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环境监测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48df175a417866fb84a8ea4

第一章 绪论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分支,是所有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的基础。 (1)环境基础科学:环境化学,大气化学,生物学 环境科学 (2)环境应用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医学

(3)环境社会科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

环境监测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基础和必要手段,常称它为环境科学的“眼睛” 一.环境监测

1.

环境

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中心事物——人

环境:体系之外与体系相联系的部分。——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是对中心事物而言的,我们说的环境是对人而言的。对我们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2.

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环境,在环境中积累,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对人体、动植物和物体产生不良影响。

人类诞生刚开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乱采乱捕。 封建社会发展农业、畜牧业,砍伐森造成水土流失。 十二世纪初,发明蒸汽机,煤化石的利用,煤烟污染。 十八世纪中叶,美国钻探石油成功,石油污染

石油作为燃料,不仅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燃烧方式,而且也使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十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城建和经建的发展,环污更严重 原子能,核爆炸,氟里昂,酸雨,温室效应等。 3.

环境污染特点 P4

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

1) 2)

环境污染的时间分布:年、季节、日变化。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环境污染的空间变化:污染物总是随空气和水流运动而扩散稀释的,而不同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又与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及污染物的性质有关,因此在不同地理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也不同。

3) 4)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有关

阀值:污染物的浓度在环境中积累到某个值时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环境是一个复杂体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从传统毒理学观点看,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1) (2) (3) (4)

单独作用:不和其他污染物发生作用,单独对人体产生危害 相加作用:两种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它们单独危害的加和。 相乘作用:两种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比他们各自危害的加和还大。SO2和颗粒物间;NOx与CO之间

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彼此抵消部分或

某一组分的危害,没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 SO2+H2SO4气溶胶;Cl2+HCl(氯化氢,低浓度时)

大部分。动物试验表明,当食物中有30mg/kg 甲基汞,同时又存在12。5 mg/kg硒Se时,有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5)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是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程度、法律等有关。

有些潜在危害(慢性)因素不易注意;直接感受到因素易受到重视。如河流被污染程度逐渐增大,人们往往不注意;而噪声、烟尘等引起的社会纠纷却很普遍。 4. 1) 2) 3) 5.

环境污染物的特点

污染物的含量少,浓度大。

污染物所存在的基体复杂,浓度变化大。

世界上已知的化学品有700万种之多,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已达10万种。 扩散性:不同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速度和程度不同。 环境监测

测量环境代表值,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 “监测”一词的含义可理解为监视、测定、监控等。

6.

环境监测的特点

1)“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高。 2)“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3)多学科性、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

二.

环境监测的目的 P1

1. 2. 3. 4. 5.

判断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不符合,追踪污染源

确定污染源的污染情况,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污染规律,为制定法规、标准、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依据 积累环境本底值

环境本底值:环境在没有污染前各物质的浓度 背景值:相对值,污染前的数据

三.

环境监测的分类 P2 1. 1)

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检测。 已知污染因素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检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量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质、噪声等) 2)

特定目的的监测

(1)事故性监测:确定污染程度,危及范围

(2)仲裁检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3)考核验证检测:人员业务考核,检测方法验证等。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性监测。 3) 研究性监测

确定污染物,哪来的,怎样扩善 2.

按监测对象分类

1) 2)

大气污染监测 水质污染监测

1

3) 4)

四.

环境监测的内容和范围

土壤污染监测 生物污染监测

环境监测的内容和范围是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 高度看:对流层?向平流层(O3的研究)?高空?星际 空间看:实验室研究?区域性研究?向全球性发展

我们的环境监测主要是在对流层,区域性的,对流层大气水体土壤. 五.

环境监测的研究对象

1. 2. 3. 4. 5. 6. 7.

六.

环境监测的研究方法

系。

1) 2) 3) 4) 5)

2 实验室研究

⑴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技术改进

(2)实验模拟研究:烟雾箱(Smoking chamber)实验 3 模式研究

用数学模式找到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七.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以及污染源监测方法等所制订的标准。

1. 1)

环境标准的分类和作用 P9 环境标准的分类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初步分为六类、两极。

(1)

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而对有害物质或因素在环境中的最大允许限量所作的规定。(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限量)

(2)

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

(3)

环保方法标准:在环保工作范围内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

现场调查

计划的制定,网点布设 样品采集,运送保存 样品分析,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1 环境现场研究:可测本底值,源强,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同步测定可找出化学反应的相互关

大气污染监测 水质污染监测 水体污染监测 生物污染监测 噪生污染监测 放射性污染监测 固体废弃物污染监测

大气,水,土壤中的污染物

2

统计计算等方法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4) (5) 环保基础标准:对名词、符号、和标记方法等的统一规定。指南、程序、规范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的物质。

(6)

环保仪器设备标准:技术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

两级:国家环保标准 地方环保标准

地方排放标准应符合以下两点: a.. 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

b. 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2) 环保标准的作用

(1)环保标准是环境保护和有关工作的目标,又是环境保护的依据。 (2)环保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虐的准绳。 (3)环保标准是执法的依据。

(4)环保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2.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1)标准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科学性) 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可行性) 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 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3.水质标准

我国已颁布的水质标准主要有:

水环境质量标准:地面水;海水;生活饮用水;渔业水;农田灌溉用水

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地表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标准将其划分为五类:

(1)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4) 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

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区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种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 有季节性功能的,可分季划分类别。

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P12 2)

生活饮用水环境质量标准

表1-5 生活饮用水质常规检测项目及限值P1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两类:

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

Hg Cd Cr Cr+6 As Hg

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表1-6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P1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