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1-森林匮乏、草地退化、水土流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时1-森林匮乏、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13f4e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f

爱你一万年(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 (4)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图1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图2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

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西部可达5℃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2 000~3 000 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 mm。

(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部分地区偏高的原因。 (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原因: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

(2)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4.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流失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黄河、长江等数条大河每年就有占世界河流排沙总量1/4的泥沙泄入大海,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的1/3。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左右,所带走的有机养分相当于4 000万吨氮磷钾肥,几乎是目前全国化肥的使用量。有的地区每年要冲走厚1厘米的表土层,而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需180~400年的时间。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典型地区)。

9

爱你一万年

(1)试从自然角度分析两地水土流失的差异。 (2)水土流失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危害?

答案 (1)甲地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千沟万壑),土质疏松,乙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崎岖不平),土层浅薄。

(2)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湖淤积,发生洪涝灾害;使植被破坏,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第(1)题,甲地区是黄土高原区,它的水土流失与疏松的土质有关;乙地区是云贵高原区,地形起伏大易出现水土流失。第(2)题,水土流失造成当地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而下游河道中泥沙淤积会加重,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5.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1)、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2)。

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和图3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表 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

10

爱你一万年类型 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 27.6 种植业 农业 68.5 比重(%) 第二产业 46.1 畜牧业 27.7 渔业 1.0 第三产业 26.3 其他 2.8 重工业 工业 (包括采掘业) 67.0

轻工业 33.0 (1)结合图2,分析说明图1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Ⅱ:以生物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请你在图3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

答案 (1)降水量小于450毫米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呈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时,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毫米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

(2)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该县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3)甲地应选择方案Ⅱ。理由:甲地降水超过450毫米,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乙地应选择方案Ⅰ。理由:乙地降水量小于450毫米,植被生长的降水条件较差,(在降水量接近450毫米的地区仍有较强的侵蚀力)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坡更适宜。

解析 第(1)题,土壤侵蚀与降水量的多少、森林覆盖率的大小密切相关,降水量与森林覆盖率也有密切关系。降水量少,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烈,降水量多,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减弱。第(2)题,该县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要结合表格中的各主要产业部门的比重、性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第(3)题,甲、乙两地均位于黄土高原,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降水量多,宜采取生物措施,同时考虑到地形因素要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原因是降水多,植被易恢复,坡度大的沟坡要结合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乙地降水量少,宜采取工程措施,同时也要结合生物措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