆需穿路时,穿钢管保护。电缆需从直埋电缆沟引出地面时,为防止机械损伤,用金属管加以保护。

(四)、电缆管的加工和敷设应按以下要求施工

钢管电缆管的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其它材料保护管内径应为1.5倍再加100mm。保护钢管的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外表涂防腐漆。保护管埋深应≥0.7m。直埋电缆保护管引进电缆沟、人井时,管口应加以封堵,以防渗水。

(五)、敷设电缆

首先应将直埋用的电缆沟铲平夯实,再铺一层厚度不小于100mm的砂层或软土。当所需敷设电缆都放进沟时,应将其整理整齐,不宜相互交叉重迭,以便电缆的散热,在中间接头处和终端处应留有余量,电缆整理好后,应立即进行中间电缆头和终端头的连接,并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 15 -

(六)、缆沟回填

电缆覆盖时,上部先铺150mm厚的砂层或软土层,并加盖保护盖板,并盖砖加以保护,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经隐蔽验收后,可以向电缆沟内回填土,并分层夯实。 (七)、标志设立

在回填土时,应在电缆沟的下列位置设置电缆标志桩或方位标志。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处。当设置有人孔井,也应设置标志桩,标志桩应埋设在电缆沟中心,为预制砼结构,并且在标志桩上注明编号。

五、 路面、道牙石施工

(一)灰土垫层施工:

1、施工程序:铺土→铺灰→拌和与洒水→碾压→初期养护 2、要求石灰剂量30%,即石灰:土=3:7;

3、石灰土的压实度是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石灰土必须加强压实。 (二)砼垫层施工:

按设计材料比例、配制、浇注、震捣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即时开始养护。养护期通常为7天左右。

(三)面层施工:

本工程主要为透水砖、花岗岩、卵石、青石板面层。用浆铺法铺筑。用厚度为1.5-2.5cm的湿性结合材料,垫在路面面层混凝土垫层上面或路面基层上面或路面基层上面作为结合层,然后在其上砌筑面层。

在完成的路面基层上,重新定点、放线,每10m为一施工路段,根据设计标高、路面宽度定放边桩、中桩,打好边线、中线。设置整体现浇路面边线处的施工挡板,确定砌块路面的砌块列数及拼装材料方式。

1、根据设计图纸,路面及广场的铺筑应从基准点开始,并应以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规定的图案铺筑。

2、铺筑时,不得站在垫层上作业,可在刚铺筑的面砖上,垫上一块0.3㎡的木板,站在木板上铺筑。

3、路面砖的接缝宽度应为3±1㎜的要求。铺筑到路边应产生不大于20㎜的缝隙时,可适当调整路面砖之间的接缝宽度来弥补,不宜使用水泥砂浆填补。

4、需用细石混凝土填补的地方,应在当日规定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填补的细石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