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b46cd7a76e58fafbb00313

江西南昌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乡土艺术

艺术是生活中人们对于美的体验,是一种高尚情操的宣泄。民间乡土艺术则是艺苑中开遍各个角落的最普通而生命力最顽强的花朵,它是一定空间的民众将生活的艺术化表现,最终成为乡民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绵延宏大的主要元素。民间乡土艺术是“俗”的艺术,但“雅”的艺术就是“俗”的艺术去粗取精的结果,犹如唐诗是“国风”发展的结晶,宋词就是民间“俚巷之曲”的“雅”化。

乡土艺术带着岁月的印痕、先民的记忆,伴随着一代代普通大众的生活,延伸着艺术的精髓,饱含最古老朴素、最纯真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并不断提升,最终沉积为最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乡土意识”。这种意识滋养着一辈辈民众的精神,引导着人们的信仰,成为后世的典范。优秀的乡土意识最终结晶为一种文化,而它是一个区域乃至民族文化的渊源。因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而“乡土意识”最深处的记忆就是家乡传承了数十年上百年的乡土艺术。乡土艺术也就是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物化艺术和表现艺术。

中华艺术从“混生”到分门别类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但着眼于现实,其实许多艺术,特别是源于民间而在民间自由发展的乡土艺术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比如民间建筑,既是建筑艺术,又融合了木作、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甚至包含彩绘技艺。建筑者从来没有思考过分类,甚至从来就没有建筑属于艺术的想法,只是按照生活的需要和世世代代流传的样形,加进去了自己的“想法”,完成体现实用之善与精神之悦的和谐统一体——房屋或居落。物尽其善、形显俊美是乡土工艺之根,“混生”是民间乡土艺术的基本特征。所以,对于乡土艺术的分类,只能是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按工艺性质,民间乡土艺术可分为工艺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也有人认为从其作用可分为生活实用类如地毯、建筑,就是用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营造气氛类如宫灯、剪纸、民间舞蹈,就是来营造气氛,满足精神上的需求j装饰欣赏类如根雕、书画装裱,是为了装饰生活,令人愉悦;精神寄托类如乡土音乐、庙宇建筑、金银饰品、祭祀纸活,就是怡养性情、寄托精神。其实乡土艺术源子“混生”的特征,决定了任何分类的不严密性,这也为乡土艺术的分类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民间乡土艺术,都是由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一代代口口传承、师徒相承,甚至是“听一言,看一眼”邻里相帮等原始而朴实的方式传承,这样造就的民间艺术就保留着地域性特点和相互融合中择优从善的特点。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爱好方式、文化传统影响了乡土艺术的风格差畀,构成了民间艺术万紫千红的特色,而择优从善的特点使民间艺术在广交杂成中相互模仿融合,优化发展,而且乡土百姓表现出憨厚与乐为人师的性格,使乡土艺术就更具生命力。所以乡土艺术不断发展、生命力顽强,珍品遗存种类繁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艺术来自民间的不同领域,它是“俗”的艺术却有雅的韵味,虽然普通却绵延宏大,富有顽强的生命力。

B.乡土艺术是乡土意识的重要载体,这种意识延伸着艺术的精髓,饱含最古老朴素、最纯真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并不断提升。

C.作为“乡土意识”最深处记忆的乡土艺术是一定空间的民众生活艺术化后的产物,富有地方文化气息,表现民众的审美情趣。

D.乡土艺术作为乡民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主要元素,其形式可烈是物质的,如庙宇建筑,也可能是表演的,如音乐舞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土意识不仅渗透到民众骨子里,而且伴随着大众的生活,最终成为一种文化,这也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民族文化的渊源。

B.民间建筑是建筑者依据生活需要和流传的样形并融人自己的想法完成的“作品”,体现了实用之善与精神之悦的和谐统一。

C.乡土艺术“混生”特征的利与弊,表现为既给它的分类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又使其分类有不科学性。

D.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爱好方式、文化传统,使民间艺术呈现出不同特色,体现了不同时空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艺术带着岁月的印痕、先民的记忆,它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因此它有显著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特征。

B.就像唐诗宋词的发展是“俗”的艺术去粗取精的结果一样,民间乡土艺术如果经过一番提炼,也有可能成为高雅艺术。

C.民间乡土艺术以家族递传、师徒相传、邻里互传等朴实的方式传承,因而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留下了种类繁多的珍品。

D.乡土艺术是民间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融合发展、广交杂成的艺术趣味和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孝寿,字景山,李及之子。为开封府户曹参军。元符中,吕嘉问知府事,受章悼、蔡卞指,锻炼上书人,命孝寿摄司录事,成其狱。徽宗即位,嘉问先已得罪,孝寿亦削秩。蔡京为政,以为府推官,迁为开封尹。前此闾里亡赖子自断截臂腕托废疾凌良民无所惮畏孝寿悉搜出之部付旁郡一切治理。京起苏州章綖狱,还孝寿开封,使往即讯。至苏州,穷治铸钱,逮系逾千数,方冬惨掠囚,堕指脱足不可计,死则投于垣外。日夜锻炼,疑未就,京犹嫌其缓,召使还。其后,蜒兄弟竞用此黥窜。又知虢、兖二州。坐日与巡检戏射致人死,除名。居无何,起知苏州。政和初,复为开封尹。奉宸库吏吕寿盗金,系狱而逃。孝寿尽执守兵,论为故纵,非任事之吏与不上直者,亦以不即追掩绳之。凡配隶四十人,阴赂杖者使加重,六七人才出关而死。帝闻之,命悉还余人。于是谏议大夫毛注论其残忍苛虐,乞加谴,不听。孝寿犹以狱空上表贺。孝寿虽亡状,亦时有可观。有举子为仆所凌,忿甚,具牒欲送府:同舍生劝解,久乃释。戏取牒效孝寿花书判云:“不勘案,决杖二十。”仆明日持诣府,告其主仿尹书判私用刑。孝寿即追至,备言本末,孝寿幡然曰:“所判正合我意。”如数与仆杖,而谢举子。时都下数千人,

无一仆敢鉴者,时以此称之。明年,以疾,罢为龙图阁学士、提举醴泉观。卒,赠正奉大夫。

(节选自《宋史·李孝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此间里/亡赖子自断截臂腕/托废疾凌良民/无所惮畏孝寿/悉搜出之部/付旁郡一切治理/

B.前此闾里/亡赖子自断截臂腕/托废疾凌良民/无所惮畏/孝寿悉搜出之/部付旁郡/一切治理/ C.前此/闾里亡赖子/自断截臂腕/托废疾凌良民/无所惮畏/孝寿悉搜出之部付/旁郡一切治理/ D.前此/闾里亡赖子自断截臂腕/托废疾凌良民/无所惮畏/孝寿悉搜出之/部付旁郡/一切治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削秩”就是降低官职,减少俸禄。

B.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黥窜”,就是刺配,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

C.论,在刑按事务中指对逮捕的犯人判决罪行。文中李孝寿把所有守兵都以故意纵容罪判处。

D.表;指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文中李拳寿因狱中无人而向朝廷表奏庆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孝寿因喜用酷刑、造成冤狱而两次获罪。第一次是在开封府为官时,第二次是做虢州和兖州的知府之后。

B.李孝寿作为酷吏,深受蔡京的信任。蔡京在办章埏案时,就将李孝寿召回到开封,让他前往苏州审讯。

C.李孝寿审案残忍苛虐。吕寿偷盗金银,李孝寿使用酷刑牵连审讯众多之人,受到朝臣的指责。

D.李孝寿虽罪恶很多,但有时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他对一个仆人的惩处,就受到当时人们的肯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举子为仆所凌,忿甚,具牒欲送府,同舍生劝解,久乃释。 (2)时都下数千人,无一仆敢肆者,时以此称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戏题牡丹 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凌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8.诗歌前四句表现了牡丹怎样的特点?诗人使用虚词“同、俱、何须、并、偏”对牡丹的描写有何作用?(5分)

9.与前两联相比,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偕忘,并以“ , ”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2)韩愈在《马说》一文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 ”。

(3)在《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诉说生活的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打击,以“ , ”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西西里柠檬

[意大利]皮兰德娄①

坐了整整一天一夜的火车,米古乔·博纳维诺到了那波里。苔莱西娜和她的母亲马尔塔大婶都还在剧院里没有回家。穿过昏暗的房间,可以看见深处的灯火明亮的餐厅,那里摆着豪华的餐桌。

米古乔想起苔莱西娜和她母亲在遥远的墨西拿住过的那间简陋的小阁楼。五年前,妇若没有他帮忙,母女二人也许早就饿死在那远方的阁楼里了。他是市乐队里的长笛手,多亏他发现了苔莱西娜那副珍贵的嗓子。难道能在苔莱西娜的父亲死后忍心看她受苦而不管吗?因为她一无所有就抛弃她吗?何况,还有爱心呢! 啊,那真是上天的启迪,命运的提示!发现她的嗓子是在四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就在阁楼的窗子前,苔莱西娜唱的是一支热情的西西里抒情歌曲。第二天,他就把当乐队指挥的朋友带到阁楼里来了。连续两年,他为她花掉了自己的全部收入:租钢琴,买乐谱,给指挥一些友好的酬谢。苔莱西娜全身心燃烧着展翅高飞的愿望,同时对他也柔情似火,那些遥远的日子是多么美好!

接着,他连想都没想,就把当神父的叔叔留给他继承的一座田庄变卖了,送苔莱西娜到那波里音乐学院去完成学业。从那以后,他没有再见过她。他们早就有约在先,他等她五六年,让她无牵挂地去闯出一条路来。他们都还年轻,可以等待。 一阵响亮的门铃声把他从回想中拽出来。接着,他听见了马尔塔大婶尖声尖气的说话声。他伸长脖子向里面灯火辉煌的客厅探望,看见许多身穿燕尾服的先生们在喧闹。那一阵长久的刺耳的笑声更在他心里引起强烈的痛楚。是苔莱西娜在笑吗?上帝呀,她为什么笑得如此放肆昵?

一声压低的呼唤使他张开眼睛,他看见马尔塔大婶站在面前。 “怎么,米古乔??是你在这里吗?”老太太慌忙地说下去,“为什么不报个信儿?今晚正好??是苔莱西娜的庆祝会,她的专场演出??啊,上帝,上帝??” 好像只过了几分钟,又好像过了一百年,客厅的门再次打开。他听见丝绸的寒牢声和匆忙的脚步声,看见亮光一闪,仿佛房间里猛然灯火齐明,照得他眼睛看不清东西了。

“苔莱西娜??”

话到嘴边却说不下去了。啁,简直就是女王驾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