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51e54ca680203d8cf2f2439

这些匪徒也就是依靠自然天险而独霸山头,并趁机下山烧杀抢掠,祸害人民,小分队也就为了剿匪而爬上了老爷岭,进而演绎了一部优秀的英雄传奇。而其中蘑菇老人和棒槌公公讲述的有关“灵芝姑娘”和“李鲤姑娘”的故事更是用童话的方式给奶头山和四方台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同时也表现了这场剿匪战斗的极其艰难,为小分队的出现营造了传奇的氛围。小分队的奇才奇能也在这险恶的环境衬托下更显神勇。正是奶头山的凶险,栾超家高超的攀爬技能才更让读者刮目相看;也是由于绝壁岩的陡峭,才显示出小分队勇闯三关道的果敢坚强。

2、情节的巧合之奇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设置巧合的情节是中国传奇小说的惯用手法。《水浒传》中情节的巧合俯拾即是:高俅本是个无赖,却在替主子给端王送礼物时因一脚好球而得到端王提拔当上殿帅府太尉;林冲因冲撞高俅被刺配沧州,路上两个公人正要害他,鲁智深在这紧急关头突然出现??情节设置的巧合使文章波澜起伏,悬念丛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传奇性,因而能够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

作为革命英雄传奇小说,《林海雪原》独具匠心的安排了许多巧合的情节,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使小分队的战术更为神奇,人物形象更为理想化,传奇化。具体看来,杨子荣和孙达得为了寻找那只白色破胶皮鞋留下的线索,在山林里钻了三天,干粮都吃完了,正当他们不知所措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地图上没有标记的小村子,并且在村子里的一个孩子的脚上看到了另一只胶皮鞋,通过孩子他们顺藤摸瓜找到了隐藏于此的匪徒小炉匠;刘勋苍在搜土匪时发现一处隐蔽的山洞,准备来个“树洞等土匪”,正当他打算放弃这个想法准备继续搜索时,刁占一就进入了他的视线;小分队原来并不知道许大马棒的藏身之处,更不了解奶头山的地形,可正巧少剑波等出外散步时遇到了蘑菇老人;杨子荣成功进入座山雕的匪穴,并取得了这个老匪的信任,刚刚荣任司宴官的他在百鸡宴准备就绪,战斗准备打响之际,可巧小炉匠突然出现在匪巢??“作品这种节外生枝、险象环生的故事处理方法,与民间说书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故事大起大落,情节大开大合,人

〕[3]物大忠大奸,情绪大悲大喜,把各种要素都推向极致,产生了引人入胜的魅力。”的确

如此,《林海雪原》的传奇性与它的情节设置是分不开的。此外,这种传奇性还在小分队

5

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上表现出来。小分队只有三十六个人,而他们面对的土匪却是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于己,可是他们却能轻而易举的取胜。在奶头山战斗中,只凭刘勋苍的七只冲锋枪便能占据洞内绝大部分阵地,而杨子荣更是十几名特等步枪射手便把几十名敌人阻击在十八台;威虎山战斗也是凭着杨子荣孤身深入虎穴大摆“百鸡宴”和小分队的二十分钟战斗就活捉了座山雕及其手下的几百名匪徒;在遭到马希山的顽匪伏击时,小分队也只是在剑波的指挥下以极小的代价摆脱了数百名敌人的围击。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战斗却描写如此真实,让人不能不感觉到这篇小说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3、理想人物的传奇塑造

传奇人物的是传奇小说的灵魂。一部优秀的传奇小说往往有一些传奇的人物在作品中亮相,他们大多身强力壮、有勇有谋、胆智超人,像《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兄弟、诸葛亮;《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等等。当代革命英雄传奇秉承了中国古典传奇小说的传统,又受到当时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影响,在人物塑造上朝着高大、完美的方向发展,使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的土壤,具有了很强的传奇色彩,如《铁道游击队》中的政委李正、王强,《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红日》中的沈振新、梁波等人,几乎没有任何缺陷,多次领导战士们创造了革命的传奇。

在《林海雪原》中,少剑波所领导的小分队就是一支像“梁山好汉”一样的英雄群体。其中,少剑波运筹帷幄的将帅之风和过人的智慧俨然是“及时雨”宋江和“智多星”吴用的完美结合体;“长腿”孙达得的速度之快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日行千里的“神行太保”戴宗;战斗英雄刘勋苍有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力气与气概;而战士高波则像极了“智勇双全”的浪子燕青;另外还有胆识过人的杨子荣和连土匪都惧怕的姜青山等英雄人物。这些具有传奇性的英雄往往以群体性英雄的整体形象出现,他们神出鬼没,联合作战,而每个人的特长又都是这个群体战斗的优势,也是这些英雄传奇性的体现。本文对这些传奇性的人物做一具体分析。

(1)、理想的青年指挥官—少剑波

十七年文学对党的指挥官的刻画要求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我们的作家为了要突出

6

地表现英雄人物的光辉品质,有意识地忽略他的一些不重要的缺点,使他在作品中成为群

][4]众所向往的理想主义者。”作者在作品中通常以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为基本的

叙事基调,着重表现了舍弃个体情感的英雄们对革命信念的坚守,敢于为革命理想献身。作为英雄中的英雄,党员中的杰出代表,首长型或者领导型人物总是表现的纯洁而且完美。他们不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还有高超的智慧和敏捷的思维判断力,能够准确判断敌情,并迅速的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这种理想化塑造人物的方法恰恰表现了这些领导人物的传奇色彩。

少剑波是这些优秀指挥官中的杰出代表。作品中的他英俊潇洒,智慧超群,深受领导的赏识和战士们的爱戴。他出色的指挥了一场场战斗,多数战役以少胜多,创造了战斗史上的传奇。如烟台智救被捕同志,林海雪原与土匪巧妙周旋,这无不显示了他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作为剿匪小分队的首长,生活上,他严于律几,对战士既关心疼爱,又严格要求。作战方面,他积极听取战士的意见,并能取长补短,制定出合理的行动计划。同时他还了解每个队员的优势,战斗中能够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避免了战争的大规模伤亡。

“对于他(指少剑波——笔者注)诸葛亮式的神机妙算,作者做了过分的夸张,在某种程度上离开了现实主义的土壤,显得矜持、不自然。读者只能佩服他,但不能使读者感到更亲切、更可爱。于是这个人物在和读者的感情交流上,形成了一段不小的距离”[5]我们不否认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予以革命的理想化了,作品中的他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甚至还被捧为“神人”。如少剑波在神河庙中与狡猾的老道论战,从他的谈话中发现破绽,从而精确的算准了老道的计谋,使他落入了我们的圈套,小分队也很容易的抓住了一搓毛;而在绥芬大甸子与马希山、侯殿坤等土匪周旋时,他广泛听取小分队的讨论意见,制定了“调虎离山焚巢计”、“毁巢切屁股”等计策,给匪徒以沉重打击等等,这的确有些夸张,但这种夸张恰好的表现了少剑波的神奇。

(2)、理想的打匪英雄——杨子荣

在《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无疑是小分队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更是本书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者从他发现那只破胶皮鞋并进行追踪侦察起就显示出他的细心、认真、

7

肯动脑筋和丰富的侦察经验。之所以说他是传奇性的打匪英雄,是因为他能熟练的以土匪的身份与敌人斗志斗勇,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从容镇定,丝毫不乱方寸,这主要表现在他智取威虎山的战斗中。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作者把他放在了最复杂、最危险、最紧张也是最关键的环境中,在尖锐激烈的冲突中着重表现了杨子荣的雄才大略,显示了他坚强的性格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尤其是“遇险敌,舌战小炉匠”一节,杨子荣的胆识得到充分的表现。当他取得座山雕的信任,战斗即将打响之前,小炉匠的突然到来将他置于最危险的境地。此时的杨子表面上镇定自然,内心却有些紧张和惊慌,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后暴露和同归于尽的准备,“先用舌战,实在最后不得已,我也可以和匪首们一块毁灭,凭我的杀法,杀他个天翻地覆,直到我的最后一口气。”[6]作者细致地把紧张的行动和人物的心理活动逼真的描写了出来,人物的大智大勇、有胆有识点染地真实可信而又动人心弦。正是他具有强烈的革命责任,他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冷静反思战胜了敌人。而且他的全部传奇色彩也在这场精彩的“舌战”中集中表现了出来。

作为革命英雄人物的杰出代表,杨子荣让读者从中看到了他在急剧多变的情势下随机应变的非凡智慧和气概。虽然表面上看是土匪装扮,但他的内心却是如此的坚定,即使和土匪生活在一起,他依然想着小分队,想着党和人民,甚至一点都不受土匪的影响。无论自己有多么大的功劳,他都无私的归功于他的战友和他所热爱的党:“没有咱们伟大的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翻天覆地的大革命,我老杨还是得给地主当雇工;没有这几年党培养我当侦察兵的本领,我老杨也不敢对付座山雕这个土匪精;没有二O三首长的英明计划和同志们大年三十上威虎山的英雄气魄,我老杨再开一百次百鸡宴,再当一百次司宴官,也不能把这群杀人不眨眼的匪骨头一网打净。”[7]这样的豪言壮语不正是杨子荣这个传奇英雄的精神写照吗?

(3)、理想的“白衣天使”——白茹

“她很漂亮,脸腮绯红,像月季花瓣。一对深深的酒窝随着那从不歇止的笑容闪闪跳动。一对美丽的大眼睛像能说话似的闪着快乐的光亮??”[8]她就是小分队中唯一的女兵白茹,小山子战斗的抢救模范,政治坚定,觉悟高,刚刚十八岁,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作为一名女性,她打破了当时姑娘身居闺宅的惯例,勇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