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陆少钦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学年论文:陆少钦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c37ba4f111f18582d05a08

写作进度计划 进度安排:

1、搜集阅读相关资料(2012年9月至2012年10月) 2、初步确定论文选题(2011年11月)

3、填写开题报告并进行论证(2012年11月25日前) 4、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形成论点(2012年12月1日前) 5、拟定论文提纲(2012年12月10日前) 6、完成论文初稿(2012年12月15日前) 7、完成论文修改稿(2013年12月25日前) 8、完成论文定稿(2013年12月31日前)

指导教师意见 该论文探讨中美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异同,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对我国课

改一些有益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写作进度安排合理,资料收集较丰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恰当,准予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写作论文。不能附页。

- 4 -

全日制本科生学年论文教师指导记录

姓 名 暂定题目 最终题目 陆少钦 学号 20100510347 专业 历史(师范)专业 试析中美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异同 试析中美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异同 对论文题目进行修改。 建议定名中美历史课程标准的异同初探。 指导时间: 2012 年 12 月 1 日 对论文初稿提出修改建议。 要突出重点,异同部份要重点写。 结论部份还应更清晰化 指导时间: 2012 年 12月15 日 修改论文完成稿。 完善论文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建议注释的规范,改正错别字。 指导时间: 2012 年 12月25 日 指导教师(签名):

- 5 -

试析中美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异同

历史与社会学院 历史(师范)专业 2010级 陆少钦

指导老师 何瑛

【摘要】了解一国的教育,从课程标准入手,既能够清楚该国对学科教育的基本规定,又能够把握其在学科教育方面反映出的国家课程管理模式。本文是对中国新世纪所颁行的历史课程标准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所颁行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与分析;在对两国的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结构与内容的异同的比较中,在美国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得到对于我国新世纪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和实施的过程中有益的启示,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历史课程标准。

【关键词】:中美;历史;课程标准

【Abstract】:To get to know history education of one country, it is a good way to startfrom curriculum standard, with which people can be clear about the basicregulations of the country's subject education, and people can master thecountry's curriculum management model which is inflected in subject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compare and analysis between China's modern history subjects standard issued in new century and the national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 of USA in 1990's. Meanwhil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er own viewpoint on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China's current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

【Key Words】: Compare; Curriculum;History Curriculum;

绪论

写此篇论文缘起于在图书馆查资料看到的一则报道: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这样的文字: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重音体美,轻数理化。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结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盲。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里也有一些文字描写:中国的

- 6 -

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膊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做“家庭作业”。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①这篇报道中提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结合课程学习,我将研究的重点确定在中美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上。

一、中美历史课程标准概述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理应形成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态度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学业水平的规定。国外的课程标准不只是呈现教学标准的本体内容,还辅以导论或前言、课程理念与原理、教学建议与案例、学习评价,以及形式多样的附录。②它具有内容丰富、指导性强和强烈的学科理论性和专业性的特点。研究某一学科的课程标准无疑于就在把握该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发展水平。了解一国的历史教育,从课程标准入手,既能够清楚该国对学科教育的基本规定,又能够把握其在学科教育方面所反映出的国家课程管理模式。

(一)新世纪我国历史课程标准 1、结构与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以崭新的形式呈现、颁行起来。 第一部分“前言”,凸显出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更新了新课程的设计思路。 “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就是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的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是《标准》的主体内容。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①②

转自《齐鲁晚报》2004年7月12号教育专版。 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页。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