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合建站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加油加气合建站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96137427284b73f24250cd

1 总论 1.1 专题由来

对于加油加气合建站而言,环境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大多与汽车加油、加气工序、油品收发、管道输送、储存等过程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风险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科学的风险防范意识应无处不在。可通过科学的分析评价和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将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使风险度达到可接受水平。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等文件的精神和**市环境保护局的具体要求,**有限公司委托**公司承担《**加油站扩建加气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该报告表包含“**加油站扩建加气系统工程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我院按照国家最新的风险防范和排查要求,开展环境风险评价专题工作,明确风险影响范围、程度,提高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力争使评价内容更趋完善。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 (9)《国家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

(10)《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11)《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安全[2002]327号)》;

(12)《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第677号);

- 1 -

(13)《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14)《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 (15)《**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规定》(渝规审发[2006]13号; (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7)《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18)《常用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9)《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 (20)《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716);

(2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交运发[1993]1382号); (22)《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环发[1999]296号); (23)《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24)《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56-2002(2006年版); (25)《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SY/T 0092-1998)。 1.3 评价目的

扩建加气系统工程和原有加油站在防火、防爆、防泄漏等方面有行业特殊要求,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重大危险源,具有一定潜在的事故隐患和环境风险。

风险评价的目的旨在通过风险度的分析,对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区别于安全评价的主要条件之一是: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着眼点是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而安全评价着眼于设备安全性事故后暴露范围内的人员与财产损害,通常设备燃爆安全性事故的范围限于厂界内。

本专题评价将找出主要危险环节,认识危险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减缓措施,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1.4 风险评价重点

本专题评价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等要求开展工作。

①建设项目选址环境敏感性调查。

②分析项目所涉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毒理指标和危险性等。

- 2 -

③针对项目重点识别、筛选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并确定其源项,预测该事故泄漏的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后果,评价其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

④针对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范围及程度,提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减缓措施。 1.5 评价标准

1.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无非甲烷总烃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以色列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非甲烷总烃:一次值2.0mg/m3。 CO:1小时平均值10.0mg/m3。 NO2:1小时平均值0.24mg/m3。 H2S:1小时平均值0.01mg/m3。

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渝府发[1998]89号文规定,长江主城区段属Ⅲ类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石油类:0.05mg/L。 1.5.3 车间卫生标准

车间卫生标准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标准。 溶剂汽油: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30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450mg/m3。

3H2S:最高容许浓度10mg/m。

1.6 评价对象、等级及范围

本环境风险评价对象为加油、加气站区内各装置、输气管线,根据储存临界量,确定出评价等级为一级。

环境空气:以储油罐区为原点,周围5km作为评价范围。 地表水:主要考虑油品泄漏对水系和土壤影响。 1.7 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区域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未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和矿藏资源。

环境空气:以评价区域内的居住点、企业等为主要保护目标。

地表水:加油站区土壤、水系为保护目标。

- 3 -

主要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点位置分布见表1-1,位置参见图1.1、图1.2。

人口集中居住区:据调查,**加油站位于**规划的仓储物流园区,周围5km范围内包括**街道、**街道、**街道,总人口约为11万人;5km范围内还包括**集团下属企业、**建材市场、**工业园区、拟建**钢材市场,拟建**中药材交易市场等大量企事业单位,

社会关注区:据调查,加油站周围5km范围内有医院、学校、**区委、区政府等社会关注目标。

加油站周围5km范围内人口、学校等分布见图1.1。

表1-1 主要保护目标及敏感点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保护目标 **街道、**街道、**街道 拟建**钢材市场 **钢材市场 汽车修理厂 拆迁安置房 **美苑 **花园 小区 拟建**中药材交易市场 **有限公司办公大楼 **中 **实验小学 **职业中学 **中 **人民医院 **区委区府 环境情况说明 共约11万人 方 位 与加油站最小的距离(m) 1—5km范围 约100m 约50m 厂界围墙紧邻加油站,距离加油机12m 约300m 约200m 约230m 约50m 约7m 1.6km 3.2km 2.4km 4.3km 3.6km 4.4km 位于加油站 东侧 位于加油站 预计100人 东北侧 位于加油站 约100人 东南侧 约20人,目前已准位于加油站 备拆迁。 南侧 位于加油站 居民约5000人 北侧 约1000户住宅小位于加油站 区,3千余人 南侧 约300户住宅小区, 位于加油站西900余人 南侧 位于加油站 预计200人 西侧 位于加油站 约60人 北侧 是**市重点中学位于加油站 (高完中),目前在北侧 校生近5000余人。 学生1600名左右,位于加油站北在册教职工82人, 侧 全校师生员工约位于加油站 1100人 北侧 **市首批示范初位于加油站 中,教职工200人,北侧 在校生2000人。 位于加油 约200人 站北侧 位于加油站 约300人 北侧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