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物理试卷合集)安徽省太和县联考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中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0份物理试卷合集)安徽省太和县联考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中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30f30e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d

(A)月球上宇航员靠无线电话交谈 (B)夜里雷雨交加把人惊醒 (C)地壳深处发生地震把声音传到地表 (D)听交响音乐会

9、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图2 (D)乐器商店的标志。

10、图3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图3

11、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4),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

刺耳的轰鸣声,②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 声,⑤飞机起飞时的声音。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 (A) 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⑤

1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4、如图5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图4

( )

(A) (B) (C) (D) 二、填空题(25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

图5

15、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1) ,质量的单位是 (2) ,时间的单位是 (3) 。 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适当的单位: (1)某同学身高是171.4

(4) , (2)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20 (5) ,

(3)一场电影时长为1.5 (6) , (4) 一盒牛奶的体积约250 (7) 。 (5)人的脉搏正常情况下跳动70次所需时间约为60 (8) 。

16、某圆柱体铁块的质量是300千克,合 (9) 吨,把这铁块压铸成正方体,(不考虑损耗)则铁的

质量 (10)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0千克。东方明珠电视塔,塔尖的高度接近于0.41千米,合 (11) 米。

17、如图6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12)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13) 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图6

图7

18、如图7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14) 产生的。塑料尺 (15) 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16) 发生改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 (17) 20Hz(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9、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8)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 (19) 减弱噪声的。(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

20、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20) 米(声速取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以 (21) 形式传播。【出处:教

21、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 (22) 的道理(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以 (23) 。

22、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是 (24) 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 (25) 传播来的。

23、公园的水池旁边,同学发现池底的鹅卵石好像 (26) (填“浮起来”或“沉下去”),此时是由于光从 (27) 中射向 (28) 中发生 (29) 形成的,看到的实际是鹅卵石的 (30) 填“虚”或“实”)像。

24、如图8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M=30°,∠BOC=90°,请计算:反射角等于 (31) ,折射角等于 (32) 。

图8

图9

25、研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到玻璃的折射实验中(如图9);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折射角 10° 6.7° 20° 30° 40° 50° 60° 70° 80°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请你结合图,分析实验数据后归纳:

关于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以及变化关系的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 (33) 。 三、作图题(共8分):

26、图10根据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7、图11作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A’B’。 28、画出图12中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图10

B

N A

B

O

M

图11

F 图12

F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30分):

29、图13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的读数情况,其中 (1) 同学的读数是正确的。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2) 毫升,合 (3) 升。图14甲、乙两同学使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况,其中 (4) 是正确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5) ,木块的长度为 (6) 厘米,合 (7) 毫米。

30、如图15所示中实验器材的名称是 (8) ,它是一种测量 (9) 的工具。图16中,乙纸带上从A点到D点所用的时间为 (10) 秒。甲纸带上A点到F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11) 乙纸带上B点到F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1、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分别从空气射人玻璃和水(图17)。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1·c·n·j·y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人玻璃中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表格一 表格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图15

图16

图13

图14

实验次数 入射角i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0° 22° 35° 40° 水中折射角r 0° 17° 24° 30°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 (12)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13)(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折射角 (14)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说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对光的折射本领 (15) (选填“强”、“弱”、“相同”)。

图17

o

32、如图18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 ;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分析上述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7) 。 33、图19中,小红将一张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18)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证明: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 (19) 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4、如图20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19

实验序号 1 2 3 入射光线 AO CO EO 入射角 50° 40° 20° 反射角 (16) (16) (16) 图18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20) ,选用玻璃板代替 (21) ,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2) 。om 2)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23)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24)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