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采空区方案论证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石家庄至太原铁路客运专线采空区方案论证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ed1c46be1e650e52ea99f0

石太客运专线阳泉段采空区论证报告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郊区平坦镇西河村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郊区平坦镇石卜咀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郊区平坦镇石卜咀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郊区平坦镇官沟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郊区平坦镇官沟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郊区辛兴乡煤矿一坑采掘工程平面图 郊区辛兴乡煤矿一坑井上下对照图 郊区辛兴乡煤矿二坑采掘工程平面图 郊区辛兴乡煤矿二坑井上下对照图 郊区辛兴乡坡头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郊区郊区辛兴乡坡头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郊区旧街乡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郊区郊区旧街乡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平定县鑫盛联营煤矿15#煤层井下通风系统图 平定县鑫盛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平定县冠山镇庙沟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阳泉矿务局五矿小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冶西镇办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冶西村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平定县冶西村煤矿二坑15#煤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鸿泰煤业有限公司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冶西镇苇池村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阳煤集团五矿贵石沟井15#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煤矿15#煤及上组煤分布图 平定县17个煤矿采矿许可证 平定县野外煤矿调查原始记录 平定县煤矿采空区调查记录 二矿桑掌区精查地质报告 五矿井田地质报告 苏峪煤矿地质报告 平定县南坳镇煤矿地质报告(部分) 平定县鸿泰煤矿地质报告(部分) 二矿地层综合柱状图 五矿宋-38号钻孔柱状图 - 5 -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5000 1/2000 1/5000 1/2000 1/5000 1/2000 1/2000 1/2000 1/5000 1/5000 1/500 1/20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17 16 13 1 2 1 1 1 1 1 石太客运专线阳泉段采空区论证报告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平定县南坳村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冠庄煤矿15#煤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宋家庄兴达煤矿15#煤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冠山镇南坳煤矿15#煤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冠山镇南坳煤矿15#煤上下设备布置图 平定县兴裕煤矿15#煤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永兴煤矿15#煤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冶西镇赵家庄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平定县冶西镇赵家庄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五矿二采区采掘工程平面图 南庄煤矿15#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大阳泉煤矿15#煤层储量计算图 郊区大阳泉村煤矿15#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郊区神峪煤矿15#煤层通风系统图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2000 1/5000 1/5000 1/5000 1/5000 1/2000 1/2000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二、工程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

(一)地层岩性

沿线所经地区地层出露较齐全,下元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均有分布。华北平原、太原晋中盆地及丘间谷地分布了新生界第四系黏性土、砂类土和碎石类土,黄土广泛分布于寿阳、阳泉。山区分布了新生界第三系砾岩、砂岩、泥岩、黏土;中生界三迭系的砂岩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的灰岩、砂页岩;下元古界滹沱群及中元古界长城系的古老地层。现按地层时代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填土:主要为填筑土和杂填土,填筑土(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公路、铁路及乡村道路路堤,杂填土主要分布于城市及村庄附近,厚约0~5m,由于杂填土成分复杂,填筑历史长短不一,软硬不均。

- 6 -

石太客运专线阳泉段采空区论证报告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分布于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华北平原。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坚硬,夹少量碎石和卵砾石层,厚大于20m。 碎石类土和砂类土:黄褐色,中密~密实,潮湿~饱和。厚0~20m。 (3)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l)

新黄土:褐黄色、浅黄色,硬塑~坚硬,可见大孔隙,具湿陷性,湿陷系数δs=0.02~0.205。

(4)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新黄土:浅黄、黄褐色,软塑~坚硬,垂直节理;具湿陷性,δs=0.015~0.175底部可见卵砾石层。主要分布于寿阳~盂县以西,河谷高阶地也有分布,厚可达30m。

(5)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Q2pl)

老黄土:棕黄、微红色,具垂直节理,夹砂砾透镜体,底部有钙质结核层。

碎石土:灰色、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潮湿,碎石成分以灰岩为主,局部半胶结。

(6)第四系下更新统坡洪积层(Q1dl+pl)

粉质黏土:棕红色,硬塑~坚硬,夹少量碎石和卵砾石层,遇水易崩解,厚10~30m。

角砾岩:钙泥质胶结,半成岩易被溶蚀,角砾为灰岩,厚5~20m。 2.上第三系上新统(N2)

黏土:棕褐色、红褐色,坚硬~硬塑,可见明显层理,一般夹钙质结核层,具弱膨胀性,自由膨胀率40%~50%。

砂岩:紫红色,泥质胶结,强风化~全风化,岩芯呈砂状、砂夹碎块状,碎块手捏即碎。

3.三迭系下统(T1)

砂岩:紫红色,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局部夹页岩、泥岩,节理发育,强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层厚2~3m。

4.二迭系(P)

- 7 -

石太客运专线阳泉段采空区论证报告

(1)二迭系上统(P2)

棕红色钙质、砂质泥岩与砖红色细粒长石砂岩组成,下部为黄绿色、灰白色中粗粒砂岩泥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局部夹中厚层状泥岩,节理发育,强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层厚8.0~10.0m。

(2)二迭系下统(P1)

以黄绿色中粗粒砂岩为主,夹灰白色杂砂岩和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及煤层,主要含煤地层。中上部黄绿色夹紫红色砂质页岩、黏土岩及多层细砂岩组成的韵律层。

5.石炭系(C) (1)石炭系上统(C3)

以灰色粉砂岩、砂质页岩为主,底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夹4~5层可采煤,为主要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井陉、阳泉及平定附近,大部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

(2)石炭系中统(C2)

主要为本溪组灰色、深灰色砂页岩、铝土页岩,有3层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有溶蚀现象,夹煤层,底部有铝土矿,岩层近水平。有1~2煤层,厚度不大,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中统(O2)之上。主要分布在井陉及平定附近,大部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

6.奥陶系(O) (1)奥陶系中统(O2)

主要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灰岩夹少量薄层泥灰岩等,岩层产状平缓。有溶蚀现象。分布最广,自井陉至娘子关大面积出露。

(2)奥陶系下统(O1)

底部有一层黄绿色页岩夹薄层泥灰岩;中部为灰白色、浅粉色,中厚层~厚层状亮晶白云岩,下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泥质条带白云岩夹灰白色含燧石条带、燧石结核白云岩,整合接触于寒武系之上。

7.寒武系(∈) (1)寒武系上统(∈3)

底部为一层稳定的黄绿色薄层状页岩,其上为深灰色薄层~中厚层状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