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易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cc44f5f90f76c661371a25

如此。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经验。他的遣药制方理论,即根据药物的特性疗病处方理论。中医学上,把寒、热、温、凉看作药的气,把酸、苦、辛、咸、甘、淡看作药的味,气与味合,而成药性,也就是药效作用的根本所在。张元素认为各种药物的气味厚薄是不相同的。从这个观点出发,他把药物诸品分成五大类。他还发明药物归经之说,取各药性之长,使他们各归其经。同一泻药,有泻肝火的,有泻肺火的等等。在这个基础之上,拟定了制方原则,共分“风、湿、暑、燥、寒”五种制法,他以什么特性的药治什么症候的病,借相生相克的关系,说明疗病的原理。其著作有《医学起源》、《珍珠囊》、《药注难经》、《注叔和脉诀》、《洁古本草》及《医方》等。

麻九畴(1174~1232) 金代学者。字知几,易州(今易县)人,3岁能识字,7岁能草书大字,被称为神童。金章宗完颜璟知道后,将他召进宫问:“你进宫殿害怕不?”九畴回答:“君臣好比父子,子哪儿能害怕父亲呢?”章宗大为惊奇。20岁被选入太学,很有才名。

麻九畴随金南渡后,寓居在河南郾城和蔡州一带,到遂平西山后,开始努力研究古文学,熟读《五经》,尤其对《周易》、《春秋》的研究更为深刻。兴定六年(1222),在开封府科考,麻居词赋第二,经义第一。参加省试再次夺魁,当时名声大振,连妇女、儿童都知道麻九畴的名字。朝廷开科考试,麻九畴因误而被黜,大家都为他可惜,他也因此隐居不再参加科考。金正大元年(1223),他的弟子王说、王采苓都考中了进士,皇帝见他们年纪轻轻就得中,感到奇怪,一问才知是九畴教育的结果。平章政事侯挚、翰林学士赵秉文联名写奏章举荐他,皇帝特赐卢亚牌进士第,麻以有病为由没有接受官职,要求归故里,后又授他为太常寺太祝,行博士权,不久又到翰林院研究文学。九畴性情孤高,与人交往,一句话不投机,立即拂袖而去。他自知不能与世人合流,不久又称病退归。在郾城隐居时,他潜心研究算术,又喜欢射覆之术,晚年又研究医学,为名医张子和修改医著。他的诗文精密奇健,后来为避免别人的诽谤,放弃了诗文。金天兴元年(1232),元兵侵入河南,麻九畴带全家逃入深山,被元兵所虏,被驱赶至广平病死。

张文海(1915~1941) 抗日英烈。易县南城司村人,1938年参加抗日斗争,1939年1月在易县担任民兵基干队队长,1940年7月,任龙华县基干大队队长,转战于拒马河两岸。1941年7月下旬,日军一个混成旅集结于紫荆关,开往平西根据地进行“扫荡”。张文海得到消息,立即召开区、村武委会主任会议,决定沿拒马河伏击,牵制日军向平西“扫荡”的计划。7月30日拂晓,日军出了紫荆关城,前队过了拒马河,正准备疏散掩护大部队,过河时,突然“轰”“轰”几声巨响,日军踩响了游击队埋在河两岸的地雷。日军继续向前,行至一片高粱地,突然东面山头上三声枪响,埋在高粱地里的拉雷、火雷齐声炸响,四面山头上枪声四起,日军以为遇上了八路军主力,分头向山头冲击。这时张文海带领的县大队早已撤退,时约中午,日军又饥又渴,分散到附近村正欲架锅做饭。村里村外,院前院后,地上埋的,门上挂的,树上拉的地雷、手雷、手榴弹接二连三地爆炸,日军一滴水没喝,一口饭没吃,又从村子里钻出来上路。当天下午,张文海带领县大队运用麻雀战,与日军纠缠到黄昏。张文海带领他的县大队,袭击了驻在北城司的山炮队,炸毁了日军的运输队,在紫荆关一带成为人人皆知的抗日英雄。由于汉奸告密,日军小队长高桥去南城司五岭口将张文海的妻子、弟弟等11人抓到日军驻地,高桥在吊打审讯,引诱逼供张文海家属的同时,强逼其嫂李玉芹给张文海送去一封信,以全家性命威胁张文海,让其投降日军。张文海在给高桥的

信中,历数了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当晚派侦察员除掉了高桥的两个哨兵。1941年10月3日,“扫荡”平西的日军全面撤退,沿途烧杀抢掠。张文海带领县大队立即到日军沿途驻屯村扑灭火灾,排除地雷,保护老百姓回村。4日清晨,大队日军从桑园向易县城方向撤退。张文海带领县大队尾随日军,见日军疲惫不堪,意欲袭击过大道的日军,又怕伤着桑园附近的群众,于是他们翻山越岭抄近道跟踪追击,尾追到奇峰岭,张文海命令部队占领奇峰岭两边各制高点,一声喊打,子弹、手榴弹、大块石头像雨点、冰雹一样砸了下去,日军丢下3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正在欢庆胜利的时刻,从道边岩洞里飞出一颗子弹击中张文海头部,他当场牺牲。通讯员小杨立即搜索上去,把潜藏的两名日军击毙。1942年春,易县人民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在南城司五岭口烈士墓前立纪念碑一块,上刻“张文海烈士永垂不朽”。张文海烈士牺牲原地方改名为“文海村”。

高成山(1922~1951) 战斗英雄。出生于易县南大平地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过继给居住在龙泉庄村的叔叔高坐礼为养子。1938年八路军来到龙泉庄,高成山成了村里的抗日积极分子, 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了多次大的战役战斗,多次立功,1948年在定兴北河桥战斗中立了大功,先后任通讯员、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连长,

1951年6月,高成山和他的一连被批准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到朝鲜战场。10月2日,他带领的一连奉命向北汉江以东开进,6日进入二线北汉江东岸318.5高地构筑工事,15日奉命率全连坚守朝鲜平安南道金化郡938.2高地。938.2高地东线制高点鱼隐山紧靠着它的脊背,守住这个高地就能卡住美军进犯的咽喉,因此,美军在只有一公里半宽的938.2高地下面,美军集结了两个团的兵力,4架飞机和数十门大炮。而志愿军阵地上只有高成山和他的一个连队。为了打好这一仗,高成山带领全连战士抢修工事。16日打退了美军的几次小规模进攻。17日战斗更加激烈,敌人以两个营的兵力连续进攻了20多次。每次进攻之前,先是疯狂炮轰和飞机轮番轰炸,然后是步兵密集冲锋。高成山指挥战士们沉着应战,一般不动用重火器,依靠步枪、手榴弹、冲锋枪和纵深的炮火配合,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只有两次密集的敌人越过前沿小组的时候,他才命令机枪和炮火攻击。18日夜,趁着战斗间隙,高成山来到四班阵地,鼓舞战士们的士气。19日从凌晨2时,一直战斗到深夜,打退了敌人无数次冲锋,己方也有很大伤亡,弹药也消耗殆尽。最后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高成山和他的连队与敌激战五天四夜,共歼敌1845人,全连除3人幸存外,高成山和他的战友们都壮烈牺牲。1952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所在连立集体特等功。

唐 诃(1922~ ) 作曲家。原名张化愚。易县人。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历任宣传队长、分区剧社分队长、指导员。1952年调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历任创作组长兼合唱队长、歌剧编导、总团副团长等职,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2003年获中国文联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奖章。1949年前创作有《穷人翻身谣》、《翻身不忘共产党》等,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主要歌曲有《志愿军战士之歌》、《在村外小河旁》、《众手浇开幸福花》、《连队的歌声》、《长征组歌》(合作)、《老房东茶谱》(与生茂合作)、《达八个》(与生茂合作)《最美是中华》等。创作电影《花儿朵朵》、《锦上添花》、《沸腾的群山》、《红牡丹》,歌剧《告别》,电视剧《蔺相如》等音乐40多部。与吕远合作的电影《甜蜜的事业》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亚洲音乐教材。出版《歌

曲创作漫谈》、《唐诃、生茂歌曲选》等。

祁英涛(1923~1988) 古建筑学家。易县人。1947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曾任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技士、技佐、工程师等职。1956年后历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古代建筑修整所工程师、文化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成绩卓著。在山西永乐宫的搬迁中对其壁画的保护做出突出贡献,曾先后主持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的复原工作、河北隆兴寺摩尼殿的修缮设计等国家重要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著有《中国古代建筑的保养与维修》、《中国古代壁画的揭取与修复》、《怎样鉴定古建筑》等。

谢臣(1940~1963) 回族。革命烈士。易县西水冶村人。1960年参加解放军,是某部三营炮兵连驭手。1963年8月初随军队来到易县高士庄执行任务。大雨已连降几天,村前小河变成波涛滚滚的巨川。8月7日晚上,暴雨倾盆,汛情更加严重。三营炮兵连党支部向全边发出“抢救群众,与群众同生死,共患难”的号召。共青团员谢臣和全连战士一起投入抢救群众生命财产的战斗,逐户去说服乡亲们赶快上山,然后扶着、背着乡亲们往山上转移。谢臣先把几位老大娘背到山上,又帮助生产队把三头毛驴和两群羊赶到安全地点。谢臣发现房东陈老汉一家还没转移出来,他立即跑回村帮助他们全家迅速转移到山上。8日凌晨,山风刺骨,谢臣想回村给群众找御寒的衣服,刚走到村边,巨大的山洪暴发了。谢臣想到村里还有没转移出来的群众,他一边喊:“洪水来了,快上山啊!”一边拔腿往村里跑。这时村里已被大水淹没,谢臣隐隐看到有人在水里挣扎,她就是村民王济荣的女儿王莲子,眼看她就要沉下水底,谢臣立即闯入巨浪,奋力游到王莲子身边,一手抓住她的衣服,一手艰难地划水前进。突然,一个浪头把他们推向山坡,接着又迅速被卷入旋涡,谢臣也精疲力尽了,他抬头望见岸边已不是很远,双手按住莲子的后腰,猛力跃出水面,用尽力气把她推上岸,而他自己却被卷入旋涡,混浊的滚滚巨浪将他吞没。谢臣牺牲了,他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县各地,中共易县委员会、易县人民委员会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了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1964年2月9日,北京部队又在保定举行为谢臣烈士命名大会,宣布国防部追授谢臣为“爱民模范”,他生前所在班为“谢臣班”,并在保定东关公园修建谢臣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

历史风云

有易氏与殷商先祖之战 夏朝时期,易水流域有个部族为有易氏。殷商民族的祖先王亥和王恒率领着牧夫到有易放牧和交易。有易氏首领绵臣热情地接待他们,以曼妙的歌舞和丰盛的饮食进行招待。舒适的生活,使其兄弟流连忘返。绵臣之妻年轻貌美却有些放荡,因绵臣年老,她与一青年卫士关系暧昧。王恒、王亥也先后与绵臣之妻产生了暧昧关系。王恒和青年卫士嫉恨王亥,一次,王亥赴绵臣之妻的幽会,王恒把这消息告诉了卫士,卫士怀揣着锋利的斧子去杀王亥。可巧,酒醉的王亥还在酣眠,绵臣之妻已应绵臣之召离开。卫士举斧便砍,王亥倒在血泊中身亡。绵臣没收了王亥带来的牧夫和牛羊,把王恒驱逐出境。王恒逃回殷民族家乡,把王亥被杀之事作了歪曲的述说,殷民族愤恨绵臣残暴无礼,拥戴王恒做了首领。王恒急忙兴师,图谋报仇。但王恒又怕露马脚,便自告奋勇去有易索还牛羊,王恒至有易,有易知殷族强盛,只得仍以礼相待。王恒又重拾旧欢,不思回乡了。殷族见王恒久去不回,以为又有变故,于是立王恒之子上甲微为首领,他见有易氏杀了伯父,又把父亲扣留,乃率本族军队,并借助河伯的力量侵入有易,直杀得有易族军队土崩瓦解,有易民大部被杀,余部逃往秦陇,成

为后来秦国的祖先。

荆轲刺秦王 秦国嬴政二十年、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7),秦将王翦兵临易水,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遣荆轲携带督亢地图和秦将樊於期的头颅,去秦国谋刺秦王,秦舞阳等相随。出发时燕太子丹和众宾客都到易水边送行。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慷慨悲壮,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须发上指,荆轲等上车决然而去。秦王在咸阳宫召见燕国使者,荆轲手捧樊於期的头函,秦舞阳捧着地图盒,登上大殿。秦舞阳这位在燕国杀人不眨眼的勇士,看到秦宫的威势却胆战心惊,流露出恐惧的神色,引起秦朝大臣的猜疑。荆轲镇定自若,微笑着回顾了一下秦舞阳,走到秦王前谢罪,说:“来自北边荒僻地方的人,没有见过天子,因为心怀畏惧,请大王恕罪,让我们完成使命。”秦王让荆轲奉上地图,徐徐展开观看,当时地图展尽时,裹在里面的匕首显露出来,荆轲迅速上前,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匕首,秦王大吃一惊,急忙站起,衣袖被扯断,顿时手忙脚乱,想拔出随身带的宝剑,但一时拔不出。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殿上大柱狼狈而逃。殿上群臣一片慌乱,因他们上殿时不能带寸铁,这时有人大喊:“王负剑”秦王猛醒,立即将背在身后的宝剑用力拔出,挥剑击中了荆轲的左腿。受伤的荆轲向秦王掷出匕首,但没有击中,打在铜柱上。秦王回过神来,又用剑刺荆轲。荆轲见事已不成,倚坐在柱子边,厉声说到:“今天的事之所以不成,我是想劫秦王,立下契约,以回报太子。”秦臣们拥上前杀死荆轲。秦王政大怒,命王翦、辛胜攻燕,与燕军战与易水,大破燕军,攻陷燕下都。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灭燕。

“土木堡之变”与紫荆关战役 明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部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击溃明军,俘虏明英宗朱祁镇。明朝于谦等拥立朱祁钰为帝,改元景泰。十月四日,瓦剌军前锋在紫荆关受到明军的抗击不能通过,也先率大军挟持英宗于十月九日到达关下,令太监喜宁向守军传达英宗旨意开城,遭明军拒绝。于是也先以主力在关城正面与明军对峙,另遣一部由太监喜宁带路,偷越紫荆岭,明军腹背受敌,将士全部战死,关城失陷,也先部长驱直入,直逼北京城。后攻北京未果,挟英宗经紫荆关撤军。此后,明朝加强了紫荆关的防御,对紫荆关和易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和增修。

义和团在易县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义和团传入易州,境内北桥头村率先成立义和团,未及一月,约有坛口60余处,涉及200余个村庄,坛口多分布于平原,参加者大多为贫苦农民、商贩、工匠及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和绅士。清西陵的宗室贵族、内务府官员以及绿营官兵也有人加入了义和团。兴盛时,团众人数达5000余人。易州义和团分为红团、黄团、蓝团,皆以红黄蓝三色包头巾为记,各团人数不等,或20余人或30余人,或50余人至60余人。团众大多数是20岁左右的青年。团内首领称大师兄、二师兄或三师兄。此外设老师1名,司账1名,主持团务者称团头。各团制有团旗,团旗颜色以团名而定,旗为三角牙旗,上画八卦之坎字,团众头戴八卦巾,身穿八卦坎肩,带兜肚,所束腰带颜色与团旗相同。团众所持武器大多是刀、枪、叉、剑;还有少量的土枪、土炮和大抬杆。义和团所需粮饷、开支全是向富户索要,名为“化斋”。各地义和团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如需聚会议事,常常利用“揭帖”传约,进行联络。易州义和团一经铺团,便开始了与洋教和地方邪恶势力的斗争。义和团杀洋人、烧教堂,使洋教士胆战心惊,同时震动清廷。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五日,德、意、英、法侵略军犯易州,剿杀义和团,清军和义和团也公开对立,在外国侵略军和清军的残酷镇压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易州义和团最后一部分团民转移到白石山(今属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