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 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办公自动化 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ac25abbe1e650e53ea999c

办公自动化 复习资料

一 不定项选择7*3

考查:电子政务相对于传统政务的优势;公开透明,信息资源利用,监管能力,服务功能,办事效率(管理成本)。

虚拟政府的含义理解;是地方政府通过委托授权、承包合同等形式,把政府职能转移给社区、企业或个人,政府只负责监督。企业式,运行效率。打破传统政府与社会的割裂,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对立。最核心的内涵与和谐社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视为建设和谐社会的路径之一。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关系;

信息社会的特征;1)知识成生产力关键要素,知识经济将取代传统制造业经济。2) 劳动力主体是信息工作者。3)经济活动以信息流动为主流。4)经济活动领域是跨国经济。5)经济组织形式是制度经济,跨国公司。6)信息社会中,个人、组织会变富有,社会经济组织形式会发生飞跃。 政务互动应用工具的认知;

政务流程优化特征;1)面向公众,以事务为中心。2)跨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

政务主体的内涵:政府、电子政务供应商 、咨询机构、用户 二、名词解释:6*4’

①电子政务: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制约,整合政府结构、重组工作流程和完善行政职能,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交互性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作。

②电子政务办公资源网(专网):在内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上下左右互联而成的政府机关办公业务资源网。根据机构职能,在业务范围内与内网有条件互联,并以之为基础建立无纸化办公平台,以及实现政府涉密信息共享,是由多个局域网组成的广域网。目前建设的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和其它部门专网(如金财、金锐、金盾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③办公自动化: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一个组织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准。

我国专家在第一次全国办公自动化规划讨论会上提出办公自动化的定义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中,由人与技术设备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业务目的的人一机信息处理系统。

④金卡工程:即电子货币工程。它是一项推广信用卡及其应用的社会工程。中国金融电子化装备和业务正在迅速普及,金卡工程计划:到2000年,中国沿海地区和全国大城市、专业银行要实现跨地区的全民信用卡消费。各专业银行的计算机网络要通向饭店、商场等一切消费场所。使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发达国家当代金融体系的距离逐步缩小。

⑤网络谣言: 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

叛道等内容。

⑥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指我国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因各级政府对一定宏观范围内的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政府各部门在建设政务信息系统时多采取各自为政的做法,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自有信息采取封闭策略,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与交换,无法实施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导致大量相互封闭与相对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的出现。这些信息系统无法协同工作,犹如一个个分散、独立的岛屿。 三、简述题5*8

1.电子政务目标定位;

从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国对电子政务的目标定位已基本达成共识,即电子政务的目标是提高公众生活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行政时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加透明度。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定位应着重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公开、适时有效、协调安全四方面的内容。

(一)以人为本(在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公众本位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政府真正代表最广大民众根本利益。) (二)全面公开

A电子政务的实现将最大限度促使信息公开化,任何政府部门不得将信息资源私有化,任何公民都有权获得其所需信息。

B政府的“三公”经费应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向社会公开等。

C总之,全面公开这一目标定位,可以用来衡量政府在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其政务信息与公共服务对社会的公开程度,这也是民众的合理需求。 (三)适时有效

A时效性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它要求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过程中,政府应该及时向社会提供最新的、真实的、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使电子政务更好的发挥其为公众服务的功能。

B效应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效率和效益。即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既要能够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对公众的诉求及时做出反应,提高其行政效率;又要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优化行政组织结构,控制行政运行的成本,以提高行政效益。 (四)安全协调

A一方面,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时代政府开展政务活动的新型方式,它对信息的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B另一方面,发展电子政务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国家提供宏观层面的指导与规划,这必然会涉及到党政部门、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协同与整合。同时,电子政务的应用过程中,其参与者涉及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公众等不同利益主体,各不同利益主体在参与目的、利益追求等方面的又不尽相同,这也需要在各参与主体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协调。 2.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管理的模式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

a能够实现低成本、大范围信息传递,使公众以很低的成本了解信息,影响他们的认知、判断及情感体验方式;

b信息技术强调了对企业和公众的服务,公务员必须完成角色转换,从过去自上而下对企业和公众的领导地位,变成为他们服务的地位,其相应的行政模式也要改变,变被

动为主动,把服务建立在用户所需要的项目上; c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组织的发展; d信息技术对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造成冲击。 3、信息孤岛成因中的传统管理体制问题; (一)我国政府部门的条块分割

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政府各部门工作直接受中央统一管辖,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稳定、规范的横向联系,而在部门工作中出现的职能交叉时也是通过中央进行协调,因此我国的体制实际是一种条块分割的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虽然采取了诸多调控措施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但总体框架并没有根本转变。受此大环境影响,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虽然拥有了大量信息资源,但是这些资源不仅存在异构存储、结构分散等问题,而且多数都只适用于某些局部范围的信息化应用;政府信息资源长期来大都处于低级粗放的管理状态,不能彼此进行交流,在部门间、地区间、行业间形成了信息壁垒,成为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瓶颈。

(二)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发展过程,从最初人们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报表打印,拉开办公自动化的序幕,到围绕具体业务开发或引进计算机信息系统。这些独自进行或分散开发的工作,一般不会统一考虑数据互访或交换标准,也就谈不上信息共享问题。另外,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通讯骨干网络的分布和带宽有限也难以实现政务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这些都导致了今天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 (三)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与个人利益

解决信息孤岛,亦或说信息间的互连互通并不只是政府部门内部和政府部门之间能够进行互联互通,更重要的是政府与公众、政府与企业之间能够互联互通。但长期以来存在的“官本位”思想和官员选拔体制存在的弊端,使得一些政府官员在考虑问题时会先将关注点投向自己的上级,而很少会去先考虑民众的需求,很少考虑他们应该为老百

姓做些什么。由于长期以来“以民为本”和“为人们服务”思想意识的淡薄,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官员并没有设身处地为民众的利益考虑过,他们只想到了个人、部门利益,而把整个国家的利益置于一边而不予考虑,从而导致了一块块信息孤岛的出现。

4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完整涵义。

? “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 “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

?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 “十二金”,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

? 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

? 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 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5从政府角度考虑如何治理网络谣言。 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及时发布信息,公开事实真相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1年9月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 1714 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3.1%的民众将谣言泛滥的原因归结为政府发布信息不透明。 a对网络谣言的反击要及时、迅速;b向公众传递的信息要准确、权威、有效 (2)完善预警机制,提高防范能力 1)建立并完善网络谣言预警机制

网络谣言预警是指从出现网络谣言的征兆开始到网络谣言造成物质的或精神的损失这段时间内为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减少其危害性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必要行动。要想有效的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就必须要制定一套科学而又完善的网络谣言预警机制。

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网络谣言预警机制,建立全时间的网络谣言监测系统,政府、媒体等部门的网络要互相连通,全时共享,一方预警,多方联动,凭借严密的监测系统和高度的防范意识,迅速识别网络谣言。 2)多渠道收集信息预防网络谣言的生成

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信息,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预警分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爆发的苗头,力争把网络谣言扼杀在萌芽之中,从而将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降至最低。 3)建立政府信息传播指挥管理中心。

四、论述题1*15

电子政务信息孤岛的本质

信息孤岛是信息化进程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在“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普及应

用导致的信息传递时空阻碍性的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信息可获得性趋同”的今天,这一问题表现得更为引人关注。

从本质上说,信息属于生产资料,这一生产资料所具有的特点之一就是传递性,其价值是在传递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增加,生产力的提高建立在信息得以按需传递的基础上。 信息技术是生产工具,作为当今科学技术领域最具前沿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具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特征。在信息孤岛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性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信息技术的应用又表现为严重的失衡,因此信息孤岛问题的本质是生产力受限的表现,解放信息孤岛,也是解放生产力。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根据广义价值规律,生产关系的价值率围绕生产力的平均价值率上下波动。当生产关系的价值率大于生产力的价值率时,该生产关系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就会不断扩展其存在规模;当生产关系的价值率小于生产力的价值率时,该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就会不断缩小其存在规模。

信息化的进程能反映这一规律。当信息化过程中的生产关系的价值率大于作为生产力主要因素的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价值率时,这种生产关系就会促进信息化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断扩展其存在规模——即不断吞并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整合;反之,当信息化过程中的生产关系的价值率小于作为生产力主要因素的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价值率时,它就会阻碍信息化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断缩小其规模——即信息孤岛的不断增加。因此,信息孤岛的本质之二就是现有生产关系中的部分组成对信息化生产力的不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