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县委三次全会报告(定稿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十二届县委三次全会报告(定稿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262c4eb14e852459fb578b

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1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坚持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抢抓国家和省州一系列政策机遇,着力推进产业富县、文化强县、强基兴县、开放活县、生态固县、民生稳县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创新突破、跨越发展。一是抓实产业富县工作,实现经济实力更加壮大。立足县情实际、资源潜力、区位优势、产业状况,围绕大通道布局大产业,深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活三产,不断发展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争先进位,建设“实力广南”。二是抓实文化强县工作,实现文化发展更加繁荣。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突出打造“地母圣境、句町故地、世外桃源”三张名片,加快地母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3年时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把广南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强县、滇东南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大县、全国性的地母文化旅游名胜区,力争到2020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建设“文化广南”。三是抓实强基兴县工作,实现发展后劲更加有力。大兴水利、交通、城镇、通讯等基础建设,

— 9 —

加快“铁、公、航”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年开工建设广南机场和丘广高速公路,做好西西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2016年实现铁路通车,到2020年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5%、城镇化率达到50%,奠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不断激发和释放发展潜能,建设“潜力广南”。四是抓实开放活县工作,实现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充分依托广南地处云南昆明—文山—北部湾—珠三角对内开放经济走廊和全州东西向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加快融入桥头堡、新高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把广南建设成为全州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内陆示范区,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建设“活力广南”。五是抓实生态固县工作,实现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发展战略,以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石漠化、污染源和地质灾害地区综合治理,把广南建设成为泛珠合作经济区的生态屏障,使山川河流和城乡环境更加秀美,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建设“锦绣广南”。六是抓实民生稳县工作,实现社会大局更加和谐。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扶贫攻坚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广南建设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建设“和谐广南”。

围绕“六个广南”建设,2013年的发展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

— 10 —

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以内。实现这些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产业发展,着力在壮大经济实力上有新突破。一要做强工业经济。抓住全省全州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用足用活工业发展优惠政策,开展工业跨越发展行动,重点培育壮大矿业、农特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工业经济发展倍增目标。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启动建设木利锑业精细化工业园、冠桂糖厂技改等工业项目,完成那榔酒业整体迁建项目,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完成莲城主园区内1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建设,抓好八宝、珠琳两个次园区基础建设规划,力争挤入省级农特产业园区盘子。加快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引企入园力度,充分发挥区位、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引进有实力、有信誉、上规模的大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大对我县农特产品开发。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采取整装勘查、风险勘探等方式,加快查清我县矿产资源现状,为矿业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下决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把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结束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开发现状,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规模扩大、效益提升。全面落实扶持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加大土地供应、贷款扶持、

— 11 —

项目申报、税收奖励、优化服务等方面工作力度,激发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二要做大农特产业。用好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的机遇,坚持以县为总体,以乡(镇)为主体,以行政村为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三农”发展大规划,让政策和资金更多地向“三农”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争取实施一批农业产业化大项目、大基地,做大做优做特油茶、甘蔗、八宝米、畜牧业、铁皮石斛产业,巩固发展茶叶、烤烟、核桃产业,稳步发展蔬菜、万寿菊、剑麻等新兴特色产业。坚持以建立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出台奖励办法,鼓励懂经营、会管理的机关干部、专业人才、农村能人及涉农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生产合同,争取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物资支持,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紧密联系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模式,有效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依托优势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三要做活商贸物流。围绕五珠至八宝、八宝至珠琳、篆角至堂上三条经济带,依托广昆公路、云桂铁路和西西公路三条大通道,布局园区和产业基地,吸引各种优势资源向通道聚集,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园区经济和物流经济。加快推进莲城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莲城中心市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乡(镇)农贸市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项目,进一步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