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命通会看子平真诠[黄大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从三命通会看子平真诠[黄大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c5b65e804d2b160b4ec0eb

從《三命通會》看正宗子平八字

作者;黄大陆

當今的命學界,流派層出不窮,技法無奇不有。公理婆理,個個有理;你新我怪,頭頭是道。初學者入我門來就犯暈,老學者則是越學越迷糊。 面對紛繁雜亂的各種命學理論,偏好吃三下鍋的人說:「各有各的長處,咱們要兼容並蓄」;而獨鐘茅臺酒的人則說:「東西還是純正的好,哪怕是路易十四酌茅臺也酌不出好酒來」。

筆者則認為,要想否定或發展某種理論,前提是得真正弄懂這種理論。搞不清子、丑、寅、卯就反對算命術的人,固然似未滿月的小狗朝天亂叫,而不明白正宗子平是啥回事就創出所謂新命理的人,則無異於以盲引盲。是的,舊理論也好,新理論也罷,都是人創造的。但凡是人創造的東西,也就一定有真假優劣之分(不然就用不著打假辦和防偽商標了)。既然如此,我們又怎能不加以區分而將各種命理流派照單全收呢?

如果我們不知道正宗子平,自然也就分不清真假,那還枉談什麼相容並蓄呢,所容所蓄的就只會是一堆垃圾!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弄清正宗子平的本義本法(正本清源),然後用大量實例檢驗它,最後再依據檢驗結果來決定哪些內容要繼承和完善,哪些則是要揚棄甚至是否定掉的。

子平算命術為宋代徐子平先生所創。其流傳後世的書籍以《淵海子平》為代表。子平術發展到明代,即已達到鼎盛時期。而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則又非《三命通會》莫屬。官方的《四庫提要》裡說:「自明以來百餘年,談星命者皆以此本(《三命通會》)為總匯,幾於家有其書??特以其闡發子平之遺法,於官印、財祿、食傷之名義,用神之輕重,諸神煞所繫之吉凶,皆能採撮群言,得其精要,故為術家所恒用??」看,自明代以來的談命者“幾於家有其書”,意即幾乎所有算命先生家裡都有這樣一本《三命通會》!此書影響之大,範圍之廣,時間之長,恐怕是其它命書所不能與之相比的。

現在學習命理的人恐怕誰都看過這本《三命通會》,可惜真正讀懂了的人卻為數極少。原因有三:一是《三命通會》雖然闡發了“子平之遺法”,可同時也“採撮群言”,匯總了各家雜說,實際上它是一本包括正宗子平在內的命學大雜燴,後學者多因其雜亂而不知取捨;二是文辭艱深,語言簡略,對一些重要概念和取用定格的法則均乏詳細闡述,使後學者極難憑此書入門;三是任鐵樵、徐樂吾等一些泰斗級人物,在用神、喜神與忌神等重要概念和取用定格的法則上錯解了子平本義,誤導了大量後學者。

那麼,《三命通會》的內容有哪些才是正宗子平呢?這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因為真假摻合的地方比較多,那需要寫一大本書才能說清它。本文之目的,主要是想給後學者介紹該書的尾卷,即以日、時斷命的那一部分,希望後學者能夠由此視窗一窺正宗子平的真面目,並能從中領悟到一些正宗子平的技法。 筆者通過長期研究,發現正宗子平在取用定格法則上有四大特徵:一是以月令為用定格(特殊格局除外);二是取用定格以官殺為先;三是月令用神會因透干會支而變格;四是以財、官、印、食為四善神,要保護性使用,喜其清純,忌其混雜,在混雜和量多時則須清除,而對殺、傷、梟、刃四個惡神則須制約性使用,忌其無制(請參閱拙著《子平真詮本義》)。

下面我們就以此四點來看看《三命通會》尾卷的日、時論命(注意:這尾卷看似只以日、時論命,其實步步未離月令):

「甲子日甲子時??酉月,只以正官格論,大貴。」;

「甲子日乙亥時,成趨乾格,貴。如生申月,殺旺合刃(申殺與乙刃合),權貴。酉月正官(格),柱稍得土助,大貴。」;

1

「丁丑日辛丑時,申、酉月,財格,財旺生官,貴。」; 「丁亥日辛丑時,春(寅卯月),印綬(格),吉。」; 「己酉日乙丑時,卯月,偏官(格)。辰月,財殺(辰中癸財乙殺),貴。申、酉(月),傷官傷盡。巳、午(月),印綬(格),俱貴。」;

「丁卯日戊申時,春(寅卯月),傷官用印(月令印為用神);秋(申、酉月),傷官用財(月令財為用神),俱吉;夏(巳、午月),比肩(即月劫格);冬(亥、子月),傷官見官,平常。」 這都是書中以月令為用定格的例子。

「甲申日壬申時,寅月,身殺兩停;卯月,以刃合殺(以卯合申),俱貴。子、辰年、月,以殺化印(以申殺化子、辰印星成格);巳、午火月,七殺有制(以巳、午之食傷制申殺成格),俱吉。」;

「乙亥日辛巳時,生巳、午月,七殺有制(巳、午食傷與辛殺成格),俱吉。」; 「丁未日庚子時,辰、戌、丑、未月,偏官有制(以辰、戌、丑、未食傷制時支子水殺星成格)??餘月有制伏,吉。」;

「辛巳日戊子時,寅、巳、午月,正官(取寅、巳中之丙火正官成格),貴顯。」; 「辛丑日戊戌時??辰、戌、丑、未(月),印綬(格),行南方運,大貴。寅、巳(月),正官(取寅中丙火官星為用定格),貴。」;

「辛未日甲午時,申、子、辰(月),偏官有制(以申、子、辰之食傷制時支午火七殺成格),吉。」;

「壬寅日甲辰時,巳月,偏官格(以巳中戊土七殺取格),不沖不破,貴顯。午(月),正官(以午中己土正官取格),貴。」;

「壬辰日辛亥時??午月,干頭無己(即月令不透官星),青雲得路(格),若(透己土官星)有甲合,為去官留殺,三四品貴。」 這都是書中取用定格以官殺為先的例子。

「甲午日庚午時,子、辰年、月會印(辰財因會合而變印);亥、卯年、月身旺(亥印因會合而變劫),俱貴。寅、戌會傷制殺(寅比戌財因會合而變傷官),甲得寄託,亦貴。」;

丁卯日辛亥時??巳、酉、丑月,辛財得局(巳、丑二月因時干透辛金而變格),方有倚旺,富貴雙全。」;

「戊午日壬戌時,寅、午、戌月生,時歲火多,以印綬論(寅殺戌比因會合而變為印格)。」;

「辛亥日乙未時,亥、卯、未月,財星格(亥、未二字因會合而變為財格),吉。」; 「壬子日庚子時,辰、戌、丑、未月,雜氣財官(格);巳、申、酉、丑(月),印綬(巳財丑官因時干透庚印而變印格);居土厚分野,俱貴。」這都是月令用神因透干會支而變格的例子。

「甲子日癸酉時??酉月官純,貴。若混之以殺,或殺多,柱中全無火氣(即無火清殺),凶。」;

「乙酉日甲申時,官殺混雜(申官酉殺),若柱有丁火制殺留官則吉。」; 「丙申日戊子時??酉亥(月),雖遇貴反賤(亥殺為天乙貴人,只因與子官混雜而破格失貴)。」;

「戊申日甲寅時??丑、卯年、月,去殺留官,大貴。」 「戊寅日癸亥時,午、未月生,化火會局,高命。春(卯月),官殺混雜,溫飽衣祿。」這都是書中以純官純殺為貴,而以官殺混雜為賤的例子。

至於該書將財、官、印、食視為四善神,而將殺、傷、梟、刃視為四惡神的依據,則只須一讀每段開頭的詩文即便知曉。該書凡是時柱為四善神的時候,其詩文則無一不是吉利之詞,而凡是四惡神的時候,其詩文就沒有一句好話了。例如:

2

「六丁日生時辛丑,庫中財谷多陳朽;身無依倚不為凶,有托妻賢而富厚。」意即:六丁日生於辛丑時,辛為財,丑為裝滿了錢谷的財庫。身弱無依也沒有凶,靠著好妻子也富厚。

「六甲日生辛未時,官星坐貴最為奇;月逢金氣須榮貴,財祿相停敢斷之。」意即:六甲日生辛未時,辛為正官,未為貴人,貴人頭上戴官星是吉上加吉的貴徵。如果月令又是財官旺相之地,那麼就敢斷命主是個富貴之人了。

「六丙日生時乙未,火月生人多富貴;乙為正印局中逢,不見財星方可慰。」意即:六丙日生於乙未時,月有火氣的人多富貴。命中碰到乙木正印,只是莫被財星損壞才好。 「六戊日生時庚申,干上食神喜相親;不見卯、寅兼甲、丙,何憂玉帶不榮身。」意即:戊日生於庚申時,天干碰到食神就再好不過了。只是不要再遇到卯合申,寅沖申,甲沖庚或丙剋庚,那就不愁沒有官做了。以上這幾條就是財、官、印、食一般都要有保護的例證。

「六壬日生時戊申,長生之地鬼傷身;身強制伏為高命,反此定知貧薄人。」意即:壬日生於戊申時,壬水在申這個長生之地卻遇到了戊土七殺來傷身,如果身強而七殺又有制伏,那就是好命一個,否則就一定是貧薄之命了。

「甲日時臨丁卯,傷官陽刃相隨;甲逢丁火化為灰,父母兄弟難倚。祖業田財聚散,妻兒總有刑虧。」意即:甲日生於丁卯時,丁是傷官,卯是陽刃,甲木被丁火化泄殆盡,如果這陽刃傷官無制,那麼命主就會六親無靠,祖業破散,妻兒遭到刑傷。

「六甲生時遇壬申,明梟暗鬼坐傷身;柱無丙、丁秋冬旺,坎坷飄零無定人。」意即:甲日生於壬申時,壬為梟,申為殺,均對日主不利。如果八字沒有丙、丁制殺,而且又生在秋、冬金、水旺的季節,使梟殺無制,那麼命主就會漂泊無定,一事無成。 「甲子日丁卯時??卯月凶,柱有官殺制亦吉。」; 「戊午日乙卯時,刃格,正官去刃為福??」; 「丙午日辛卯時,年、月中得癸水官星去刃則吉。」;

「庚戌日乙酉時??巳、酉、丑(月)刃旺持權,主發跡於疆場,武臣最宜,文臣亦主掌兵權,究竟受陽刃之禍。」 這幾條就是殺、傷、梟、刃一般都要有制伏的例證。 經過上述考究,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事實,即:《三命通會》的取用定格方法,與《子平真詮》是一脈相承的,均屬正宗「子平之遺法」。只不過《子平真詮》在理論上要比《三命通會》表述得更條理、更細緻、更清楚一些。《三命通會》尾卷在涉及外格時,無論是從格,化氣格,還是日祿歸時格,子遙巳格,飛天祿馬格,井欄叉格或趨乾格、趨艮格什麼的,均提出了較具體的成格條件,而與《子平真詮》也基本一致。此外,在論及干支沖合與干支十神之象,以及使用神煞等方面,《三命通會》尾卷也提供了不少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的東西。如:

「丁卯日己酉時,日、時並沖,憂傷妻子??年、月有亥、未、巳、丑,但一字兩合,不以沖論」;

「甲戌日甲子時,拱亥天門,會同帝闕,甲長生地也,不以隔角論??戊寅年、月,主聾啞,或虎狼傷害,見壬則吉;乙卯月,刑死;乙亥月,遭盜死」;

「戊戌日壬子時??忌戊午月,刺面短夭;辛卯月,破敗凶刑;癸丑月,受刑;庚午月,貧瞽」;

「戊辰日辛酉時??若癸巳月,詞館、學堂居提綱,主文學高科,寅、申、巳、亥年,則時犯狼籍煞,晚無結果」;

「己酉日癸酉時,偏財遇食,主崢嶸??酉月,內戚。如年、月巳、酉全,犯破碎煞,主一生破敗,遊走無結果」;

「丙寅日庚寅時,貴不久。生申、酉年、月,世裔冷職」;

3

「辛未日丙申時,因貴人門下得富」;

「壬戌日庚戌時,不利妻,主被妻妾害,反覆成敗」;

「癸酉日壬子時,行藏進退,少子難為妻家。忌丙寅月,不全屍死;乙巳月,大破凶死;丁酉月,自縊死」...........等等。

這一類的短語還有很多,內容牽涉到了斷命的方方面面。筆者相信,如果後學者能夠真正讀懂這些斷語背後的思路,那麼就一定會由此進入正宗子平的堂奧。當然,這《三命通會》的日、時論命法雖然處處考慮到了月令用神,但畢竟還沒有考慮到命局裡的每一個字,所以呢,我們不要指望隨便拿出個八字就能照上面一對一個準。須知即使是完全而真實的八字,個中高手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命中率,何況八字不全呢?也許古人寫下此卷的目的,就並不是讓後人直接去尋求命運答案的(因為斷語太過簡略),而是想通過這種形式來展露正宗子平的具體論命大法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