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告知制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护理工作中告知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98a82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4

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

1、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

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

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对聋哑病人应配以会手语的人员,应使用规范的方式。 4、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5、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

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6、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

使病人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7、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如中心静脉插管、插胃管及使用血管活性

药等)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

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9、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的目的,经家属/病人

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0、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并请

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

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12、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

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1

一.保护性约束的告知

1、保护性约束目的:防止坠床、撞伤等意外。

2、不配合的患者:如拔管,抓伤口,给予手脚约束。用绷带和棉垫束缚手腕及踝部,松紧适

宜。

3、四肢躁动较剧烈、打人、蹬踹、双腿跨越床挡者:用特制约束带束缚肩部、上肢、膝部。 4、使用约束期间,护士会巡视并观察皮肤颜色,肢体处于功能位,确保安全、舒适。 5、患者的家属应掌握以上知识,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待患者躁动情绪平稳后解除约束。

二. 备皮告知

1、是为了防止在手术时毛发掉入伤口成为异物,而引发感染。

2、护士根据手术切口的情况向患者说明备皮的范围,对于患者隐私部位护士给予遮挡。 3、备皮时患者如有不适可随时告知护士。

4、备皮时患者不要紧张,以免引起由于肌肉紧张痉挛而造成备皮时刮伤皮肤。

5、备皮后能自理的患者需洗澡,更换干净的衣服,剪指甲,不能自理者护士协助患者清洁、

更衣,嘱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6、感谢患者、家属的配合。

2

三. 手术后告知

手术治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外,术后积极治疗

和护理,妥善认真的伤口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之后,病人要努力配合医护人员.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1、保持术后的良好体位。手术后, 一般中、小手术的病人即送回原来的病室,而大手术或

危重手术病人,则送到监护室,全身麻醉的病人,术后尚未清醒,应平卧,不垫枕头,头偏向一侧,以防唾液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的病人,术后要平卧6—12小时,以防术后头痛的发生。颈、胸、腹部手术之后多采取半坐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的病人,要睡硬板床。四肢手术后的病人,须抬高手术的肢体或进行牵引。

2、协助医护人员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有自我感觉不适、发热和心跳快等应向医

生、护士报告。但术后3~5天内,体温常在38℃左右,这是正常的,叫术后反应热,或吸收热,对此不必紧张。

3、加强饮食配合。手术后要加强营养,以利于身体康复。一般的手术,术后即可进食。腹部

手术的病人,要待肠蠕动恢复、产生虚恭(即放屁)后,方可进液状流食;胃肠手术的病人,先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应禁食,停止胃肠减压后才能进流食,以后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大手术或全身麻醉手术后,多有短期消化功能减退,不想吃饭,甚至恶心、呕吐,可以要求输液。严重时,医生会插胃管,通过胃管注入流食,4、协助医护人员严格术后的伤口管理。术后不要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纱布,更不能用手去触摸或用水清洗伤口,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如自己不小心弄湿或污染了纱布,应请求医生护士给予更换,以防切口感染化脓。如发现伤口周围红肿或有血水流出,应及时告诉医生护士,争取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

5、术后要早期活动。根据手术的大小和术后的病情,在经过医生准许的条件下,争取早期下

床活动。这对于增加呼吸深度,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胃肠功能,增进食欲.都十分有利;对于防止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如腹部手术,一般术后2~3天就应该适当下床活动或作床上活动,以防止腹胀和肠粘连。痰多的病人,应多翻身,并用手压住伤口,协助咳嗽排痰,以防肺部感染。肥胖病人应多活动四肢,防止静脉血栓形

3

成。

6、掌握拆线的最佳时间。术后切口的拆线时间,要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而决定。一般手术,

于术后5~7天拆线:下腹部、会阴部手术的拆线时间适当延长;上腹、胸、背及臀部术 后7~9天拆线:四肢术后10~12天拆线,关节及其附近的手术,于术后14天拆线较为 适宜;全层皮肤移植术,应于术后12~14天拆线;年老、体弱、贫血或有并发症者,应 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7、其他注意事项。有的病人手术后不习惯卧床小便,或因腰麻后排尿反射障碍,解不了小便。

因此,对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卧床者。术前就应练习卧床小便。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坐起,跪着或站着排尿.还可以采取腹部热敷,扎银针等办法协助排尿。如果上述措施不见效,术后8~12小时不能排小便,应请求导尿,对术后身上所带的各种导管,要注意保持其畅通。防止导管折叠、堵塞或脱落,术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应注意保温暖,防止感冒,门诊手术的病人,术后要在门诊休息片刻,并向医生问明复诊、换药和拆线时间,按时去医院复诊接受处置。出院后,如发现拆线后的术口崩裂、出血或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