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5e21ebe009581b6bd9eb1e

情人的信。左上角的“熊”是女子的图腾,左下角的泥鳅是男子的图腾,曲线表示应走的道路,帐篷表示聚会的地方。帐篷里画一个人,表示她在那里等候。旁边的三个“十”字,表示周围住的是天主教徒。帐篷后面画大小三个湖沼,指示帐篷的位置。这种图画把事情作为一个整体来描绘,是否看得懂,取决于看画的人和画画的人生活经历上的联系或其他条件,跟他们是不是说同一种语言没有关系。换一个人去看这种情书,只能望图兴叹,不知所云。

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都是帮助人们记忆的一种办法,但是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而记事的图画却是文字的前身。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字”。

二、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一是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一是

造字的方法。早期的文字是原始文字,它不能全面地完整地记录语言。原始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变成能够全面地、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从造字的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角度看看今天的文字是怎么演变来的。

每一种独立形成的文字都脱胎于记事的图画。由记事图画简化或拆散而成的表示单

个事物的图形,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定型,所表示的意思也随着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变异。这种处于原始状态的文字还带着脱胎而来的记事图画的母斑,没有和语词完全挂钩。例如我国云南纳西文的“九”通常写作■,而在丽江纳西族的经典《古事记》里,当说到“九对蛋”的时候,就把小点改成小圆圈儿,写成■,既表示“九”的意思,又表示“蛋”的意思。又如“吼”字通常写成右图的样子,像牛出声气,如果把牛头换作马头,就可以用来代表马嘶。用原始文字书写的句子,语言里必不可少的成分可能被省略,字的排列顺序也不确定,和语言里词的次序不完全一致。这种现象在纳西文里比较普遍。即使是已经形成为文字体系的甲骨文也还保留着这方面的一些痕迹。例如有一条卜辞写着:“甲申卜御妇鼠妣己二■”。那次占卜是问:是否可以用“二■”作为牺牲来祭祀妣己,以拔除妇鼠的灾祸。“■”显然是“牝”(母牛)“牡”(公牛)两字的合文,或指“二牝二牡”,或指“二牛,一牝一牡”。无论哪一个意思,语言里的有些成分没有写出来。如果直接以“二■”代替“一牝一牡”,那与语言里的词和次序就有很大的距离,也就是说,文字和语言没有一一对应。

原始文字的形体没有完全定型,字形和语词的对应关系也没有完全固定,而且好些

语词还没有造出字来表示。这样的文字工具当然只能粗略地记录语句。这种文字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才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独立的文字体系。和原始文字比较,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如下的条件:第一,把整幅的画简化或拆散成单个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语素或词相当。第二,这种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意义不变。第三,把这些图形作线性的排列,依照它们的顺序念出来,也就是语言里的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从原始文字进化到文字体系,用借音的办法扩大文字所能记录的语词的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例如汉语里“旗”和“骑”同音,人们就可以把表示旗子的字形借用来表示骑马的骑。这样,如果先画一个人,再画一面旗,再画一匹马,这是“人骑马”;如果先画旗和马,再画人,

那就是“骑马人”。文字发展到这种程度,才能完整地、全面地记录一种语言,使原始的文字发展为独立的文字体系。汉字大概在商代后期就已经形成为能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

从造字的方法看,由最早记事的画图发展成今天许多民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中间也

经历了相当复杂的过程。由记事图画发展出来的是象形的表意字。例如:有些抽象的意思无法用简化的图形来表示,就用转弯抹角的“会意”的办法,例如画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等等。

表意字虽然可以从形体知道它所表示的意思,但实际上它已与语素、词等单位的声

音挂上钩。字形与语词的声音挂钩,因而可以念出来,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步。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之后,就直接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者在一个表意字的旁边加注读音,因而出现了意音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即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汉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各种意音文字体系都包含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表意字,借表意字充当表音字,以及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字。我国传统的文字学把第二种称为假借字,第三种称为形声字。

表意字是古代意音文字的基础。但是靠表意字来记录语言有很多困难:有些现象很

难表意(例如“成”“长”之类),造不出字来;而且如果事事表意,那就得一事一个字,造不胜造,给记忆造成极大的负担。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人们想出了借字表音的办法,于是出现了假借字。例如代词“其”无法造表意字,于是借用“簸箕”的“箕”(原写为像箕形的)。语气词“唯”借用像鸟形的“佳”。其他如“分离”的“离”、“困难”的“难”也都是假借字。它们原来都是鸟名,例如“离”是“黄仓庚也,鸣则蚕生”,“难”是“鸟也”(均见《说文》)。假借字的大量出现,说明人们已逐步意识到文字不一定要画出事物的形象,也可以直接表示语词的音。这是文字的一种早期的表音方法,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进展。

假借方法的运用使一个字可以代表几个同音的或音近的词。为了避免混淆,人们就

在同音字的旁边加上表示意义类别的标志,即通常所说的“形旁”或“意符”。另一方面,为了识别表意字,也可以在它旁边加注跟它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即一般所说的“声旁”或“声符”。这样,把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产生了形声字。像“情”,“忄”代表“心”的意思,是意符或形旁,“青”代表“情”的读音,是声符或声旁。上面所说的“其”原来指簸箕,后来借用为代词。代词“其”的使用场合远远超过簸箕的“其”,喧宾夺主,“其”反而成了表示代词的“正字”。为了和原来的意思区别开,给“其”字加上意符(竹字头)表示簸箕。“箕”是后起的形声字。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意音文字。

表意字也好,表音字也好,记录的都是语言中的语素或词。我们知道,一种语言的

语素有好几千,词的数目就更大了,要为每一个语素或每一个词创造一个书写形体,势必字数多,繁杂而不经济,使用起来不方便。汉字的难学、难写、难认、难记就是这方面的表现。要简化文字符号,必须走表音的道路。语言中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几十个;音位组合起来的音节,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能用适当的形体记录语言中的音,就可以大大简化文字体系。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就是音节文字,记录语言中的音位就是音位文字。使用音节文字的,一般都是音节结构比较简单、音节数量不多的语言。日本的假名就是一种音节文字。如果一种语言的音节结构比较复杂,使用音节文字也并不简便,这就需要进一步向记录音位

的字母文字发展。表示音位的文字,只需要几十个字母就可以拼写语言中的全部音节,进而书写全部的词和句子。音位文字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最方便的文字。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造表意字的主要

方法是象形;造表音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假借,二是创造专门的表音字,而这专门的表音字又分表音节和表音位两类。意音文字则是同时兼采表意、表音两种方法。从表意到表音位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汉字由于种种原因始终维持着意音文字的格局。它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即每一个汉字基本上记录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节语素;少数语素不止一个音节,只能用几个字表示,但每个字记录一个音节,如“玻”“璃”“彷”“徨”等。

三、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工具。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按照这种关系,语言变了,文字的写法似乎也应该跟着改变。但是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支配文字发展的条件与语言发展的条件不完全相同,书写的工具和材料(如用笔写和用刀刻不同)①,方言的分歧,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文化历史传统的强大力量,等等,都可以影响文字的发展。所以跟语言相比,文字有很大的保守性,语言社会一旦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书写形式,它就不会轻易起变化。语言变了,文字的写法可以不变,这样就形成文字的书写形式和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英语的“light”,“right”,“sight”,实际发音是[1ait][rait][sait],其中的“-gh-”不发音,书写时为什么还保留它们?这是因为英语的拼写法代表15世纪的英语发音,那时“gh”发舌根擦音,这个音现在在英语中已经消失,但还保留在低地苏格兰语中。由于文

字的拼写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的语音,造成学习、使用的困难,因而不时有人发出改革拼写法的呼声。英国的名作家萧伯纳在临死时留下遗嘱,把他的一部分财产作为奖金,奖给英语拼写法的最好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并且用这种方案的拼法来刊印他的一本没有发表过的作品。有人为此进行过尝试,可是没法推广。因为拼写法改变以后,阅读过去的书面材料就有困难。而且语言是经常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今天的拼写法符合实际的发音,过不了几十年,语言和文字又会发生分歧。书写英语的是拼音文字,英语的拼写法和发音的矛盾是在两者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发生的,上述改革的呼声实际上是要求局部改进拼写的方法,属于文字的改进。至于表意文字或意音文字改为拼音文字,那是文字体系的改革。

汉字是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相比,它难学、难写、难认、难记。汉字所以长期停

留在意音文字阶段,除了前面说过的语言特点的制约以外,还有别的原因。汉族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作用。在语言没有统一的情况下,如果汉字也像其他文字那样实行拼音化,就会严重妨碍各地区人民的交往,而且也会和过去的文化遗产割断联系。这些因素都是汉字长期停留在意音文字阶段的重要原因。

汉民族用汉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文字也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面。它在学习、书写、排版、通信、情报检索、文字信息的储存和处理等方面都远远不如拼音文字方便。我国从19世纪末开始,就不断有人发出文字改革的呼

声,要求实现拼音化。文字改革的先驱者卢戆章在1892年就指出,汉字实行拼音化之后,“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又基于字画简易,则易于习认,亦即易于捉笔,省费十余载之光阴,将此光阴专攻于算学、格致、化学以及种种之实学,何患国不富强也哉。”①“五四”运动前后还出现过“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作为汉字的标音工具,推行过拉丁化新文字。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拼音方案的设计经过专家的长期研究和反复讨论,既能准确地反映普通话的音位系统,又跟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一致,比以前的所有方案都前进了一大步。现在,它已经在汉字注音、识字教育、型号标写、资料检索、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得到应用,我国的人名、地名在国际上也以拼音方案的写法作为标准。这证明它是一套合理、简便的标音工具,应该积极推广并研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但是,汉语拼音方案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而只是帮助学习汉语、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注音工具,必须把它和汉字体系的改革区别开来。

汉字体系能不能改革,实现拼音化?现在很难作出肯定的回答。至少在目前来说,我们还看不到需要对汉字体系进行根本的拼音化改革的需要。前面说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工具,必须适应语言的结构特点。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一直沿用下来而没有进行性质上的改革。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的数量要比音节多好多倍,因而语言中的同音语素特别多。例如dān这个音节所表达的语素就有13个之多(据《现代汉语词典》),一旦实现拼音化,这些原来用字形来区别的不同语素就无法识别,势必会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麻烦和混乱。有些单音语素虽已不单独使用,而与其他语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复合词,这自然可以减少一些同音语素所带来的麻烦,但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哪些是词,应该连写;哪些是词组,应该分开书写;等等。这些问题一时还无法解决。总之,汉语的实际状况还难以实现拼音化。其次,从文字本身的状态来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短长。拼音文字虽然有易学、易用的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因为它只能跟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沟通方言,更无法贯穿古今;而且,拼音体系难以长期固定,过几百年就需要因语言的变化而进行一次拼写法的改革。所以从文字的稳固性看,汉字反而比拼音文字优越,它跨时间,贯穿古今;跨地域,沟通方言区之间的联系。现在,汉语的方言还很分歧,共同语尚待普及和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如推行以共同语的标准音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势必造成方言区的学习发生困难,妨碍相互之间的交际。这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人民的往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应该推广普通话,使分歧的汉语方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逐步统一。再次,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优秀的文化历史传统都是通过汉字记载下来的。如果废弃汉字,实现拼音化,就会中断我们的文化历史传统。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即使其他的条件(如语言统一)已经具备,汉字也无法进行拼音化的改革。所以,全面比较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效能,权衡得失,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拼音文字有替代汉字而成为汉民族的正式文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三节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