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61a019650e52ea5518982d

如2000年全国铁矿石原矿产量2.4亿吨,进口铁矿石6997万吨,2003年我国全年进口铁矿石14812万吨,同比增长32.87%。由于进口铁矿石的大幅增长,我国炼铁生产依靠进口矿的比重上升到47.23%,比上年提高5.11个百分点。加入WTO后,国外有大量的铁矿石和废钢资源可补充国内所需,炼钢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有利于我国钢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另外,加入WTO后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市场扩大铁合金和钢丝绳的出口。我国是世界铁合金第二出口大国,主要出口的硅铁、钼铁和硅锰合金为冶金初级产品,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大出口量,使得这种具有劳动密集性特点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同时,金属制品中钢丝绳出口具有优势,目前国内主要钢丝绳生产企业如法尔胜、新华股份、宁夏恒力等企业,其主体生产设备为国外引进,产品质量较好,国际市场的开放可促进该产品出口。

2.可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入WTO后,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减弱,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现有落后工艺、落后设备的淘汰和有生存价值生产工艺的改造,这无疑会促进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改造速度的加快,有利于钢铁企业的科技进步。同时,为加强和国外钢铁企业的竞争力,促使我国钢铁企业通过组织结构和存量资产的调整,实现钢铁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提高我国钢铁

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3.有利于钢铁企业降低成本、转变经营模式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钢材市场价格将趋于一致。有数据统计,目前世界钢产量己达10亿吨,需求仅为8亿吨。世界性的钢材显然过剩,加之世界钢铁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钢铁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另外,加入WTO后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将与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紧密联系,这对转变行业和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意识,加快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钢铁企业对策思路

1.进一步完善钢铁区域布局的调整。未来我国钢铁工业的空间布局应向利用进口矿石等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集聚,向市场容量扩张迅速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目前,可以考虑在用钢量大、运输条件便利的华南地区新建千万吨级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华北、东北等严重缺水地区,不宜新建钢铁企业,也不宜大规模扩张产能;处于大城市及?两控区?内的钢铁企业,应控制生产规模,并创造条件逐步缩减生产能力。

2.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加强行业重大共性技术创新,为结构调整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从目前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看,这些共性技术,一是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如洁净

钢生产工艺技术、低温轧制技术和钢铁生产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技术等。二是新一代钢铁材料,如高强深冲钢板、细晶粒钢材、高氮不锈钢等。三是重大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研究,如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高效电炉设备等。四是钢铁工业的前沿工艺技术,如熔融还原炼铁工艺技术、薄板坯连铸技术等。五是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与实施。目前,我国钢铁产品标准中80%以上需修订并与国际接轨。产业技术标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事业,需要必要的财政投入。

3.积极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实现集约化生产。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组织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跨省市和地区联合重组障碍重重。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在财税体制上进行制度创新,处理好兼并企业所在地与被兼并企业所在地的财税利益关系。在政策设计上,对于被兼并企业所纳税收中属于地方税收的部分,可以采用固定加递增分成的办法,协调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至于兼并重组所产生的富余人员的安臵费用,建议由中央政府从被兼并企业所纳中央税中予以解决,不足部分,由兼并企业解决。

4.多管齐下,化解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风险。从近期看,一是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尽快落实取消对钢坯、钢锭出口退税措施,减弱出口扩张冲动,减少国内原材料、能源消耗和运输的压力。二是要加强铁矿石进口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提高矿石自动进口许可制度的准入门

槛,防止各自为政的盲目进口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要拓宽进口来源。从长期看,国内钢铁企业与国外矿石供应商应建立长期性战略伙伴关系。具备条件的企业,应该积极走出去,加大境外办矿力度,以控制风险,降低成本。 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颁布

面对钢铁工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钢铁企业怎么办?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并公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共九章四十条,《政策》明确了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政策目标、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产业技术政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投资管理、原材料政策、钢材节约使用及对行业协会、咨询、设计、施工单位等的政策和要求,是建国以来我国钢铁工业50多年生产实践和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国钢铁工业有史以来最为完整系统的产业政策,是一部指导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政策》重点谈了以下十大问题

第一,合理调控钢铁工业生产规模,根据资源、能源和环保状况,钢铁生产应控制在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钢铁大国和钢铁强国。

《政策》指出,我国钢铁工业在满足内需的同时,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