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猜题卷22份(WORD版含详细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高考语文猜题卷22份(WORD版含详细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8a92f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5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一国两制”对香港地区的具体作用。(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太和中,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事讫,还兖州。宁康初,镇襄阳。是岁,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符坚。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后丁零、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颖,序还遣秦鹰讨钊,走之,拜征虏将军。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参军赵睦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序退次洛阳,使子略督护洛城。序还襄阳。会稽王道子以序胜负相补,不加褒贬。其后东羌校尉窦冲欲入汉川。周晾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率众赴之。序以老病,累

表解职,不许。诏断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2朱序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B.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C.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D.谢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罪廷尉,把朱序送到廷尉处治罪。“廷尉”,官名,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B.诏断表,皇帝下诏书要求不再接受其所上表章。“诏”指皇帝下命令,“表”指给皇帝的书信、表章。

C.自河阴北济,从黄河北岸渡河。“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则是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D.封襄平子,被封为襄平子爵。“子”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的一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序一世为将,讨贼有功。经过多次升迁担任了江夏相,他先后讨伐了梁州刺史司马勋以及长城人钱弘等叛军,并擒获叛乱首领钱弘。

B.朱序镇守襄阳时,苻坚派苻丕围攻襄阳,朱序连续作战击退贼兵,但因督护李伯护暗中与贼兵接应,最终襄阳沦陷敌手,朱序被俘。

C.朱序综观全局,善于指挥。平定翟辽和慕容永的叛乱,彰显了朱序的指挥才能,他派遣手下讨伐叛贼,但因胜负相当,终不被奖赏。

D.朱序因为年老多病,多次上书请求朝廷免去自己的职务,但最终没有被准许,到了后来,他就直接离开了自己的职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5分)

(2)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率众赴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岁夜咏怀① 【唐】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屡遭贬谪的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途中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此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期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应该是写于除夕之夜。首联中“新岁又如何”句表明作者虽然遭遇多年来的坎坷不得意,但对新年来临仍会寄寓新的希望。

B.颔联中“昔”与“今”的对比,“有几多”表明朋友所剩无几,这两句蕴含着作者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

C.颈联写作者闲居,自由自在,只想长寿,表现出作者因亲友的去世而颓丧。

D.尾联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

E.此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在字里行间寄寓作者无限感慨,读后令人不得不动情。

15.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