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册第二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12册第二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627013ed630b1c59eeb5cd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3、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课文: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师板书: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1、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

“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A、从转折的预期中体会虽然“敌人凶残”,但“孩子是无辜的”,是“受害者”的道理。从“一定要”、“决不能”的坚定语气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人民和他们后代的真挚、深切的关爱。

B、在读中进一步体会 (3)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平奋斗到底的决心。 B、指导朗读 (4)孤女谢恩。

A、这一内容充分说明聂将军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总结全文:

课文真切而生动地记叙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四、练习背诵:

1、抓住表先后顺序的词和动作的词。

如“?先抱起?然后?开饭?几天以后?” 2、分层逐句练背。 五、布置作业:

29

1、理解词义:

至仁至义 有始有终 2、写出近义词:

残忍( ) 照料( ) 惊恐( ) 和善( ) 拽着( ) 抚养( ) 3、加标点:

这个女孩叫美穗子 她不会说中国话 只是不停地说 妈妈死了 妈妈死了 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神色 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 和蔼地说 这梨洗干净了 吃吧

4、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并默写(家作)

板书设计: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 活菩萨 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后感

8 三打白骨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生字13个,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对重点段的学习,掌握方法。 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西游记》中的精彩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30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完成作业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后感

3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第三、四、五段。

2.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感悟任务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 唐僧阻挡 │ ├────┼───────┼──────┼─────┤ │ —打 │ │ │ │ ├────┼───────┼──────┼─────┤ │ 二打 │ │ │ │ ├────┼───────┼──────┼─────┤ │ 三打 │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1.作业本5、6题。 2.读熟课文。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