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210682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6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40%)x·80%-x=15 解方程,得 x=125 答:每件服装的成本是125元。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8页,练习1、2。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储蓄、商品利润等实际问题,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的合理性。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找“等量关系”。 练习教科书第18页,习题6.3.1,第4、5题。 设计 教学 反思

13

课题 教 学 目 标 6.3实践与探索(第三课时) 教学时数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 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 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观察、分析、类比、建模 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仪器设备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a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授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6页中的问题3。 分析: 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小刘提出什么问题? 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小刘提出的问题是: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教 学 过 程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若设两人合作需要x天完成,那么甲、乙分别做了几天?甲、乙的工作效率是多少? 本题中工作总量没有告诉,我们把它看成“1”,根据等量关系可得方程。 (略)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试看,并解答这些问题。 让学生充分思考,大胆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对于合理的问题,让大家共同解答,对于不合理的问题,让大家探讨为什么不合理?应改为怎样提? 4.李老师把两位同学的问题,合起来后,已知条件增加了什么?求什么? [“徒弟先做1天”,也就是说徒弟比师傅多做1天] 5.要解决本题提出的问题,应先求什么?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两人的工效已知,因此要先求他们各自所做的天数,因此,设师傅做了x天,则徒弟做(x+1)天,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略) 解方程得 x=2 14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略),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略)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由甲独做10小时;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 (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即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练习教科书习题6.3.2第1、2、3题。 设计 教学 反思

15

课题 教 学 目 标 小结与复习(一) 知识与技能 教学时数 1课时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观察、分析、类比、建模 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仪器设备 一、复习提问 二次备课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1的整式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解法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l,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 二、练习 1.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略) 2.解下列方程。 (1)(x一3)=2一(x一3) (2) [(x一3)-]=1-x 学生认真审题,注意方程的结构特点。选用简便方法。 第(1)小题,可以先去括号,也可以先去分母,还可以把x一3看成一个整体,解关于x一3的方程。方法—:去括号,得x—3=2—x+ 3 移项,得x+x=2+3+3 合并同类项,得 x=5 方法二:去分母,得 x一3=4一x+3 (强调等号右边的“2”也要乘以2,而且不要弄错符号) 移项,得 x+x=4+3十3 合并同类项,得 2x=10 系数化为1,得 x=5 方法三:移项 (x一3)+(x一3)=2 即 x一3= 2 ∴ x=5 第(2)小题有双重括号,一般情况是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但本题结构特殊,应先去中括号简便,注意去中括号时,要把小括号看作一个整体,中括号里先看成2项。 解:去中括号,得(x一3)一×=1一x 即 x一3一=1一x 移项,得 x+x=1+3+ 合并同类项,得x=

16

教 学 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