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电大网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电大网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7881d2b9f3f90f76c61b7a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网考复习资料(2860+开专+网考)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 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文化程度)

3.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全) 4.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11.下列属一性调查的是(全国实有地面积)

5.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经,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对全全的人口进行普查)

6.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是(二者有时是一致的)

7.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一般,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越少) 10.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是(普查)

8.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9.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对象中(按照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1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晒期限为(一个月)

13.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14.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该市所有自行车) 1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的人)

16.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06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要求此项调查在9月底完成。调查时间是(8月15日至21) 1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18.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确定(组距)

19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复合分组)

2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

21.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最高者为4260元,最低者为2700元,据此分为六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260)

22.在分组时,如遇以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集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将此值归人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2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230元)

2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 25.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 2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7.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核算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94.9%)

28.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高于乙数列)

2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30.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了46619亿元,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

亿,等等(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3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人均GDP)

32.某建设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计划320天完成,实际290就完在了,若求计划完成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计划完成程度为90.63%。超额9。37%完成了计划) 33.已知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水平法) 34.假定某生产品产量2007比1997年增加了235%,则1997-2007年期间平发展速度为(10335%)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环比发票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35.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7.1%)

36.以1980年为基础期,2006年为报告期,若求平均发展速度须开方计算,应开几次方,不列选项正确的是(26)

37.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为(总指数)

38.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20%)

39.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降低) 40.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41.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以下哪项的总变动(各种商品销售量) 42.下列属于抽样调晒查(1%人口调查) 43.下列属于概率抽样的是(简单随机抽样)

44.为获得某批晶光灯产品平均寿命数据,现随机从中抽取100件产品,测得平均寿命为2000小时,则样本平均数为(2000小时)

45.某商品的100件样品中,测得的优品为98件,则样本优制动吕成数为(98%)

4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且下,抽样误差(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成正比) 47.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极限误差的大小,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以及(抽样扒断的可靠程度)

48.在分析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时,常采用(相关分析) 49.连环替代分析法属于(相关分析法)

50.年距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之比)

51.一些经常性的说法,如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采用的是(对比分析法)

2.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由( )负责管理和协调。C.国家统计局

1.组织机构代码中,无属性的数字位数为8位,校验码位数为(D.1位 3.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房地产业属于( )。C.第三产业

4.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B.3个大类,16个中类

5.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规定,划分企业规模的对象是(A.法人企业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C.多产业法人单位 2.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 )。D.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4.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 )。A.全面调查 1.目前能源统计指标以( )为主。B.实物量指标 2.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之一是( )。A.谁购进谁统计

4.某工业企业某月份各种能源消费量(包括自产自用的二次能源)折合标准煤多计30吨,经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折合标准煤6吨,则该企业该月份综合能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