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切坡设计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某高切坡设计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41f771aa8114431b90dd811

Y=499345。切坡总长242米,坡面面积6937m2(勘察大纲面积为6900m2)。高切坡坡脚标高291.44-308.55m,坡顶标高325.19-325.23m,相对高差13-34m,高度变化为南边高,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坡体在面上平直分布,总体坡向101°。

高切坡在平面上呈近直线形,按坡体物质结构的不同将该切坡划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切坡坡长约151m,总体坡向97-105°,切坡坡高约23-34m,坡角30-76°,剖面形态呈折线型,上部和下部坡角较大,中部较缓;第二段切坡坡长约40m,总体坡向97°,切坡坡高13-14m,已经采用条石挡墙治理,本报告将对该段不在论述;第三段切坡坡长约51m,总体坡向101°,切坡坡高约13-16m,坡角74-83°。

1.4主要工程量

根据场地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结合场地边坡的平面布置要求,边坡采用的治理方案为:锚杆喷混凝土支护。

主要工程量分别见表1。

表1 主要工程量表 名称 锚杆 名称 格构横粱 格构竖粱 名称 压顶梁1 压顶梁2 地梁1 地梁2

孔径 90mm 尺寸 300*400 300*400 尺寸 300*300 300*400 300*400 400*400 锚孔总数 551 混凝土(m) 90.4704 94.1136 混凝土(m) 18.348 18.24 18.18 18.36 3

33锚杆长度(m) 2291 梁长(m) 753.92 784.28 梁长(m) 152.9 152 151.5 153 钢筋型号 1Φ25 钢筋型号 8Φ18 及 Φ8·200 8Φ18 及 Φ8·200 钢筋型号 6Φ18 及 Φ8·200 8Φ18 及 Φ8·200 8Φ18 及 Φ8·200 8Φ18 及 Φ8·200 名称 肋 名称 板 名称 石方开挖 尺寸 300*400 板厚 120mm (m) 42.83 3混凝土(m) 4.68 混凝土(m) 33长(m) 39 长(m) 14960 钢筋型号 8Φ18 及 Φ8·200 钢筋型号 Φ6 179.52

1.5投资概算结果

按2004年12月份物价水平计算,周家坝周集路2号统建房高切坡治理工程静态总投资为 万元。

2工程地质条件

2.1地质概况

地区总体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多处于构造——剥蚀低山丘陵中的河谷斜坡地带,高程一般在350m以下,平均地形坡角10°~20°。受岩性和构造控制,地形呈台阶状,泥岩段呈缓坡、平台,砂岩段呈陡坎、陡崖。

高切坡防护区出露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第三段(J2S3)和第四系(Q)土层。前者主要分布在高切坡坡面及附近。后者分布在高切坡顶面、坡脚处和斜坡地带。切坡顶部和中部残坡积层根据探槽揭示厚0.5-2.8m。切坡坡脚下为崩积物和人工填土。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高切坡为基岩切坡,由薄层状砂质泥岩和厚-巨层状砂岩组成。第一段切坡上部为厚-巨厚层砂岩,灰白色,中风化,属较软岩,节理裂隙发育;下部为砂质泥岩,紫红色,岩质软,属软质岩,强风化,呈

碎石状,局部夹有砂岩层,层厚较小。第三段切坡上部为砂质泥岩,紫红色,岩质软,强风化,呈碎石状;下部为厚-巨厚层砂岩,灰白色,中风化,节理裂隙发育,砂岩呈强-中风化,力学强度较高。

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2。

表2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岩石类别 紫红色粘土岩 比重 重 度 天然(KN/m) 干(KN/m) 湿(KN/m) 333紫红色泥质粉砂岩 2.72 24.7 23.9 24.9 3.41 4.27 10.4 38.6 20.6 0.58 10.5 11.25 0.33 灰色细粒长石砂岩 2.72 25 24.39 25.21 2.21 3.38 6.94 59.4 59.8 0.82 8.16 10.68 0.17 灰色长石粉砂岩 2.76 25 24.6 25.5 3.12 3.3 8.8 47.3 44.1 0.93 9.3 10.6 0.38 石英长石砂岩 106.7 86.22 0.81 11.6 14.6 0.2 2.77 25.15 24.21 25.29 4.63 4.45 12.63 19.6 10.72 0.56 天然含水率(%) 饱水率(%) 孔隙率(%) 单轴抗压强度 变形指标

天然(MPa) 湿(MPa) 软化系数 变形模量(Gpa) 5.3 弹性模量(Gpa) 6.4 泊松比 0.32 地区处于万县向斜北东段近轴部,该段轴向为北东60°~70°,轴部舒缓开阔。区内未发现断层,基岩裂隙发育,有4组主要裂隙:①走向NNE,多倾向SE,倾角70°~85°,裂面平直;②走向335°~350°,倾向65°~80°,倾角77°~80°,裂面平直并呈锯齿状延伸;③走向50°~60°,倾向140°~150°、部分320°~330°,倾角65°~80°,显张性;④走向85°,倾向170°,倾角70°,裂面较平直。

高切坡防护区位于向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较平缓,产状为 320°∠5-8°,倾向与高切坡相反。

据高切坡立面图测制和勘察资料,高切坡基岩中主要发育2组裂隙:74-112°∠72-87°、140-170°∠71-87°,在第三段切坡中还发育一组裂隙,

产状为58-60°∠40-45°。以上各组裂隙特征见表3。

表3 裂隙特征一览表 结构组 面类号 型 产状 调查条数 延伸间距 长 m/条 m 1- 5 张开度 cm 结合充填情况 程度 无充填或充填少量植物根系,裂面平直。 无充填,裂面平直 无充填,裂面平直 结构力学面属属性 性 硬性剪切 结构面 硬性剪切 结构面 硬性剪切 结构面 1 构造74-112°∠裂隙 72-87° 构造140-170°裂隙 ∠71-87° 构造58-60°∠裂隙 40-45° 0.4-116 3 0.2-2 0.2-2 0.1-1 差 2 19 1-7 0.1-1 差 3 14 3-5 0.2 差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地区地下水可分为基岩风化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两大类。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在泥岩、砂岩的强风化裂隙中,无统一水位,其流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并沿一定岩层层面或裂隙面于基岩陡坎渗出地表而转换为地表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裂隙水的持续活动是造成坡体失稳的原因之一。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据区域资料:区内地下水类型属重碳酸钙型水,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2.2地质特征及主要地质问题

高切坡防护区原为地形西高东低的丘陵斜坡,因修建建国路、沙河中学运动场平场、及周边大量建筑物的开挖平场,形成了以高切坡为界的台阶状地貌形态。高切坡防护区出露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第三段(J2S3)和第四系(Q)土层。前者主要分布在高切坡坡面及附近。后者分布在高切坡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