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届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d5efdc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6d

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呈橙色,下层液体呈无色的是( ) A. 四氯化碳 B. 苯 C. 氯水 D. 乙醇

2.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Z是共价化合物 B. Z可表示为M2Y C. Z的电子式可表示为M2+[D. M形成+2价阳离子

3.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钾 B. 钠 C. 铝 D. 镁

4.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这种操作能证明下述四点性质中的( ) ①钾比水轻;①钾的熔点较低;①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①钾与水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A. 仅①① B. 仅① C. 除①外 D. 全部

5.2007年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是( ) A.、第七周期 B. 镭、第七周期 C. 铼、第六周期 D. 氡、第六周期

6.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

]

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 ) A. 4x B. 4x+6 C. 4x+10 D. 4x+14

7.若用X代表氟、氯、溴、碘四种卤素,下列属于它们共性反应的是( ) A. X2+H2O===HX+HXO B. X2+ H2===2HX C. 2Fe+3X2===2FeX3

D. X2+2NaOH===NaX+NaXO+H2O 8.在离子RO( )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D.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10.以下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熔点:Rb>K>Na>Li B. 还原性:Rb<K<Na<Li

C.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 D. 溶解度:Na2CO3<NaHCO3<H2CO3

11.电石气中常含具有大蒜臭味的无色有毒气体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它的分子是三角锥型。下列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非极性键 B. 热稳定性比氨弱

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C. 是一种强氧化剂 D. 磷的化合价为+5

12.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的氢粒子,这种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没有中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氢的一种新单质 B. 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 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 它比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13.金属元素铁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卡片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A. 铁是一种金属元素 B. 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C. 铁位于第四周期①A族 D.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14.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氟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B. 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 氨分子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 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15.往碘化钾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出现分层,下层呈( ) A. 橙红色 B. 紫红色 C. 无色 D. 深褐色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某学生在做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新制氯水、新制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由于氟单质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两项事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探究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内可生成Cl2。

(1)甲同学的部分实验记录如下:B处棉花变成蓝色;C处棉花变成橙红色。甲同学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①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甲同学的结论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应将甲同学实验中B、C两处的棉花调换位置,用氯气先置换出溴,然后溴再与KI接触,以判断Br2与KI能否发生反应。该设想是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结束后,取出C处的棉花,将其与另一个沾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E)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