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读书笔记最新纠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读书笔记最新纠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941051be1e650e52ea99a2

第一章 心理卫生概述

一、

心理、卫生与心理卫生

(一) 心理也称心理活动,心理现象。

心理包括: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1、 心理状态: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

方向性、能动性。如生理唤醒、意识、潜意识、定势、注意等心理现象。 2、 心理过程:对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行为活动的概括,反映了个体心理的

历程性、动力性、简单说是知情意,认知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心理活动。 3、 个性心理:

① 个性倾向: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② 个体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它反映了个体心理的稳定性、独特性、完整性及动力方向性

(二) 卫生:一般上是指保卫生命、维护生机,包括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 (三) 心理卫生

1、 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2、 指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 3、 指一种事业、活动或服务工作。

二、

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一) 自我意识良好

核心是自知和自爱

自知:对自己的客观、清楚的认识与评价 自爱:即自尊、自信、自制和自强

自知是自爱的基础。实现自知和自爱要注意: 1、 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能力,又不作为唯一的尺度; 2、 扩大生活领域,丰富生活经验; 3、 检查自己,不求完美;

4、 调整现实我和理念我的差距,保证身心健康。

(二) 社会功能良好

即社会适应自如

1 / 76

(三) 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点对人际关系很重要: 1、 真诚的鼓励和赞美; 2、 团结的愿望和善意的批评; 3、 尊重人不强加于人。

(四) 积极劳动实践

劳动不仅可以促进个体发展,使人摆脱过分关注自己和消除不必要的忧虑,还能使人不断保持与现实的联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三、

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一) 心理卫生思想的产生

1、 国外的心理卫生思想:

古希腊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学说

柏拉图认为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决定因素是理性、精神及维持生命的食欲能力或性爱的相互协调一致。人的性格方面的差异反映出人们在人格健康方面的个别差异。关于人精神失常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因素造成的,心理因素和神学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

2、 古代中国的心理卫生思想

管子提出养心四法,把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此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养心之术。养心的具体方法:正静、平正、守一。 孔子充分认识到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卫生的任务有所不同。 老子养心健神 荀子修身养性。

(二) 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1、 古代西方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① 强调生理、遗传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② 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 ③ 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在心理卫生中的作用;

④ 认识到正常的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心理保健意义。 2、 中国心理卫生思想的主要特点

① 整体恒动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理论基础;

2 / 76

② 提倡养心之道与健身之术是中国古代心理卫生思想的精髓; ③ 关于情绪与疾病产生、治疗的关系的思想极为丰富;

四、

心理卫生运动

(一) 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概况

兴起的两个观点: ① 法国比奈开始;

② 20C美国开始,比尔斯写了《自觉之心》,并于1908年5月成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心理

卫生组织“康奈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

(二) 中国心理卫生运动概况

1917年北大哲学系首先开设心理学课, 1920年北师大筹建心理学系, 1921年8月中华心理学会成立,

1936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成立,

1985年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文革之后重新成立,各地心理协会,各种心理杂志也相继问世。

五、

心理卫生的意义

(1) 心理卫生的健康意义

1、 心理卫生对预防心理疾病有巨大的作用

① 心理卫生指导帮助人正确应对或努力减轻心理与社会的不良刺激、帮助人提高社

会适应能力,这对防止种类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② 心理卫生可以帮助人及时解决各种适应性与发展性问题及个别心理障碍,提高人

的心理健康水平;

③ 心理卫生还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预防、诊治等方面提供一些有效、直

接的帮助。

2、 心理卫生对预防躯体疾病具有间接的作用

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它见于医疗临床各科,致病因素主要是心理应激、个性心理特征,通过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等心理因素影响身体机能,从而生病。而心身疾病主要是由不良的思想认知与生活习惯造成,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对其的消除会有重大的作用。

(2) 学校心理卫生的教育与发展的意义

3 / 76

1、 心理素质的培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心理卫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特殊作用。

首先,学校心理卫生提供了健康或健全心理素质的内涵或标准,即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确定了方向与具体内容,也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方面提供了正确原则,从而使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各项活动均能取得成效。

其次,作为学校心理卫生工作重要形式的学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的知识讲座,可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与把握人的心理全貌,清楚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与内容,学会掌握一些心理学方法,在发展自己的心理素质方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 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生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现代学校生活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严峻的,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十分必要: ①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② 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增加了中小学生心理的消极、不利影响。

第二章

一、健康概念

包括生理 心理健康 适应社会三方面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来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两人十分重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

1、 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 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 生活理想切合中实际;

4、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智谋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

4 /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