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合建站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加油加气合建站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96137427284b73f24250cd

性与油的性质有关,低粘度的油比高粘度的油渗透快,向下渗透量是溢油量和含水层的可渗透性及水力梯度的函数。垂直方向的渗透是由于重力作用,而水平方向的渗透是由于毛细管的作用。在高渗透层中主要是垂直方向渗透,而在低渗透层中毛细作用是主要迁移作用。

在含水层中溶解油的迁移与水文地质密切相关。溶解油本身不会流至地下水表面,而是通过溶解在垂直渗入的雨水而带入含水层。含水层中的溶解油随地下水流动。

当溢油发生在水源井的影响范围内时,油污染的涡流在井中会被周围来的水稀释,形成有限补给带,凡在补给带内的渗漏含油污水都有可能进入水源地而污染地下水。

如溢油进入排水管网,而隔油设施失效,将对长江水质带来污染。

本加油加气站用地内无断层,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岩层稳定,地下水较贫乏。周围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均以自来水作为水源,附近没有饮用水源井。因此,既使发生油品泄漏事故其风险也在可接受范围,但要防止溢油直接进入排水管网。 5.5 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 5.5.1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分析

化工企业事故单元所造成的不同程度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对策见表5-10。

表5-10 不同程度事故发生的概率与对策措施

事 故 名 称 管道、输送泵、槽车等损坏小型泄漏事故 管线、储罐、反应釜等破裂泄漏事故 管线、阀门、储罐等严重泄漏事故 储罐等出现重大爆炸、爆裂事故 重大自然灾害引起事故 发生概率(次/年) 10-1 10-2 10-3 10-4 10-5~10-6 发生频率 可能发生 偶尔发生 偶尔发生 极少发生 很难发生 对策反应 必须采取措施 需要采取措施 采取对策 关心和防范 注意关心 可见,管线、阀门、储罐等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为10-3级及以下。

据统计,国内储罐的重大爆炸、爆裂事故概率在0.5×10-4~1×10-4。**加油站储油罐区全部地埋,管理规范、设有火灾报警监控系统和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抗事故风险能力较高。因此,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确定为5×10-5。 5.5.2 风险值计算

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定义为:

?事故数??后果??后果?风险值???危害程度???概率??时间单位时间每次事故??????根据《化工、石化及医药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试用版)》(国家环境保护

- 29 -

总局监督管理司编)资料,在工业和其他活动中,各种风险水平的可接受程度见表5-11。

表5-11 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

风险值(死亡/a) 10-3数量级 10-4数量级 10-5数量级 10-6数量级 10-7~10-8数量级 危险性 操作危险性特别高 操作危险性中等 与游泳事故和煤气中毒 事故属同一量级 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风险 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 可接受程度 不可接受,应立即采取对策以减少危险 不需人们共同采取对策,但要投资 及排除产生损失的主要原因 人们对此关心,愿采取措施预防 人们并不关心这类事故发生 没有人愿为这种事故投资加以预防 据全国化工行业统计,可接受的事故风险率为4.0×10-4。

事故风险度取决于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发生的后果性(以死亡区域为评价指标)。就**加油站储油罐而言,发生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概率为5×10-5,经预测,发生火灾后产生的CO、NOx影响浓度仅仅造成局部空气污染,不会造成人生伤害,并且该加油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设计,符合《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并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正常情况下火灾爆炸事故环境风险值在可接受范围。

- 30 -

6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为区别于安全评价,本环境风险评价重点评价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对于与安全评价范畴的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做简要概述。 6.1风险事故预防措施

6.1.1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从对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加油站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加油站安全,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重视夏季安全管理

夏季是各类事故的多发季节,应针对夏季天气炎热、事故苗头多的特点,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调整好人员作息时间,保证作业人员精力充沛、作业规范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事故活动,使加油站各项活动正常运行。同时,还应根据夏季雷雨天气多的特点,搞好预防预查,防止雷电引起的油气爆炸、电气火灾、电子电气仪表失灵以及人身遭受伤害等事故,防止暴风雨引起加油站设备遭水淹、设施遭破坏。 (2)加强人员安全教育、科学管理

**加油站已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加油站是面向社会的营业性场所,因此在事故预防中,既要注重加油站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防火防爆知识,同时还应该注重加油站其他人员的安全,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加油站流动人员的管理。在有条件的加油站应该实行IC 卡加油,尽量减少一次加油过程中参与人员的数量,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时人员的伤亡损失。

在扩建加气站期间,加强对进入加油站施工的民工管理,严格遵守加油站安全管理规定。

(3)从严控制火源

加油站的着火源非常复杂,既有外来火源,又有因电器、静电、金属碰撞火花等产生的内在着火源。火源控制不严是引起加油站火灾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认真吸取教训,严加控制,严禁一切外来火源进入加油站防火禁区,同时在加油站站区内应防止金属撞击产生火星,防止静电、雷电和杂散电流引起火灾爆炸,防止电器设备发生故障产生点火源,杜绝一切违章作业。 (4)加强装卸油作业管理

在装卸油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操作,严格检查汽车油罐车,防止因装油设备不符合规范、设备失修、冒油泄漏、静电放电和人的违章操作造成的汽车油

- 31 -

罐车火灾。在作业过程中,应按照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控制加油枪的流速,严格操作规程和注意随时可能出现的隐患,掌握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办法和抢救措施。 (5)有效防止油气的产生和聚集

油品起火爆炸,存在浓度合适的油气混合气是基本条件之一。控制油气的产生和聚集,应该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在平时应该将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好,做到不渗不漏,检修设备时不要将油品洒到地面,并及时把设备内放出的油品妥善处理,缩短油品在危险场所内的存放时间; 二是为了防止油品蒸发降低油气浓度,在装卸油过程中应采用先进完善的油气回收系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油气排放,尽量减小油蒸气的存在范围;

三是应该采取科学布局,根据加油站各场所的特点采取通风、惰化等多种方式减少油气积聚,控制油气浓度,使之达不到油气燃烧爆炸的浓度;

四是加强油气浓度的检测,在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明火或其它危险作业前,进行严格的油气浓度检测,确认油气浓度在作业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方可进入或进行作业。 (6)经现场踏勘,该加油站南侧距加油机约12m,有一汽车修理厂,目前待拆迁。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中5.0.1条,加油加气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规定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但是由于前期加油站前212国道施工,经协商,该汽车修理厂将面向加油站围墙打开作为厂大门,已不符合规范要求,如该汽车修理厂在扩建加气站完工后仍未拆迁,应封闭该厂大门。 6.1.2 加油站跑冒油事故预防措施

(1)加油作业时要巡查管线,出现漏油情况及时处理,作业人员在值班期间,绝不允许擅离职守,并不得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其他事情。

(2)装油容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高度之内,装油过满会使油料在容器内因温度升高膨胀而从容器口冒出。

(3)维修油罐、阀门、管线及其附件时,修理人员要与有关人员密切联系。离开现场或暂时停止修理时,应将拆开的管道用堵头堵住,并将修理情况向有关人员交待清楚。修理结束应经技术人员或值班员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4)油罐输油前后,都应对油罐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尤其是进出油管线上的阀门,油罐呼吸阀、计量口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 6.1.3 加气站预防措施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