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的美学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乱世佳人的美学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ae2d01eff9aef8941e06a5

人物造型与色彩的融合

——《乱世佳人》影视美术分析

电影《乱世佳人》是美国电影史上影响最大的影片之一,曾获奥斯卡八项大奖,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堪称好莱坞的经久不衰的经典爱情电影,它的经典不仅仅在于剧本《飘》文字的精彩和内涵深厚,剧中的人物造型和空间布景更是近乎完美地呈现了每个人物的形象和个性,为精彩的文字换上一套华丽的外衣,淋漓尽致的讲文字化的东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电影造型是塑造角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影版的《飘》——《乱世佳人》把文字变的形象,可以说细致的人物与空间造型是感染我们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剧中人物的外部形象是由容貌、服饰、语言、动作四个要素锁组成的整体。容貌和服饰是人物的外观,是人们首先接触到的视觉形象,他给人们以极重要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人物的心境和是传达历史背景的影响。这里就《乱世佳人》中的脍炙人口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服装结合空间布景与颜色的搭配来谈谈其人物造型在电影中的重要性。

郝思嘉是一位悠闲的少女在经历了战乱和情感的创伤之后,如何以坚强的一只重整家园。她的服装都鲜明地表达出了她每一个阶段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展示出人物多变的命运历程,既具有造型的可视性,又具有叙述的文学性。

影片的开场斯佳丽和两个邻居男孩子坐在一起,她身着白底绿花的花连衣裙,腰束浅绿色缎带,和配有同色缎带宽边便帽。扎着红色头绳的卷发,很轻松,很漂亮的小女孩形象。自家的庄园,很大很漂亮,她就生活在这样的安逸的家庭中。在韦氏庄园的野餐会上,她光彩照人、热情洋溢,吸引了众多男士围着她转。

那时候她还年轻,她的生活没有战争,也不知道战争是什么,她只是想要简单的享受在男人的恩宠中。这个时候的人物与空间造型都如此的恬静,让人感受到了年少斯佳丽的天真和幸福。但是,战争的开始,打乱了一切。

郝思嘉处于报复答应和梅兰的弟弟查理结婚,她抢先一天举行了婚礼。婚礼的布置显得仓促而短暂,这也是她这次婚姻内涵的表现。南北战争爆发了。希礼、查利都上了战场。查利很快就染病去世。思嘉成了寡妇。她穿着黑色的丧服,为了不能跳舞不能穿鲜艳衣服的生活的索然无味而难过,这表现出她的表里不一的爱情方式。为了排遣生活的孤寂,她去和亚特兰大的媚兰作伴,但她心里仍然热恋着希礼。义卖舞会上,白瑞德以他特殊的方式邀请斯佳丽跳舞,一身丧服的斯佳丽迫不及待答应了他,白瑞德是了解斯佳丽的,舞会上,一身丧服的斯佳丽依然欢快地翩翩起舞在色彩斑斓的舞场上他们一对黑色的衣着,分外突出。这是她没有妥协于生活的表现,同时她的自私也深刻的被刻画。白瑞德从巴黎会俩送她了一顶墨绿色便帽,在她全身黑色的衣裙中增添了活跃而沉静的色彩,暗示着他们在感情上有了亲近。

当画面变的混乱,暗黄,死亡名单公布了,我们看到一片争抢报纸和痛哭的景象,那是南部开始落魄开始渐失战斗能力的表现。斯佳丽与梅丽一起为希礼担心,看报纸,希礼因战功而获特许回家休假三天。车站上乐队与伤员都表现出战争的气氛,并且一切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这时我们发现在空间造型上,像宴会和美景那样的东西不再出现于屏幕之上了。天是昏黄的,屋子也显得狭小,值得一提的是楼梯,没有那种蜿蜒的华丽的楼梯了,战争让他们意识到了生活,电影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生活,包括天真的斯佳丽,也不再为了追求美丽而拒绝食物,甚至她还为希礼亲手编织腰带。空间的狭小也是因为,战争让人们一个个离开了

家园甚至离开了世界,我们不需要大的楼梯和客厅了。

郝思嘉与媚兰一起去祈祷时有一副神像在窗户上。当镜头再次出现神像,神像被炮火摧毁,而神父却无动于衷继续自己的祷告,场景却已不是斯佳丽与媚兰的祷告了,而是一排派伤员躺在救助地等待米医生的救助,作为护士的斯佳丽被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所激怒了,她走过一个个伤势惨重的士兵,她的愤怒在聚集,终于爆发了,她夺门而去。神像的出现蕴含了一种悲悯之情。而伤员躺在脏乱的救助之地正表现出当时南部人的生存状态是多么岌岌可危。

思嘉留下照顾即将临盆的媚兰。这时北军大军压境,亚特兰大危在旦夕。斯佳丽在妓女华贝儿的家里找到白瑞德,求他帮忙把她和刚生完孩子的媚兰送回塔拉。斯佳丽当时形象极其狼狈,一副受到惊吓和劳顿的样子,衣冠不整。这是一个转折,斯佳丽从原本的幸福安逸生活中一下跌到了战乱的痛苦中去了,也是斯佳丽日渐成熟的一个开始。她不再是过去,穿戴讲究的小姐,也不是穿着丧服还不畏谗言,翩翩起舞的女人,她穿着朴素,简洁。她需要在这个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帮助自己的情敌,她要忍受被炙烤的房间的炎热和危机迫在眉睫的烦躁。 马车在遍地大火的城中飞驰,奇迹般地逃出了火海。是造得壮美无比,充分将白瑞德的勇敢与英明表现出来。而不断将北方佬打下马车也将一路的危险和战事表达清楚了。在通向塔拉的村路上,瑞德说他不能目睹南军溃败,要去助一臂之力。思嘉大惊失色,哀求他留下。瑞德不为所动,粗暴地拥吻思嘉告别,并送给她一支手枪防身。那时两人站在余辉下的桥上吻别,只看到两人的身影,唯美的线条,让这样的一场战乱里多了一份柔情。为了300元的税款,斯佳丽用妈妈的窗帘布改做成裙子,只是想去找白瑞德要一点钱,这时候的斯佳丽已经成熟了,她变的坚强,她支撑着整个家族。深绿的窗帘布做成的这件裙子在斯佳丽

身上依然是美丽而独具特色。这件服装是郝思嘉思想的、性格的转折,也是她个人意志力的象征,是影片中著名的意见服装。可是她没有在白瑞德那得到钱。为了生存,她不惜夺走了妹妹的男友简法兰,她成为了一个厉害的女强人,这时期的她走向成熟,服装颜色也呈现出浅橙、土黄、浅蓝紫并间以黑白镶边花纹等,衣着样式多样妩媚。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在她第二次婚姻失败后,她又穿上了黑色的丧服。第一次,是她接受了白瑞德的舞伴邀请,而这是第二次,她又约见了白瑞德,并获得白瑞德的求婚。白瑞德或许注定了将成为斯佳丽婚姻的拯救者。斯佳丽渴望安定、渴望生存、渴望富裕的真实的内心情感如此强烈。

她,穿着红色的礼服,端坐,梳起高高的发髻,如此高贵动人;她穿着白色长裙和蓝色的短褂时,气质不凡,与希礼深情交谈;她穿着红色长裙出现在希礼的生日宴会上。她,终究如愿成为了一个贵夫人,她,已完成了最艰难的嬗变,由一只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变成了美丽的蝶,自由而高贵,这时的斯佳丽就像一个女神——渴望富有、并为此能不择手段的欲望女神。斯佳丽眯着那双像猫那样的绿眼,迷人而妖媚,同样也让人倾倒。她是个让女人都能为之神魂颠倒的女人,她自私、冷酷、无情、聪明、不择手段、坚强,却不乏善良、美丽、脆弱;她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女神,让许多女人都梦想着能像她那样,集财富、美貌、能干、坚强于一身,让瑞特那样的男人能够为她而倾倒。至少我曾经就那样想过。但我认为,瑞特给我们这些女性观众带来的却更多是对爱情和婚姻的甜美幻想,他是那么潇洒倜傥,那么玩世不恭,那么自信过人,富有并充满了成熟男人的魅力。

郝思嘉的肤色基本上以白色、绿色、黑色、红色所组成,绿色是她的基调,小说作者就写了不少带绿色的服装,绿色和黑、白二色,显得富有生气和明快。两件红色服装都是在她与白瑞德婚姻处于危机时出现的,,接着就是一个大落差由红转为黑色调子。

最后一个镜头拉成全景,郝思嘉站在土地上形成一个剪影,她发誓要回家想去,把丈夫吸引回来,这是一个昂扬的结尾,也正是郝思嘉的性格。 《乱世佳人》中在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中体现了多样统一的结构法则,美术师仅仅把握住郝思嘉的命运旋律,并并行地以多样统一的服装展示了这一旋律中的各种基调。女主角的经典造型不胜枚举,美术师和费雯· 丽一起塑造出了一个具有无数人格魅力的郝思嘉。这是演员的成功,也是美术师的大获全胜。因为本片至始至终都充斥着历史背景的变化,其空间造型的变化也不容忽视。美术师仿佛把观众带入了每一个发生的时空中。豪华的庄园、华丽的舞会、繁华的解释、木材厂等一切一切出现过的场景,都让观众觉得那么真实。影片光线、色调的运用也可圈可点,电影一开始夕阳西下的画面,直至今日历历在目,为影片更好的发展故事、表现主题,烘托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一场戏是白瑞德在战火中救出郝思嘉和其刚产下孩子的姐姐的情景。硝烟、枪火、废墟的布置,美术师达到逼真地呈现。

电影《乱世佳人》的人物造型和空间造型都堪称经典,历经70多年,仍被后人津津乐道,作为学习的典范。影片的成功除了到导演、演员,美术师功不可没。人物造型上的精致细腻和空间造型上的变化多样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