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f6b1f9ee06eff9aef807fb

长治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其严谨性和规范性,根据学院相关文件要求,特制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 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1. 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2. 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等,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小括号注明原文。

3. 论文中的图和附表应有对应的图题、表题及编号。

(1) 图:由“图”和从 1 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 1 ”等。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 1 ”。图应有图题,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居中的位置;

(2) 表:由“表”和从 1 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 1 ” 、“表 2 ”等。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 1 ”。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3) 公式: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式( 2-13 )”、“式( 4-5 )”,其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 + 、 - 、 * 、 / 、≤≥等)转行。

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8.表格和插图

论文中的表格应有表头(含表序和表名),表头置于表格正上方居中位置,且依序连续编号,标注形式为:表1、表2、表3...。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文末不用标点符号。表头及表格内的文本字号比正文字号小一号,表头加粗。

论文中的图应有图题(含图序和图名),图题位于图正下方居中位置,且应依序连续编号,编号格式为:图1、图2、图3...。图题的字号比正文字号小一号,并加粗。

]

4. 论文的文档格式

(1)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 (2) 目录:三号黑体;

一、( 章的标题 ) XXXX ……………………………………………………………… 1 (一)( 条的标题 ) XXXX……………………………………………………………… 2 1、( 款的标题 ) XXXX…………………………………………………………………3 或

1 ( 章的标题 ) XXXX…………………………… …………………………………… 1

1. 1 ( 条的标题 ) XXXX ……………………………………………………………… 2 1.1.1 ( 款的标题 ) XXXX…………………………………………………………… 3 (3) 中文摘要:小三号黑体,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英文摘要:小三号,摘要内容:四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单倍行距;

(4) 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小四号宋体;

(5) 正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 0.5 行。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四号黑体;

(6)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 20 磅 ; (7)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行距 16 磅 。

5. 论文原则上用WORD97以上版本打印输出。纸张一律用 A4(210 mm × 297 mm) 大小的白纸单面打印并装订(左装订)成册。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页面的上边距和左边距侧(订口)分别留边 30 mm ,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 25 mm 。

二、 各部分规范的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应包括论文封面、目录、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引言、论文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 论文封面

论文封面采用规定的封面样式,用纸为120克蓝色书皮纸。封面内容均须打印,论文题目、姓名、院(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等为四号宋体加粗,日期为小四号宋体。

2. 题目

题目是反映论文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组合。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要求如下:

(1) 题目准确得体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丽不实的词藻。

(2) 题目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题目一般不宜超过 20 字,并尽量不设副标题。

(3) 题目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4) 题目应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 3.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明归纳,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用语要规范,一般不用公式和非规范符号术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一般在 200-300 字。

论文应附有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以便于进行国际交流。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应明确、简练,其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一般不宜超过 250 个实词。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主题和自由词: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

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列出 3 ~ 5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还应列出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关键词间以分号间隔。

5. 目录

目录页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章、节、参考文献、附录等序号。

6. 引言(或前言)

引言又叫前言,其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言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范围和背景;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等。

7.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的撰写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正文应达到观点正确,结构完整、合乎逻辑、符合学术规范,无重大疏漏或明显的片面性。其他具体要求有:

(1) 主题的要求

A. 主题有新意,有科学研究或实际应用价值;

B. 主题集中,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凡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应涉及,不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

C. 主题鲜明,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结论部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题。

(2) 结构的要求

A. 不同内容的正文,应灵活处理,采用合适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料。 章、节、小节等分别以“一”、“(一)”、“ 1 . ”、“( 1 )” 或“ 1 ”、“ 1.1 ”、“ 1.1.1 ”、“ 1. 1.1.1 ” 、“1.1.1.2”等数字以树层次格式依次标出。

B. 正文写作时要注意抓住基本观点。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均不应出现技术性的错误;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不弄虚作假。

8.结论和建议

结论即结束语、结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反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主要包含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或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尚待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研究设想和改进建议。

9. 参考文献

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个别专业的外,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按照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顺序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可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各专业应统一著录格式 。建议按照本学科通行惯例 制定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也可参考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 — 2005”或参照下面格式。

著录格式: (1). 著作图书:

[序号]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2)学术刊物:

[序号] 作者姓名.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3)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中的析出文献书写格式:

[序号] 析出文献著者.题(篇)名.见(英文用In):原文献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论文.年 (5)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专利号.年 (6)报纸文章、资料:

[序号] 作者姓名.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网络文献:

[序号] 作者姓名(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域名、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注:文献中的作者数量低于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其后加“等”字即可;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10. 附录

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为了体现整篇论文的完整性,写入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论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炼性,这些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但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1 ) 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 2 )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

( 3 )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 4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一”、“图二”;“表一”、“表二”;“式(一)”、“式(二)”;“文献 [ 一 ] ”、“文献 [ 二 ] ”等。

11.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