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套精选试卷合集】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35套精选试卷合集】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4b5cc60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7

D、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故错; 故选C.

【点评】在能源和资源匮乏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对于能源主要侧重能源的分类、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前景等;对于资源主要考查贮存、开采状况,以及资源的保护.

11.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A.A

相关说法 品红在水中扩散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 盐酸、硫酸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B.B

C.C

D.D

解释 分子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分子构成不同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间的间隔进行分析判断.

C、酸溶液显酸性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D、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水中扩散,故选项解释正确.

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C、盐酸、硫酸溶液显酸性是因为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A B C D A.A

硬水和软水 硝酸铵和尿素 黄金和黄铜

方法一 分别加入肥皂水 加碱研磨,闻气味 加入硫酸锌溶液

方法二

蒸干比较固体的多少 溶于水,观察是否吸热 在空气中加热

二氧化碳和氮气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所选择的区分方法,应该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硬水和软水的差别在于水中所含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数量的多少,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都是澄清的溶液,蒸干比较固体的多少,现象不明显,无法区分,故A很不符合题意;

B、尿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使用加水溶解测温度变化的方法可以区分;尿素加碱研磨,无气味;硝酸铵加碱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此方法可以区分,故B符合题意;

C、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和金都在锌的后面,加入硫酸锌溶液没有现象,使用滴加硫酸锌溶液的方法无法区分,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氮气,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都熄灭,无法区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选择的鉴别方法应该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常见物质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向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甲,升温到30℃溶液仍然饱和

D.将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C、据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D、据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分析解答.

【解答】解: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

×100%分析解答;

B、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物质饱和溶液的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7.5%,正确;

×100%可知:甲

C、20℃甲的溶解度是40g,即140g饱和溶液中甲的质量是40g,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则140g饱和溶液中加入20g甲,升温到30℃溶液恰好饱和,若饱和溶液的质量大于140g,则加入20g甲升温后不会饱和,故错误;

D、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即等质量的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相等,所以将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A B C D A.A

KCl(MnO2) NaNO3(Na2SO4) H2O(悬浮物) O2(水蒸气) B.B

C.C

除去杂质的方法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加水溶解、加过量硝酸钡溶液、过滤、蒸发 加活性炭、吸附、沉降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干燥(除水);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加水溶解后,Na2SO4能与过量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吸附悬浮物,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用NaCl、CaCl2、AlCl3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的AgCl,则它们所需AgNO3溶液的质量比是( )

A.1:1:1 B.1:2:3 C.6:3:2 D.117:222:267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Ag=AgCl↓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Ag+=AgCl↓,要想得到等质量的AgCl沉淀,则所消耗的AgNO3溶液中银离子的质量相同,所以所消耗的AgNO3溶液的质量相同,故用NaCl,CaCl2,AlCl3溶液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等质量氯化银沉淀,则它们所消耗的AgNO3溶液的质量比为1:1: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答该题时,利用了Cl的质量守恒定律.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40分)

16.枣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枣糕的主要成分是面粉,面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1) 糖类 ,该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2) 氧化 放出能量,为(3) 机体活动 和(4) 维持恒定体温 提供能量.

大枣在生长过程中要施加磷肥,磷肥可以增强植物(5) 抗旱抗寒 能力,磷矿粉就是一种常见磷肥,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6) Ca3(PO4)2 .

在烘焙蛋糕时,常用于发酵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7) NaHCO3 .该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8) CO2 气体,使面团内气体量增多,气压变(9) 大 ,于是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气室”,使蛋糕疏松多孔.

+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糖类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植物生长过程中磷肥的作用以及磷矿粉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根据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枣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枣糕的主要成分是面粉,面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糖类,该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大枣在生长过程中要施加磷肥,磷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磷矿粉就是一种常见磷肥,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a(3PO4)

2

;在烘焙蛋糕时,家庭常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为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该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可以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内气体量增多,气压变大,于是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气室”,使蛋糕疏松多孔. 故答案为:(1)糖类;(2)氧化;(3)机体活动;(4);(5)抗旱抗寒;(6)Ca3(PO4)2;(7)NaHCO3;(8)CO2;(9)大. 【点评】】生活处处是化学,培养化

17.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图1所示为利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电示意图.这些能源在涡轮机部分都转化为(1) 机械 能给发电机,最后转化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