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2 为人民服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2 为人民服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e9ed8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1

12 为人民服务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抓住课文的中心,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5.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本文的语言之美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之美。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本文的语言之美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之美。

教师教法:点拨、引导法。 学生学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渗透背景

1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李大钊在刑场上视死如归、郝副营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演讲介绍演讲的相关知识。演讲:指在某一特定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来。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这一篇是演讲稿,属于议论文,在表达上,论点鲜明,偏重于议论,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

2当我们漫步于北京新华门就能看到在巨大影壁上的一行金色大字(板书课题:为人民服务),你知道这五个字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你是怎样知道这些资料的?通过课前预习提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 那么,有关张思德,你了解多少呢?课前的资料收集能帮助你。谁来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资料的?阅读课文要做好资料的收集,这样能加深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这也是我们六年级应该学会的能力和养成的习惯。下面,我们通过另一种资料了解方式:观看专题片,了解张思德这位好战士。

4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

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臝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列中,仍有着这样标准的口号一“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默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并画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

3《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曾经感染过几代人,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结合课题,快速浏览:毛泽东在文中围绕什么主题进行论述?这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议论文中的论点。

4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路十分清楚。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把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注意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板书:完全……彻底……宗旨)

5全文很短,只有五六百字,但内容非常丰富、深刻。小组讨论:课文第2—5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6汇报:

围绕“为人民服务”,文章层层深入进行了具体表述,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即: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归纳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之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以细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如: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看待生与死?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 三、学习课文,领悟语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关键词交流讨论。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谁为人民服务?

2找两句话,理解“完全”、“彻底”两个词。 比较阅读,从带点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

3齐读第一自然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设计意图:本文许多语句说理清楚,含义深刻,需要认真体会。这个环节就是要孩子反复读书,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

4我们的收获是文章开篇就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不理解的句子,然后提不懂的问题。 2动笔画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根据学生发言,顺势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