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CDA-SU0-211-最新版-912题-省纸打印版-70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华为HCDA-SU0-211-最新版-912题-省纸打印版-70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ac6486d4d8d15abe234eb0

B. 根端口 C. 普通端口 D. 队列端口 Answer: B

443. STP 计算中的端口标识由两部分组成:1 字节长度的( )和 1 字节长度的端口号。 A. 端口优先级 B. 链路优先级 C. 桥 MAC D. 端口 MAC Answer:A

444. 当二层交换网络中出现冗余路径时,用什么方法可以阻止环路的产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A. 生成树协议 B. 水平分割 C. 毒性逆转 D. 最短路径树 Answer:A

445. 按照 OSI 模型,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哪一层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IP 层 D. 应用层 Answer: B

446. 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太网交换机能够根据报文的内容判断是否有环路存在 B. 以太网交换机在数据转发时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报文内容

C. 以太网交换机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它不对所转发的报文内容作任何修改

D. 以太网交换机在环路存在的情况下一样可以正常工作 Answer: C

447. 以下关于生成树指定端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每个网桥只有一个指定端口

B. 指定端口负责向与其相连的网段转发报文 C. 指定端口是通向根交换机的一条路径

D. 指定端口转发从此交换机到达根交换机的数据报文 Answer: B

448. 生成树协议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在网桥之间传递特殊的消息来构造一棵无环的树,这个特殊的消息叫 A. 配置消息 B. 通知消息 C. Hello 消息 D. Update 消息 Answer:A

449. 交换机运行 STP 时,缺省情况下交换机的优先级为 A. 4096 B. 8192 C. 16384 D. 32768 Answer: D

450. 如果二层交换网络中存在环路,则会导致( )发生 A. 广播风暴 B. 路由自环 C. 目的网络不可达 D. MAC 地址表动荡 Answer:AD

451. 以下关于生成树协议中端口状态迁移的描述错误的是 A. Forwarding 状态可以直接迁移到 Blocking 状态 B. Learning 状态可以直接迁移到 Blocking 状态 C. Learning 状态可以直接迁移到 Forwarding 状态 D. Blocking 状态可以直接迁移到 Forwarding 状态

33

Answer: D

452. STP 计算中为每个网段选举指定端口和指定桥的时候,首先比较该网段所连接的端口所属设备的( ) , 越小越优先。 A. 链路优先级 B. 根路径开销 C. 端口标识 D. 端口 MAC Answer: B

453. 对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可以正常工作,并且开启了 STP 的设备端口,STP 共定义了三种端口角色, 分别是( ) 。 A. Root Port B. Designated Port C. Alternate Port D. Disable Port Answer:ABC

454. 和对端设备的指定端口直连,不转发任何报文,但接收 BPDU 以监听网络变化的端口是( ) 。 A. Root Port B. Designated Port C. Alternate Port D. Disable Port Answer: C

455. STP 计算中端口在( )状态下时,不转发数据帧,不学习 MAC 地址表,只参与生成树计算,接收并 发送 STP 协议报文。 A. Listening B. Blocking C. Learning D. Forwarding

Answer:A

456. STP 计算中端口在( )状态下时, 不转发数据帧, 不学习 MAC 地址表, 此状态下端口接收并处理 STP 协议报文,但是不向外发送 STP 协议报文。 A. Listening B. Blocking C. Learning D. Forwarding Answer: B

457. 以下关于二层以太网交换机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够主动学习 MAC 地址

B. 需要对所转发的报文的三层头部做一定的修改,然后再转发 C. 按照以太网帧二层头部信息进行转发 D.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Answer: B

458. 以下关于生成树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物理路径的冗余来提高桥接网络的可靠性 B. 通过逻辑路径的冗余来提高桥接网络的可靠性 C. 通过阻断链路来消除桥接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路径回环 D. 当前活动路径发生故障时激活冗余备份链路恢复网络连通性 Answer:ACD

459. 关于 STP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交换网络中只能有一个指定交换机 B. 根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是根端口 C. 根交换机中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D. 交换网络中交换机优先级值最小的交换机成为非根交换机 Answer:ABD

460. STP 协议中的网桥 ID 包含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是 A. 网桥的优先级 B. 网桥的端口 ID

C. 网桥的 MAC 地址 D. 网桥的 IP 地址 Answer:AC

461. STP 协议中的网桥 ID 含有( )比特 A. 8 B. 32 C. 48 D. 64 Answer: D

462. 以下关于生成树协议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从网络中所有的交换机中,选出一个作为根交换机(Root) B. 计算本交换机到根交换机的最短路径

C. 对每个 LAN,选出离根交换机最近的那个交换机作为指定交换机,负责此 LAN 上的数据转发

D. 非根交换机会选择若干个根端口,这些根端口给出的路径是此交换机到根交换机的最佳路径集合 Answer:ABC

463. 在 STP 协议中,下面哪些因素会影响根交换机的选举 A. 交换机优先级 B. 交换机端口 ID C. 交换机接口带宽 D. 交换机的 MAC 地址 E. 交换机的 IP 地址 Answer:AD

464. 以下关于生成树协议优缺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成树协议能够管理冗余链路

B. 生成树协议能够阻断冗余链路,防止环路的产生 C. 生成树协议能够防止网络临时失去连通性

D. 生成树协议能够使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正常工作在存在物理环路的网络环境中

34

Answer: C

465. 站点 A 和站点 B 分别和交换机的两个端口相连,假设站点 B 没有发送过任何报文,则站点 A 给站点 B 发送第一个数据报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交换机在 MAC 地址表中找不到站点 B 的目的端口,所以将该报文丢弃

B. 交换机学到站点 B 的地址,并将报文在站点 B 连接的端口发送出去 C. 交换机学到站点 A 的地址,并将报文从所有端口广播出去

D. 交换机学到站点 A 的地址,并将报文从除接收端口外的其它所有端口广播出去 Answer: D

466. 关于 STP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交换网络中只能有一个根交换机 B. 根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是根端口 C. 根交换机中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

D. 交换网络中交换机优先级数值最小的交换机成为根交换机 Answer:ACD

467. 在 STP 协议中,交换机端口的角色可以是 A. 根端口 B. 备份根端口 C. 可选端口 D. 预备端口 E. 指定端口 Answer:ADE

468. RSTP 在哪些方面对 STP 进行了改进

A. 一个非根交换机选举出一个新的根端口之后,如果以前的根端口已经不处于 Forwarding 状态,而且上游

指定端口已经开始转发数据,则新的根端口立即进入转发状态

B. 当把一个交换机端口配置成为边缘端口之后,一旦端口被启用,则端口立即成为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 ,并进入转发状态

C. 如果指定端口连接着点到多点链路,则设备可以通过与下游设备握手,D. Edge Port Answer: C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得到响应后即刻进入转发状态

D. 如果指定端口连接着点到点链路,则设备可以通过与下游设备握手,得到响应后即刻进入转发状态 Answer:ABD

469. 单生成树的弊端有

A. 单生成树可能会导致位于不同交换机上同一 VLAN 的主机不能互通 B. 在单生成树条件下,不能进行流量在不同链路上的分担 C. 运行单生成树时,整个网络收敛速度比较慢 D. 在单生成树条件下,可能存在次优的二层路径 Answer:ABD

470. 在 RSTP 标准中,直接与终端相连而不是与其他网桥相连的端口定义为( ) ,该类端口可以直接进入 转发状态,不需要任何延时。 A. 快速端口 B. 备份端口 C. 根端口 D. 边缘端口 Answer: D

471. STP/RSTP 是基于端口的,而 MSTP 是基于( )的。 A. 根桥 B. 指定桥 C. 根端口 D. 实例 Answer: D

472. RSTP 协议中当指定端口失效的情况下, ( )就会快速转换为新的指定端口并无时延地进入转发状态。 A. Forwarding Port B. Alternate Port C. Backup Port

473. RSTP 协议中当根端口失效的情况下, ( )就会快速转换为新的根端口并无时延地进入转发状态。 A. Forwarding Port B. Alternate Port C. Backup Port D. Edge Port Answer: B

474. 按照 IEEE802.1Q 的定义,标识不同 VLAN 的 tag 是在什么位置 A. 不固定

B. 源 MAC 地址和目标 MAC 地址前 C. 源 MAC 地址和目标 MAC 地址后 D. 源 MAC 地址和目标 MAC 地址中间 Answer: C

475. 某台交换机支持 802.1Q 协议,它最多支持( )个 VLAN 。 A. 512 B. 1024 C. 2048 D. 4096

E. 理论上支持无数个 Answer: D

476. VLAN 是的( )缩写 A.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B. virtual long area network C.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ing D. virtual long area networking Answer:A

477. Vlan tag 是在 OSI 参考模型哪一层实现的 A. 物理层

35

D. 应用层 Answer: B

478. 在一个以太网交换网络环境中,以太网的帧有哪两种格式 A. 未带标记的帧(ungtagged frame) B. 令牌帧

C. 带有标记的帧(tagged frame) D. FDDI 帧 Answer:AC

479. GVRP 是通用 VLAN 注册协议,它是( )的一个应用 A. GMRP B. GMTP C. IGMP D. GARP Answer: D

480. 在 S 系列交换机上,哪些 VLAN 可以使用 undo 命令来删除 A. vlan 1 B. vlan 2 C. vlan 1024 D. vlan 4094 Answer: BCD

481. 为了实现 VLAN 接口上的网络层功能,需要在 VLAN 接口上配置 A. IP 地址 B. MAC 地址 C. 子网掩码 D. IP 前缀 Answer:AC

482. 某交换机配置了 vlan 3/4/5,trunk 端口没有起用 GVRP 协议,现在Trunk 端口收到一个 vlan 6 的报文,

则该交换机

487. 以太网引入 VLAN 功能后,交换机的端口被划分为几种类型( ) 。 492. 使用 VLAN 标签后,在交换网络环境中,以太网的帧有以下两种格A. 将这个报文泛洪到所有 VLAN 中 B. 将这个报文泛洪到 VLAN1 中 C. 将这个报文泛洪到所有 trunk 端口中 D. 丢弃这个报文 Answer: D

483. 在 VRP 平台上,命令\的作用是什么 A. 生成一个 VLAN

B. 生成或进入 VLAN 虚接口视图 C. 给某端口配置 VLAN D. 无此命令 Answer: B

484. 一个 VLAN 可以看作是一个 A. 冲突域 B. 广播域 C. 管理域 D. 阻塞域 Answer: B

485. VLAN 标签长( )个字节。 A. 2 B. 3 C. 4 D. 5 Answer: C

486. 以太网帧头中的 2 字节 TPID,取值为 0x8100 时,表明这是一个携带( )标签的帧。 A. 802.1P B. 802.1Q C. 802.1D D. 802.1S Answer: B

A. Acess 端口 B. Trunk 端口 C. Hybrid 端口 D. None 端口 Answer:ABC

488. 判断:Trunk 端口发往对端设备的一定是 tagged frame。 A. True B. False Answer: B

489. 以太网引入 VLAN 功能后,VLAN 隔离了( ) 。 A. 二层单播域 B. 二层广播域 C. 二层组播域 D. 二层 MAC 地址 Answer: B

490. 不同 VLAN 之间的流量不能直接互通,需要使用( ) 。 A. 端口隔离 B. MAC 互访 C. VLAN 路由 D. VLAN 交换 Answer: C

491. 转发帧时,通过检查以太网报文中携带的 VLAN 标签,是否为该端口( ) ,可判断出该以太网帧是否 能够从端口转发。 A. 允许通过的标签 B. 默认 PVID C. MAC 地址对应 D. STP disable 状态 Answer:A

36

式: ()和( ) 。 A. untagged frame B. tagged frame C. row frame D. column frame Answer:AB

493. VLAN 标签中的帧控制信息 TCI(Tag Control Information)字段包括( ) 。 A. Priority B. CFI

C. VLAN Identifier D. TPID Answer:ABC

494. CFI 字段为 1bit,表征( ) 。 A. 以太网帧的优先级 B. 比特次序信息 C. 网桥优先级 D. 端口优先级 Answer: B

495. IEEE 组织制定了( )标准,规范了跨交换机实现 VLAN 的方法 A. 802.1x B. 802.1d C. 802.1q D. 802.3 Answer: C

496. 所有以太网帧在交换机内都是以( )的形式流动的。 A. BPDU B. PVID C. untagged frame D. tagged 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