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49444eb8f67c1cfbd6b84c

6、现在老师用两种速度来演唱,你们选一下,那种速度比较合适(慢速、中速) 7、创编歌词:谁能把“没有舞伴怎么办?”这句歌词换一换? 四、集体舞表演

第四课时 竖笛、欣赏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2、成长的足迹

3、欣赏:《花之圆舞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唱《跳吧跳吧》 集体齐唱 分小组唱 指名个别唱

指导歌曲的感情处理。 2、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集体齐唱 分小组唱 指名个别唱

指导歌曲的感情处理。 二、成长的足迹

1、听一听,下列音乐的旋律,老师弹奏的是那一句?跟琴唱一唱。注意均衡。 2,唱一唱,跳一跳

跟同伴合作边唱边跳《我的家在日喀则》 三、竖笛练习--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节奏

四、欣赏:《花之圆舞曲》

播放歌曲《花之圆舞曲》迎接学生进课堂坐下与学生一起随歌曲节奏拍手。 师:这首曲子叫什么?乐曲的风格? 1.整体欣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2.分段欣赏音乐。

五、简介柴可夫斯基生平和代表作。

5

第二单元《田野在召唤》

教学内容:

欣赏:《春到沂河》《美丽的村庄》《晓风之舞》 歌唱:《五月的夜晚》《我们的田野》 竖笛:《牧羊女》

第一课《五月的夜晚》

教学目标:

一、指导 用饱满优美的声音唱《五月的夜晚》,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二、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欣赏“春到沂河”,体验孩子在大自然欢笑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

1、播放歌曲《花之圆舞曲》迎接学生进课堂坐下与学生一起随歌曲节奏拍手。

师:这首曲子叫什么?乐曲的风格?

2、听《五月的夜晚》歌曲比较和《花之圆舞曲》歌曲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看看它与《花之圆舞曲》相比。 ③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聆听的是一首匈牙利歌曲《五月的夜晚》,歌曲赞美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感知歌曲

1、(出示一副春天夜晚的风景图) 师:请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2、出示匈牙利地图及若干画面,介绍匈牙利。

师:匈牙利位于欧洲的中部。传说是由七个兄弟创建的。在9世纪末,在近匈牙利境内的七个部落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推举马扎尔部落的首领为国王,建立了匈牙利,从此,“七个兄弟创建了一个民族”的说法流传至今。

3、出示画面。匈牙利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又称“马扎尔人”使用匈牙利语约有1000万人。

4、出示画面。匈牙利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果园也特别发达,直到现在农业仍是匈牙利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5、出示画面。匈牙利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特色。著名诗人裴多菲和被称为“键盘魔王”的著名钢琴家李斯特都是匈牙利人。

三、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五月的夜晚》。 让学生找一找相同的乐句,发现有趣的规律。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五月的夜晚》。

3、随着歌声和琴声比划出旋律线,从而发现规律。 学生分乐句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二乐句都是八分音符开始,要求唱得短促、轻巧,力度弱。第三、四乐句保持音时值唱足,音色饱满,气息连贯,力度中强,结束句:“树上”唱得短促。“花”的时值要唱足。

6

4、随钢琴轻声演唱。

5、有感情地演唱,表达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四、表现歌曲

1、全班学生演唱歌曲,以小组形式讨论创编。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表演。

3、全体同学边唱边打小乐器伴奏。第一、二乐句每小节击一下,第三、四乐句用棒在三角铁内震荡。结束句击一下。

五、小结

春天给人们带来了舒适与温馨,春天给大自然增加了活力与色彩。各国人民都用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用心去歌唱春天。

②播放歌曲《五月的夜晚》,引导学生边唱边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美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唱好“0X XX”的节奏。 2、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我们的田野》伴奏音乐,让学生律动进教室。 2、师: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3、师:同学们的家乡确实都非常美丽,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

1、播放伴奏,老师范唱歌曲。

2、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描绘的风光美不美?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 3、学唱曲谱:

① 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②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 3 5 3”;“0 5 1 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嗯”作铺垫,即:0 3 5 3,熟悉后,去掉“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

唱。 嗯mi so mi

7

③ 完整地视唱曲谱。 4、学唱歌词:

① 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② 随伴奏轻声唱歌词2遍。 5、歌曲的处理:

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6、齐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献给田野的礼物

1、师:大家唱的真好!我们能不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或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我们家乡的美,把它作为献给田野的礼物呢?下面大家准备一下。

2、学生表演和展示。

师:大家虽然只用了几个简单的动作、色块和线条,但是已经表现你们家乡的美,表现出了你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家都很棒,我为大家鼓励!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竖笛、欣赏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捷克民歌《牧羊女》 2、成长的足迹

3、欣赏:《春到沂河》《美丽的村庄》《晓风之舞》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1、听一听,下列音乐的旋律,感受旋律的起伏。 2,唱一唱,体会保持音和跳音的不同效果 跟同伴合作边唱边跳《美丽的村庄》 三、竖笛练习--捷克民歌《牧羊女》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节奏

四、欣赏:《春到沂河》《晓风之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