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后题答案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工程测量课后题答案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a779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c

(4)

一 、填空题

后 尺 点号 下丝 上丝 前 尺 下丝 上丝 水准尺读数(m) 方向及 尺号 高差中 红(mm) 数(m) 测 站 编 号 K+黑-备注 后距(m) 前距(m) 黑面尺 红色尺 前后视距 累计差 离差(m) (m) 1.979 0.738 1. 457 0.214 52.4 -2 0.965 0.401 56.4 -10 1.870 1.226 64.4 -26 2.388 1.708 68 -14 52.2 -2 2.739 2.183 后1 前2 1.718 6.405 0.476 5.265 0 -2 2 1 0 1 +1.778 +1.241 1 后-前 +1.242 +1.140 后2 前1 2.461 7.247 0.683 5.370 后1 前2 1.604 6.291 1.548 6.336 后2 前1 0.742 5.528 2.048 6.736 2 55.6 -8 1.918 1.290 62.8 -16 1.088 0.396 后-前 +1.778 +1.877 K1?4.6870 -1 1 1 -1 2 -1.307 +0.055 K2?4.787 3 后-前 +0.056 -0.045 4 69.2 +12 后-前 -1.306 -1.208 检 查 计 算 ?Da?2.398 ?后视?6.525 ?Db?2.412 ?前视?4.755?d??0.014?后视-?前视?1.7701、地面坡度陡、地面坡度缓和、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2、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形符号、注记符号。 3、高程、相邻点

4、光电测距仪测绘法、经纬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5、测量中视距指的是测站点到观测点两点之间观测到的距离。 6、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7、山脊线、山谷线、

8、经纬仪法、全站仪法 9、全解析

10、控制测量、碎步测量 二、单项选择

1、A 2、C 3、B 4、A 5、A 6、A 7、C 8、B 9、A 10、B 三、问答题

(1)地形图是指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2)测量工作中将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3)①比例符号——根据实际地物的大小,按比例缩绘于图上,以表示地物

的大小、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②非比例符号——尺寸相对较小或无法按照一定比例缩绘的地物,即不

能用比例符号表示,而用一种形象符号表示的地物平面位置即属性特征的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钻孔、水井等,仅表示其平面位置。

③线形符号——对于一些带状延伸的地物,其横向宽度不能按照比例表示,可以用一条与实际走向一致的线条符号(称为线形符号)表示,如道路、小河、通信线及管道等。

④标记符号——有些地物除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外,还需要对其进行说明和标注,以便更准确地表示出地物的位置、属性,并有利于地形图阅读和应用,这些符号称为注记符号。如河流和湖泊的水位,村、镇、工厂、铁路、公路、城市或街区的特别标志物。

(4)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平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等高线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5)①经纬仪法②全站仪法

(6)①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A上,测图板安置在近旁,测定竖盘指标差x(每天开始时测一次)、量出仪器高i;选定控制点B为起始零方向(即以AB方向的度盘读数为)0?00?00??),一并记入手簿

②依次照准所选碎步点上的立尺,读取下、上、中三丝读数,而后读取竖

盘读数和水平角,记入手簿相应栏内。

③计算水平距离及高差,并算出碎步点的高程(算至厘米)

④用半圆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极坐标法将碎步点缩绘到图纸上,并注上高

程(可以点位兼作高程数字的小数点,也可在点位右侧注上高程),边测边绘。

(7)①对于地物特征点,应选择能反映地物形状的点,如房屋的房角、河

流及道路的方向转变点、道路交叉点等,连接这些点便能绘出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②对于地貌特征点,在山丘地区,应选择在山顶和鞍部等处能控制地

貌形状的特征点上立尺。为了能如实地反映地面情况,即使在地面坡度变化不大的地方,每隔一定距离也应立尺。地形点密度和它离测站的最大距离,随测图比例尺的大小和地形变化情况而定。

(8)简编码自动成图法、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测点点号定位成图、屏

幕坐标定位为成图法、电子平板测图法。 (9)全站仪:测记法、电子平板法

(10)①图幅拼接:若地物位置相差不到2mm,等高线相差不大于相邻等

高线的平距时,则可在透明纸上作合理的修正,使图形和线条衔接,然后按透明纸上衔接好的图形转绘到向相邻的图纸上去。如发现漏测或有错误,必须补测或重测。 ②整饰:每幅图拼接好后,擦去图上不需要的线条与标记,修饰地

物轮廓线与等高线,使其清晰、明了。最后整饰图框并标注记图名、图号、比例尺、测图单位、测图时间。 ③检查:当地形图野外观测任务完成后,应首先完成图纸与地形的

校对工作,在准确无误后,还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工作,保证地形图观测的现势性。检查包括图面检查、野外巡视和设站检查。 ④验收:检查工作完成后,将地形图观测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测量

原始记录与计算资料、手稿等整理好,待交付图纸时便于相关单位审核、评定质量,并作为测区测图的原始档案和资料保管好,作为以后用图的技术依据。

(1)一、图名、图号、接图表、密级、行政区域资料、坐标系、其他说明资料。

(2)、坡度尺:在坡度尺上可测量相邻2.、6条等高线间的坡度

直线比例尺:利用直线比例尺可以直接进行图上与相邻实地水平距离的换算,从而消减图纸的伸缩差。

三北方向线:可借助偏角值进行方位角换算或在地形图定向时修正磁针作用。 (3)、1.求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λM?λm?aM

网格长度bM

网格长度φM?φm?2.求任意一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aKXK?xk?

abaKYK?xk?

cd(4)、

1.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法:若地形图上没有直线比例尺,且图纸变形较大,或两点在不同一图内时,可用前述方法求出A、B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再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两点间水平距离,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