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7eca6c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8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

赛迪顾问开发区研究中心分享

前言 一、研究目的

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明确将包含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分布特点、发展关键要素,分析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二、主要结论

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

2、已批准设立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省市已达到21个,主要分布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有9家基地,长三角地区有6家基地,分别占东部沿海基地总数的53%与35%。

3、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1)区域不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凸显,东部沿海地区仍将是发展的重心,与中西部差距将持续拉大;(2)地域分工更加明显,研发要素将进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制造环节加速向江苏、山东集聚;(3)热点区域将不断涌现。深圳、武汉、长沙快速发展,太原、厦门、兰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将成为新兴热点。 图1 2010年生物医药产业地图

| 收藏

第一章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一、已形成东部沿海集聚发展的总体分布格局 图2 201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产值

从2010年中国各省生物医药产值分布图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

为统一评价各重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根据生物医药发展的关键要素,赛迪顾问选取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国际交流等四项指标进行评价。 图3中国主要区域生物医药关键要素评价结果

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人力资源储备最强,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教育资源。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形成了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评分最高。长三角地区拥有最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成熟,市场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医药流通体系发达,毗邻港澳,对外辐射能力强,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中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各自发展特色。成渝经济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活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以长春市为核心的长吉图地区是亚洲规模较大的疫苗生产基地;长株潭地区拥有长沙高新区、浏阳生物医药园等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武汉城市群聚集了各类研发机构及知名企业300余家,已形成支撑创新、产业化发展,较为完善的平台和环境。 二、重点区域 1、环渤海区域

图4环渤海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北京市是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的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以生命所、芯片中心和蛋白质组中心为主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天津市以出口为导向,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转化基地;山东省、河北省是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制造业的重要省份,均具有良好的传统医药产业基础。其中,山东省行业产值、利税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 2、长三角区域

图5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