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案例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马原案例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b2241714791711cc7917a4

书。

可是,许多研究民族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不去读这本书,或许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研究易洛魁人历史的意义,根本没有兴趣去了解易洛魁人的生活。

令人惊奇的是,在1847年,一位29岁的美国学者竟然被易洛魁人收为养 子,成了他们部落中的一员,他就是卓越的民族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摩尔根在童年时代,就熟悉家乡附近的易洛魁人的风俗习惯。大学毕业后, 他当了律师,因为常常为印第安人作辩护,得到了他们的尊敬和信任。从这以后,摩尔根就开始了对原始社会的研究。他怀着对易洛魁人深厚的感情,投身到易洛魁人的\古代社会\中,和他们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40年的辛勤劳动和认真研究,摩尔根在1877 年完成了《古代社会》这部名著。书中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原始社会的真实情况和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喜欢和重视这本书。

从摩尔根《古代社会》这本书中,我们知道原始社会里还没有家庭,只有一个一个的氏族。氏族是由有着共同祖先、彼此有血缘关系的人群组成的。他们在一起生活和劳动,平等相待。起初,妇女们在住处附近播种谷物、驯养牲口。男子外出打猎的时候,她们还要照料小孩和老人,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当时,如果没有妇女们的劳动,其他人就很难生活下去。这就使得妇女在氏族中所处的地位很重要,她们担负起了管理氏族事务和经济生活的责任,这一时期是原始社会中的母权制阶段。后来,靠农耕和畜牧得来的产品,比狩猎得来的更多更有保证,越来越多的男人也参加到畜牧和农业劳动中来了。一般说来,身强力壮的男子比妇女更能干,他们就逐渐在生产和氏族生活的其他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母权制就被父权制代替了。

不论是在母权制阶段,还是在父权制阶段,氏族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氏族的首领叫做酋长,他也没有特权。酋长的任务是给大家指派工作,分配获得的东西。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会议,这是一个民主的集会。氏族内的每一个成年男女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酋长是由氏族会议选举或罢免的。在易洛魁人的部落里,人们给当选的酋长戴上兽角。被罢免的时候就把兽角摘下。血亲复仇和收养外族人也由会议讨论通过。

血亲复仇是原始社会中一种复仇的习俗。那时候,氏族内部的成员是和睦相处的,但是各个氏族之间也时常发生矛盾。某个氏族的成员有时候会遭到其他氏族的欺侮和伤害,这被看成是对整个民族的侵犯。如果行凶者的氏族不表示道歉和赠送礼物,那么被害者的氏族就要指定一名或几名复仇者,去追踪仇敌,直到报仇雪恨。

对于外族人,例如俘虏,可以收养入族,特别是对妇女和儿童的收养,更是常见。人们把收养的男俘或女俘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如果收养者是一位母亲,她就把收养的人当作自己的子女。收养外族人是为了补充氏族的人口。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对原始社会的各种各样生活习俗,还有很多有趣的叙述。当然,近代的\古代社会\和几万年以至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相比,总是有差别的,因为它多少要

受到一些近代先进社会的影响。但是,它的基本特征和古代原始社会是一样的: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和压迫。

思考讨论

1.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这部名著是怎样著就的?它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2.怎样理解\近代的‘古代社会’\易洛魁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3.摩尔根对古代社会的研究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论启迪?

案例点评

摩尔根因为特殊的机缘而进入美国东北部属于印第安人的易洛魁人部落,这个部落至今还过着几万年前原始人的生活。摩尔根在与他们多年的共同生活中,从易洛魁人原始社会的实践中,了解到了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并向我们全面而细款地展示了易洛魁人\古代社会\的本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哲学道理: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以生产方式为前提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摩尔根在其名著《古代社会》中,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即原始社会没有家庭,只有一个一个的氏族,在氏族中不论是在母权制阶段还是在父权制阶段,氏族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血亲复仇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复仇习俗;对于外族人,例如俘虏,可以收养入族等等。这些社会生活状况都与当时社会实践状况相适应的,也都是当时社会实践的结果,因此可以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就是那个社会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案例9

引狼入园之后

在生态学世界里,几株瘦骨嶙峋的三角叶杨通常不会令人激动。但是,在 2004年8月一个微风吹拂的下午,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植物学教授William J. Ripple却站在黄石国家公园拉马尔谷中一棵3.7米高的三角叶杨树旁激动不已。“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顶芽的痴痕”,他指着一颗三角叶杨树说,\可以看出, 马鹿今年没有啃吃这棵树,去年也没有。实际上,自1998年以来,这棵树就一直没有被采食过\。

Ripple教授接着说:这片树林只有小树。而拉马尔谷中的其他地方,却几乎成了老树的病房。生长在山谷底部那些壮观的树,年龄则在70到100岁,但举目看不到一棵后继的新树。山坡上,欧洲山杨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年老的山杨树丛随风摇摆,但在树林下层却没有茁壮成长的树苗。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同来看下面这个神奇的故事。

Ripple是希望公园树木更多的人之一。在黄石公园野外考察时,他说道:“我喜欢欧洲山杨,对它们甚是着迷。因为这些树是西部多种生物的热点区域,是多种鸣禽的家园\。1997年,他听说黄石公园的欧洲山杨数量在减少,而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就来到这里试图揭开其中的秘密。

Ripple指着距今50多年拉马尔谷同一地点的黑白照片说:\在1900年代早期,幼小的欧洲山杨和柳树还很多,到1930年代,这些树停止了繁殖,再也没有幼树了。\

他继续说:\我灵光一闪。\他以98株欧洲山杨为核心样本进行研究,发现1920年代以后仅有两棵新树生长,大约在那时,最后的狼群被猎杀或驱逐干净。这两棵树正处在马鹿经常犹豫不前,害怕捕食者攻击的地方。Ripple找到了大树和小树,却没有中间过渡年龄的树,因为从1930年代到1990年代没有新树生长。这是\狼效应\的第一个有力证据。

\狼效应\理论认为,狼会使马鹿的数量保持在一定水平,防止它们狼吞虎咽地把所有从地面探出头来的欧洲山杨树和柳树吃光。当公园里的狼被当作威胁而斩尽杀绝时,马鹿数量激增,鹿群消耗着植被,使拉马尔谷变得光秃秃的,因而赶走了许多其他物种。举例来说,山上没有了幼树,河狸就几乎没有食物了,事实上,它们至少自1950年代以后就消失了。没有了河狸筑的坝和因而形成的古塘,肉质植物就难以生存,而这些植物正是灰熊冬眠苏醒时的主要食物。

1995年隆冬时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和渔业与野生动物管理局用卡车、雪橇给黄石国家公园运来14只来自加拿大的北美灰狼。自20世纪早期黄石公园中的狼被猎杀殆尽之后,这是它们第一次以此为家。一年以后,又引进了17 λ加拿大狼。

重新引狼入园后,研究者发现,不仅马鹿种群数量下降,其行为也发生了改变。这种高大优雅的红褐色动物在河谷底的时间减少了,而大多数时间呆在能移看到捕食者狼的地方。

继续沿着溪流潺潺的拉马尔河谷漫步,在距一个狼群巢穴不远处,地上躺着苍白的马鹿头盖骨、肋骨和脊椎骨。四周的柳树比Ripple高得多,有的超过3米。Hipple和他的同事一一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森林学家Robert B. Beschta发现,在黄石公园里,树木已经随着狼数量的

增多而增加。

随着拉马尔沿岸植被的恢复,其他变化也接踵而至。就在上游,有一个小型河狸水坝,这是50年来在这条河上第一次记录到的三个河狸水坝之一。拉马尔溪的支流,斯劳溪上有6个河狸水坝。 Ripple和Smith都相信,由于植被的恢复,河狸又有东西吃了。Smith说\它们的粮仓装满了柳条。\其他的变化也将随之而来。拉马尔谷中生长更多的木本植物,会加固堤坝,避免一些侵蚀。RippIe预言,植被的增加将给溪流遮阴降温。这就意味着,更多碎树枝掉入拉马尔河中,会降低水流速,使溪水形成池塘,这就改善了蹲鱼的生存环境,使它们的数量增多,个头增大。

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还仅仅局限于植被,但是,似乎狼群对于公园里食物链的其他环节也有惊人的影响。影响最显著的是土狼。总部位于蒙大拿州博兹曼的非赢利组织一一黄石国家公园生态学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Robert Urabtree和他的妻子Jennifer Sheldon,都是犬科生物学家,他们收集了狼重新引入公园之前三年的基本资料。他们发现,为了给更大的狼让出空间,土狼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公园中土狼的数量已经下降了50% ,在狼分布的核心区域甚至下降了90% 。雄性土狼的体形比引进狼以前小了,Crabtree说\可能是因为体形大的个体更有攻击性,向狼挑战而丧生了。\由于土狼的减少,它们的猎物一一一田鼠、老鼠和其他一些啃齿动物的数量增加了,这对红狐和猛禽有利。但是,红狐也捕捉鸣禽,因此,红狐增多则意味着更多鸟类的损失。

狼也使得黄石公园\肉食市场\的大门洞开。灰熊和美洲狮很少攻击成年马鹿,尽管它们也吃小鹿,或以冬天冻死的动物尸体为食。与它们不同,狼却什么时候都会捕食成年马鹿。吃饱之后,它们会溜达到一边去,在酒足饭饱的满足中进入梦乡,或者,它们会被灰熊从猎物旁赶开。狼的存在,意味着在地上可以找到更多现成的肉食,所有食腐动物都以吃动物尸体为生。从灰熊到鹊类等数量的增加,反映公园里新出现的肉食之丰富。在狼猎杀物上曾经记录到135只渡鸦。 \我们在狼猎杀的动物中,看见秃鹰、金雕、土狼、渡鸦、鹊,\说,\我不知道在狼出现之前,这些动物做什么\。

思考讨论

1.引狼入园之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2.狼、马鹿、欧洲山杨、河狸、肉质植物、灰熊、鹊类等关系如何? 3 .引狼入园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变化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案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