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企业投融资决策及重组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8企业投融资决策及重组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0e14daa58da0116c174924

抵押或较高利率的前提下才同意增加贷款。 4.经营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如果企业的经营者不愿让企业的控制权旁落他人,则可能尽量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来增加资本,而不发行新股增资。

5.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较差,则可以主要通过留存收益来补充资本;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越强,越会更多地进行外部融资,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债权资本。

6.税收政策的影响分析 通常企业所得税税率越高,借款举债的好处越大。税收政策对企业债权资本的安排产生一种刺激作用。

7.资本结构的行业差别分析 (二)定量方法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即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使其预期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同时使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例题?单选题】最佳资本结构是指( )。 A.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B.企业目标资本结构

C.加权平均或综合资本成本最高的目标资本结构

D.加权平均或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解析:D

1.资本成本比较法

资本成本比较法是指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测算可供选择的不同资本结构或筹资组合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 2.每股利润分析法

每股利润分析法是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测算公式如下:

当企业的实际EBIT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处的息税前利润时,利用报酬固定型筹资方式筹资较为有利。反之则相反。报酬固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负债和优先股股利,报酬不固定的就是发型普通股股票。

【例题1?多选题】利用每股利润分析法计算某公司普通股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处的息税前利润为60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盈利能力EBIT大于60000元时,利用负债筹资较为有利。 B.当盈利能力EBIT小于60000元时,利用负债筹资较为有利。 C.当盈利能力EBIT大于60000元时,利用普通股筹资为宜。 D.当盈利能力EBIT小于60000元时,利用普通股筹资为宜。 E.当盈利能力EBIT小于60000元时,利用银行借款筹资为宜 解析:AD

【例题2?案例题】(2005年试题)某公司因生产发展需要再筹资50万元。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1)增发25000股普通股,每股发行价为20元;(2)发行债券50万元,债券年利率10%。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目标为40万元,所得税率为33%,该公司筹资后的利润状况见下表:

项目 增发普通股 发行债券

预计息税前利润 减:利息 税前利润

减:所得税(33%) 税后利润

普通股股数 400 000 10 000 90 000 128 700 261 300

45 000股 400 000 60 000 340 000 112 200 227 800 20 000股

(1)该公司发行债券的每股利润与增发普通股的每股利润相差( )元。(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A.3.6 B.4.4 C.5.1 D.5.6

解析:D。发行债券的每股利润227 800/20 000=11.4元;增发普通股的每股利润261 300/45 000=5.8元,相差11.4-5.8=5.6元

(2)发行债券与增发普通股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处的息税前利润为( )元。 A.90 000 B.100 000 C.200 000 D.250 000 解析:B

五、公司上市筹资 (一)公司上市动机

1.可获取巨大股权融资的平台 2.提高股权流动性。

3.提高公司的并购活动能力。 4.丰富员工激励机制。 5.提高公司估值水平。 6.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7.如境外上市,可满足公司对不同外汇资金的需求,提升公司国际形象和信誉,增加国际商业机会。

(二)公司上市方式

公司上市方式有自主上市和买壳上市两种。

自主上市是指企业依法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或依法新组建起股份有限公司后,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股票,从而成为上市公司的上市模式。 自主上市的好处: 1.改制和上市重组过程,能够使公司获得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平台,并能够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明确业务发展方向,为公司日后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改制、建制、上市重组通常发生在企业内部或关联企业,整合起来相对容易。 3.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环节会筹集到大量资金,并获得大量的溢价收入。 4.上市过程不存在大量现金流支出,因为不存在购买其他企业股权的行为。 5.大股东的控股比例通常较高,容易实现绝对控股。 自主上市的不利之处:

1.改制、建制、上市重组、待批、辅导等过程繁杂,需要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2.自主上市门槛较高。 3.整个公司的保密性差。

所谓的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利用反向收购方式注入自己的相关资产,最后通过合法的公司变更手续,使非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

与直接上市相比,买“壳”上市的好处表现在: 1.速度快。

2.不需经过改制、待批、辅导等过程,程序相对简单。 3.保密性好于直接上市。 4.有巨大的广告效应。

5.借亏损公司的“壳”可合理避税。

6.可作为战略转移或扩张(产业转型、产业扩张)的实施途径。 买“壳”上市的不利之处表现在:

1.整合难度大,特别是人事整合和文化整合。 2.不能同时实现筹资功能。 3.通常有大量现金流流出。

4.由于实施绝对控股难度大,成本高,入主后通常只能达到相对控股。 5.可能面临“反收购”等一些变数。

【例题?多选题】与直接上市比,买壳上市的好处是( )。 A.筹集更多的权益资金 B.能获得绝对控制权 C.速度快

D.借亏损公司的“壳”可合理避税

E.可作为战略转移或扩张(产业转型、产业扩张)的实施途径 解析:CDE

(三)公司上市地的选择

公司可选择在境内上市,也可选择在境外上市。境外上市的好处体现在: 1.有利于打造国际化公司。

2.有利于改善公司经营机制和公司治理。 3.有利于实施股票期权。

4.上市核准过程透明,上市与否、时间安排清楚。

5.融资额大,没有相应再融资约束。 6.能够筹集外币。 第二节 投资决策

一、现金流量的内容及估算 (一)现金流量的定义

投资中的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由投资引起各项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现金净流量的统称。通常按项目期间,将现金流量分为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 1.初始现金流量

初始现金流量是指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 (1)固定资产投资; (2)流动资产投资; (3)其他投资费用;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2.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一般按年度进行计算。

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折旧)+折旧 每年净现金流量(NCF)=净利+折旧 3.终结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 (1)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2)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 (3)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例题1?多选题】投资决策中初始现金流量包括( ) A.固定资产上的投资 B.流动资产上的投资

C.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D.营业现金收入 E.其它投资费用 解析:ABCE

【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项目现金流出量内容的是( )。 A.固定资产投资 B.折旧与摊销 C.无形资产投资 D.新增经营成本 解析:B

折旧与摊销没有实际现金的流出,所以不属于现金流量的内容。

【例题3?单选题】计算营业现金流量时,每年净现金流量可按下列公式中的( )来计算。 A.NCF=净利+折旧+所得税 B. NCF=净利+折旧-所得税

C.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

D.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解析: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