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安全系统工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19dc121eb91a37f1115cdf

2. 当泵A 安全启动,经阀门B,当B出现故障时,由于B、C并联关系,另选线路经阀门C,到达阀门D,

当D状态正常则也成功启动,否则失败。

2、求如图所示事故树的割集和径集数目,并求出最小割集,然后据最小割集作出等效事故树。

答:由图可知割集数:4个 径集数:9个

求最小割集:A1+A2=X1*(X1+X3)*X2+X4*(X6+X4*X5) =X1*X2 +X4*X6+X4*X5

所以最小割集有:(X1,X2)、(X4、X6)、(X4、X5)

3、某企业5年内的事故类型情况见下表所示,根据下表,绘出主次图?

事故类型 高出坠落 机器工具伤害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车辆伤害 触电 事故次数 87 63 43 54 29 16

某企业5年内的事故类型情况主次图

4、试根据你所熟悉的某一系统(单元或元件),编制其安全检查表。

答:由学生选择一熟悉的系统,如教室,宿舍等,编制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必须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符合实际,安全检查项目详细。

【教学样题】 一、填空题

1、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 \\ \\ 。 3、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相关性、 和 。

5、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 结合成的具有 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6、所谓事故,就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可能造成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暂时或永远终止,同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 。

7、安全系统安全工程是以 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 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

8、为了系统地识别工厂、车间、工段或装置、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中的 ,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以提问方式编制成 ,以便进行系统检查和避免遗漏,这种表叫做安全检查表。 11、事故树的定性分析就是对任何事件都不需要分配数值(即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故障率),只对事件分配“ ”或“ ”的二值制的分析方法。 14、{X1} {X2,X3} {X1,X2,X4} {X2,X3,X4}

上面为某事件的最小割集 ,在基本事件中选出结构重要性最大的一个为 。 16、危险性预先分析中将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为 级。

17、事故树中菱形符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表示 ,即没有必耍详细分析或原因不明确酌事件。另一种是表示 ,如由原始灾害引起的二次灾害,即来自系统之外的原因事件。

18、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是指 , , 19、事故是指 20、本质安全是指 21、多米诺骨牌理论五个因素是 22、根据《安全评价导则》(AQ8001-2007),安全评价按照阶段分为 23、安全评价原理有 24、作业条件评价法中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安全性的因素有 25、危险可操作性分析方法 26、FMEA 27、日本六阶段评价法 二、选择

1.“六阶段评价法”是一种最早的()安全评价模型 A.定性 B.定量 C.综合 D局部

2.“六阶段评价法”定量评价阶段,通过打分来评定各单元危险等级其中高度危险指的是() A.16分以上 B.11~15分 C. 5~10分 D.1~5分

3. “六阶段评价法”对装置评价,其点数为14,则该单元危险度等级为()

A.1级高度危险 B.2级结合周围情况与有关设备进行评价 C.3级低度危险 D.4级安全 4. “六阶段评价法”对装置评价要求,对危险度为()的装置,用故障树、事件树再评价。 A.I B.II C. III D.IV

5. “六阶段评价法”第二阶段所采用的评价方法()

A.预先危险分析 B.检查表法 C. 事故树 D.危险指数方法 6. “六阶段评价法”第三阶段定量评价中,考虑的单元参数的是()(多选) A.物料 B.容量 C. 温度 D.压力 E.操作 7.因果分析法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多选)

A.安全管理 B设计者 C. 操作者 D.设备缺陷 E.环境不良 8.因果分析法中,物质条件构成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多选)

A.安全管理 B设计者 C. 操作者 D.设备缺陷 E.环境不良

9. 一般,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 或 ,评价结果才有意义。(多选) A.2270kg B 2.27m3 C. 454kg D. 0.454m3 10.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的目的是()(多选) A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B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C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D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10.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当温度超过()度时,物质系数需要修正 A.40 B 70 C. 50 D. 60

11. 混合溶剂或含有反应性物质溶剂的物质系数,可通过反应性化学试验数据求得;若无法取得时,则应取组分中最大的MF作为混合物MF的近似值(最大组分浓度大于( ))。 A.10 B 15 C. 5 D. 20

12. ()被用来估计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 A.MF B F3 C. C D. F&EI

13. 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总共有()项 A.6 B 12 C. 18 D. 17

14.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总共有()项 A.6 B 12 C. 18 D. 17

15. 物质系数是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F、NR(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的 A.燃烧性和毒性 B 燃烧性和化学活性 C. 燃烧性和密度 D. 燃烧性和比表面积 16.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基本系数(1)+表4-22所有选取之系数(),当无危险时取() A.求和 0 B求积 0 C. 求和 1 D. 求积 1

17.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特定工艺条件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A.MF B F3 C. F1 D. F&EI

18()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A.MF B F2 C. F1 D. F&EI 19.()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A.MF B F2 C. F1 D. F&EI

20.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安全补偿措施可以分为(): A.工艺控制 B物质隔离 C.防火措施 D.疏散措施E.管理措施

21. 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下列关于安全补偿措施正确的有() A C1+C2+C3计算便得到总补偿系数; B没有采取的安全措施,系数记为1;

C每一类安全措施的补偿系数是该类别中所有选取系数的乘积; D C1×C2×C3计算便得到总补偿系数;

22.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有下列()

A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 B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 C 资金密度(每平方米美元数); D 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

E 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 F 对装置起关键作用的单元。

23. 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一般工艺危险性参数为() A放热化学反应 B吸热反应

C物料处理与输送 D封闭或室内单元通道 E排放和泄漏控制